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2021-05-18李小兰杨利红
李小兰,肖 瑶,杨利红
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李小兰,肖 瑶,杨利红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430079。
目的:探讨国内高校践行“健康中国2030”举办多元化体能挑战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赛事项目、赛事开展现状进行资料查找、内容筛选、统计和赛事特点归纳分析。研究认为,挑战各个体能项目动作,学生从中体会比赛内容的挑战性、趣味性和新体验;挑战赛采用PK赛制,激发集体荣誉感、推广活动正能量,展示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校内举办体能竞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以比赛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锻炼知识,提高学生参与比赛训练积极性,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
健康中国;体育锻炼;体能挑战赛;科学锻炼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普及科学健身方法与知识,鼓励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色的运动项目,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近年来大学生身体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高校要管理和服务大学生特殊群体,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原则,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高校发展的基础,高校采取特殊人群特殊对待方式,响应国家全民健身号召,高校采取多元化体能挑战赛活动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科学锻炼理念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1]。高校采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法为学生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1 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重大意义
1.1 有利于响应全民健身活动和践行健康中国2030
近两年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先后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人民健康变成当前国家发展重要时代主题,解决全民健康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地域特点的特殊运动项目[2-3]。鉴于此,大学生是特殊人群需要构建针对性和多元化的运动项目。身体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提高身体素质需培养大学生科学锻炼意识,高校针对特殊人群和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多元化赛事项目,传递科学锻炼理念、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高校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有利于高校贯彻“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高校是国家社会发展人才输送基地,关注体育学习的弱势群体,为学生体育学习营造好的环境。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体育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基础[4-5]。针对不同身体素质、专业的学生设计多元化体能挑战赛项目,对大学生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运动参与意识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提高大学生认知和养成自主学习的重要时间段,高校应贯彻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达到预期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3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身体体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在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锻炼过程中身体承受不同的运动负荷量、完成不一样的锻炼目标,无形中提升大学生的意志力和身体承受能力,发展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体能挑战赛项目多元化,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不一样,内容和竞赛方式变化,提高学生应变能力、适应不同环境能力、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超越自我和挑战自我精神等。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方法营造学生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提高自主锻炼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6-9]。
2 国内高校体能挑战赛发展现状
2.1 举办新型体育比赛项目
积极响应全民健身活动和践行健康中国2030,开发不同人群的运动项目,近年体能训练热潮掀起,器材设备多样化,高校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拼搏精神和锻炼兴趣,利用器械结合身体素质发展需要设计项目内容,在校园内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创建一个参与竞争与自主学习的平台,举办面向全校学生的体能挑战赛活动,丰富学生业余体育生活,增强体质弘扬体育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营造和谐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2 国内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情况
2.2.1 举办体能挑战赛地区
表1 举办体能挑战赛地区
注:数据来源于网络
由表1可知全国不同地区的高校均有举办体能挑战赛,举办较多的地区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的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其中举办体能挑战赛较多的学校是山东省和江苏省,最少的是福建省,表明在经济越发达、学校设施齐全和教育理念超前的地区,更注重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华北地区主要是河北省;而华中地区主要是在湖北省;东北地区主要是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举办新型比赛的省市大多数是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和教育较凸显的城市,体能挑战赛的赛事举办主要是受经济和地区教育理念的影响。
2.2.2 开展新型体能挑战赛高校名单
表2 高校开展新型比赛名单表
注:首届挑战赛比赛时间数据来源于各学校官方新闻报告
由表2可知高等院校从学校特点上分为专业体育院校、重点大学、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四类,最早体能挑战赛出现在2014年的普通高等院校江南大学,2014年、2016年仅有两所高校开展活动;自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相关通知和指导文件出台后,2017年体能挑战赛赛式举办出现热潮,相继6所高校开展体能挑战赛活动;2017-2019年参与举办体能挑战赛的学校不断增加,可知各学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意识在加强,积极营造学校体育锻炼氛围。
图1 高校开展新型比赛次数变化趋势图
通过统计看出(图1),高校2014-2019年之间举办体能挑战赛活动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2017年各类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活动次数上升趋势明显,其中重点大学举办活动次数比专业体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趋势明显;2017-2019年各类高校开展体能挑战赛活动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专业体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活动次数逐渐上升;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年较2014-2017年举办活动次数呈上升趋势。在国家全民健身指导性文件影响下,各类学校正在积极的开展和创新学生参与的赛事活动。
2.3 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项目特点
表3 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项目特点
由表3可知14所高校举办体能挑战赛中组别设计和项目特点各有区别。组别分为6种,体能极限组不分男、女,以时间长短或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动作数量测评成绩,浙大项目是根据学生喜好自由选择4种不同健身器材进行100秒的挑战,以最终累计消耗的卡路里为总比分,哈尔滨体育学院是参赛学生需按照要求完成指定24个动作,用时最短的获胜,项目特点是挑战身体极限性、竞争性;江南大学分男、女子组,男子是助跑摸高、俯卧撑、引体向上、双杠双臂屈伸、跳绳(双摇),女子是仰卧起坐、踢毽、跳绳(单摇)、立定跳远、实心球,降低了竞争难度;专业组和非专业组里设有性别组,同济大学分为大众组和精英组,精英组项目内容是壶铃甩摆、壶铃弓箭步行走、硬拉+过杠、引体向上,大众组项目是单摇、药球推射、弓箭步行走、双手持哑铃走过跳箱,强调两组之间对项目内容设计难度不一的区别对待性、学生的参与性;体能+专业项目组比赛内容较全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是极速30s(俯卧撑在30s内完成数量);体能之王(负重绕桩5圈+原地跳绳150个+俯卧撑30个,计时);王者荣耀争霸赛(5v5团队赛)系统评判胜负,学校以学生身体素质为基础,专业知识为主;竞技挑战多元组主要是专业体育院校发挥竞技体育精神,武汉体育学院分3类比赛设男、女子组,趣味组挑战波速球3点支撑,极限组男子组翻轮胎、农夫提、无动力跑步机、负重球搬运,女子组负重推车、翻轮胎、农夫提、爬行车,精英组是仰卧起坐、风阻单车、跳箱,内容设计鼓励学生参与,给各专业学生提供实践与学习的机会,参赛学生享受比赛的乐趣;个人组和团队组主要是团队精神,在超越自我的同时展现团队合作凝聚力。
3 体能挑战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3.1 体能挑战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
3.1.1 赛事项目内容无专业门槛要求、简单易学 学校举办方根据本校学生身体素质、特点等多方面情况设计低、中、高难度和强度不一的体能挑战赛项目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1.2 赛制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 通过竞赛优胜劣汰、激发后进,学生通过战胜项目困难、挑战自我并超越自我产生优胜感和成就感、团队合作的集体荣誉感,充实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发扬体育精神。
3.2 体能挑战赛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3.2.1 培养大学生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 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分为目的性和手段性。学生在锻炼之前明确目标,先进行身体评估,根据身体薄弱环节和目标进行训练计划制定,训练计划需要全面性、训练方式多样化、训练负荷遵循循序渐进、训练部位全面性、营养摄入均衡、作息规律。体能挑战赛项目设计中,包涵力量耐力、速度力量、快速力量、肌肉耐力、上下肢协调、平衡等素质内容,练习项目过程中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比赛中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达到生理和心理双重满足。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增强身体素质,在体育锻炼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缓解学业和生活压力、自我实现。
3.2.2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体育锻炼新理念 引导学生认识体育锻炼与健康成才的内涵,深化体育的育人功能。以赛促学通过在模拟比赛过程中让大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明白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和科学锻炼必要性,学习掌握多样化的徒手和器械辅助锻炼方法和手段。体能挑战赛涉及到体育健身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动作,设计内容包括身体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心肺耐力、速度、身体协调性等。在备赛期间,学生提前学习比赛内容,在学习项目内容过程中,学生了解运动能燃烧脂肪减肥塑身,不用节食减肥;运动能提高睡眠质量,不用夜里辗转反侧等。运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科学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提升生活质量。
3.2.3 培养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度、热情 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度和热情,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10];其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育科学锻炼知识、主动参与学校体育健身相关活动;以赛促练,促进学生了解健身知识内容;采取名次奖励机制,提升大学生对健身的兴趣度;从PK赛制入手,激发学生运动热情。高校通过举办体能类新型赛事,构建高校、社团、院系三级联动的校内体育竞赛与活动机制,媒体、品牌联动进一步促进激发大学生参与热度,带动运动氛围促进更多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新型多元化体能挑战赛无专业门槛要求、简单易学、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合作性、区别对待性。促进学生参与性、合作性、兴趣性,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挑战、实现自我和自主学习项目内容的兴趣和动力;赛事项目难度和强度有高低,学生可根据自身身体素质选择参与项目。
(2)根据体能挑战赛项目设计特点,学生体会体育的趣味性、挑战性、竞技性和参与性,激发集体荣誉感;体育竞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3)采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法为学生营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多元化的体能挑战赛传播体育精神,充分发挥赛事对大学生锻炼身体的推动作用,鼓舞、吸引更多学生转变体育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锻炼、分享体育锻炼的快乐。
4.2 建 议
(1)健全和不断更新体能挑战赛赛事项目内容,为学生课余生活创建一个参与竞争与自主学习平台,丰富学生业余体育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弘扬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从体能挑战赛的赛事特性出发,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强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基数、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品德人格健全,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更体育、更育人,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1] 毛振明. 新中国70年的学校体育成就与新时代的发展方向[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06):461~465.
[2] 刘红建,张 航,沈晓莲.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价值、理念与框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3):25~33.
[3] 尹志华,汪晓赞.国家意志与体育新课标表达: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十九大精神的落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3):81~88.
[4] 王 军,梁陈,程万军,丁 冰.终身体育视角下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04):76~80.
[5] 史黎清.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56~57.
[6] 王 文.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05):99~102+146.
[7] 李 晶.大型体育赛事对高校体育文化影响的探究[J].运动,2018(20):84~85.
[8] 吴 敏,王 乐,王治国,李 辉.体育赛事提升高校体育发展的软实力案例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06):55+61.
[9] 叶木华.体育课锻炼团队氛围对个体锻炼行为体验的影响机理研究——自我决定视阈[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06):87~91.
[10] 宗红利.大学生体育精神文化需要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05):98~104.
The Influence of Holding Physical Challenge 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LI Xiaolan, XIAO Yao, YANG Lihong
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healthy China 2030” diversified physical fitness challenge 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search, select, count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e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y challenging the movements of various physical fitness events,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the challenge, interest and new experience of the competition content. The challenge competition adopts the PK competition system, arouses the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promotes the activity positive energy, displays the student challenges oneself, transcends oneself the sportsmanship; Physical fitness competitions are held in the school to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and improve their sports level. The content of the competition will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scientific exercise knowledge,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training,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create a campus physical exercise atmosphere.
Healthy China; Physical exercise; Physical Challenge; Scientific exercise
G807.4
A
1007―6891(2021)03―0128―04
10.13932/j.cnki.sctykx.2021.03.27
2019-11-29
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