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2021-05-18韩永来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胸部低剂量应用效果

韩永来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的CT检查,观察组实施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图像优良率差异不大,均符合诊断要求;观察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胸部CT扫描时,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差异不大,符合诊断要求,病人辐射剂量大幅降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应用效果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我国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不断增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对患者的诊断中应用CT扫描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占位性疾病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2]。CT扫描技作为常见的影像学方式,具备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针对患者开展该项方式时,其辐射剂量对患者有一定的危害,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后遗症,因此,低剂量的CT扫描技术逐渐开始应用,成为胸部CT扫描技术的新突破[3]。对此,我院针对该项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纳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5~78岁,平均年龄数(56.32±3.25)岁。在对照组中,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年龄在25~77岁,平均年龄数(56.33±3.58)岁。比对患者各项基线资料,(P>0.05)。纳入标准:①均存在胸闷、咳嗽、咳痰等多种症状;②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CT扫描相关禁忌证;②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无法正常配合研究。

1.2 方法

1.2.1 扫描方式

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选择设备GE Revolution CT。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测流程的讲解,对其开展常规X线胸部后前位平片拍摄,确定病变,然后实施胸部CT扫描,扫描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对照组患者的电压设置为140kV,管电流为100mAs,层厚5mm,螺距1.0pitch,CT剂量指数设为8.74 mGy。观察组的电压设置为140kV,管电流为70mAs,层厚5-10mm,螺距1.0pitch,CT剂量指数设为5,78 mGy。

1.2.2 辐射剂量评估

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均由CT级自带的软件进行测量,测量的内容包括总管球剂量、有效管球剂量,以及CT容积剂量。

1.2.3 影像测试评估

患者在完成诊断后,由5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医师对患者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对比,对比的内容包括病变区域的面感性,对患者的病灶显示的准确性,对扫描区域结构显示的清晰性和图像的噪声等。

1.3 效果判定

针对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将其设为优良差三个指标。优表示患者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腔内、肺内局部病变,患者的纵隔内部病变层次结构清晰,未出现伪影;良表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双侧肺部纹理、肺内局部病变,纵隔内部局部病变层次较为清晰,出现伪影但不存在严重伪影;差表示图像无法清晰显示患者的双侧病变以及肺内局部病变,纵隔内部病变存在严重的伪影。

针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和对比,同时对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式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图像质量对比分析

对照组的总优良人数为30例(100.00%),观察组的总优良人数为28例(93.33%),两者的图像质量差异不大,(P>0.05),见表1。

2.2 患者辐射剂量和诊断情况分析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整体的辐射剂量较低,对照组为8.65 mGy,观察组为2.14 mGy,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6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中,有10例为肺癌及肺癌转移,10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12例为肺内感染,10例纵隔占位,6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为肺内感染合并胸腔内积液。

3讨论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疾病诊断的精准性,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的电离辐射伤害也在相应增加[4]。因此,对患者展开CT扫描技术时,如何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保证辐射剂量的安全,是临床诊断中相当重要的工作[5]。在CT扫描中,X线的剂量高低会对患者的图像诊断质量带来直接影响,CT扫描的检查人员也会受到一定的辐射伤害。而常规的CT扫描辐射量远远大于胸片检查,临床实施診断时,不仅要保证检查质量,还应当降幅量降到最低[6]。据相关报道显示,降低管电流是降低辐射量的最佳方法,低剂量CT扫描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图像的噪声,且临床使用效果和常规剂量的扫描差异不大,但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对患者和工作人员带来的伤害[7]。通常CT扫描的辐射伤害较大,应当重视其伤害,降低辐射剂量[8]。低剂量CT扫描在目前的应用中是较为广泛的,辐射剂量的大小受到一系列参数的影响,包括管电压、管电流、螺距等[9]。平衡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是相当关键的一项工作,也是放射科医生关注的重点。有研究指出,X线剂量和图像的噪声成正比,因此不能一味地降低辐射剂量,在实际应用中,应当要求较少的管电流值,确保患者的诊断质量[10]。本文针对常规剂量的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两种方式进行分析,患者在接受低剂量CT扫描后,其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相差不大。但两者的辐射剂量差异较大,对照组为8.65 mGy,观察组为2.14 mGy,差不多4次低剂量扫描等于一次常规剂量扫描,显著地减少了辐射剂量对身体的伤害。不仅如此,低剂量辐射还能够明显减少探测器和X线管的损耗,降低器材受损的概率,并减少了运营的成本。同时,低剂量CT检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扫描的窗宽和窗位,使得病灶显示出最佳的状态,再予以成像处理,医生在阅片时也更加方便,有效提升了诊断的结果。

本次研究得出结论:观察组在实施低剂量扫描后,其总优良人数为30例(100.00%),较对照组的常规剂量扫描整体的优良率差异不大,而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针对胸部疾病展开诊断的过程中,应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起到的效果较好,且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差异不大,符合诊断要求,病人辐射剂量大幅降低,值得推广。

參考文献

[1]王梅,边传振,张见,等. 剂量指数结合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降低儿童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应用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2020,41(7):59-63.

[2]崔巍. 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3):81-82.

[3]张静,闫锐,郭银霞,等. 超低剂量CT在婴儿胸部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6):969-972.

[4]王绍芳,彭成东,胡军武,等.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20,35(6):22-24,34.

[5]范小萍,李勇,周庆,等. 大螺距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10):1666-1669.

[6]施蒋巍,苏凯. 超低管电压(70 kVp)结合大螺距扫描技术在儿童胸部CT中的应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0,30(1):131-135.

[7]Henschke CI, Yip R, Shaham D, et al. The Regime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Lessons Learned Over 25 Yea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J]. J Thorac Imaging. 2021,36(1):6-23.

[8]姜一,秦立新,余辉山,等. 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0,26(3):1-4.

[9]尹炜,钟朝辉,秦翔宇,等.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女性胸部CT平扫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7):520-524.

[10]Bai P, Udupa JK, Tong Y, Xie S, Torigian DA. Body region localization in whole-body low-dose CT images of PET/CT scans using virtual landmarks[J]. Med PHys. 2019,46(3):1286-1299.

猜你喜欢

胸部低剂量应用效果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