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2021-05-18梁晓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数学教学初中

梁晓燕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出现,将传统教学中以传授学生现成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主的互动式教学理念,效果显著。本文通过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探讨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结合研究结果,简要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创设教学情境,呈现学习任务;给予充足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习效率;展示交流结果,实现提质增效。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30-0016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再现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转变。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构建课堂,突出学生主体性,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然而,就现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仍然缺乏认识,抑制了其价值的发挥,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

一、創设教学情境,呈现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建立在明确的学习任务之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将任务提出,然后让学生思考并探究,这样对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增强任务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对任务的探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任务融入情境中,比如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或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利用情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从而达到调动学生能动性的目的[1]。

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为了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一块碎玻璃的图片,然后围绕这个图片给学生创设情境:“昨天傍晚有一群学生在校园里踢球,不小心将教师宿舍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了(指着屏幕上的碎玻璃图片),为了弥补错误,这群学生准备买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赔给老师,但是现在玻璃碎了,只有这一块大的相对比较完整,如果你在现场,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才能买到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笔者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兴奋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可以为学生全身心投入任务探究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给予充足时间,引导学生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后立即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这是不正确的。学生的思维有快有慢,能力有强有弱,基础有好有差,所以在呈现任务后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难免会出现能力强、基础好、思维快的学生“抢先一步”的问题,从而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导致对其他同学的思路造成干扰。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2]。

以上文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为例,笔者在呈现任务后让学生进行思考,猜测,并将自己的猜测写在纸上,一一列举出来。由于初中生自制力有限,为了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笔者在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后对他们进行抽查,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知识的探究与构建,一方面为接下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习效率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背景下,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外,还要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其优势在于,它能够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并且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小组合作交流能让学生见识到角度不同、想法各异的思路和观点,这对拓宽学生视野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3]。

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任务探究活动中,笔者在学生列出各种猜测后,组织他们进行小组探究。先遵循“组内异质”且“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织组内的探究活动,再让学生在组内轮流发表观点并展开讨论。对于“获取哪些信息才能买到一模一样的玻璃”这个问题,学生提出的猜测各种各样,有的学生提出只要知道三个角的角度就可以买到一样的玻璃,有的学生提出知道三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买到一样的玻璃,也有的学生提出要知道两条边一个角,还有的学生提出要知道两个角一条边等各种猜测。在提出猜测后,展开激烈讨论,通过画图、操作等方式对猜想进行逐个证实与证伪,最终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真正参与了知识的构建,不仅做到了有效吸收知识,而且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展示交流结果,实现提质增效

展示成果并评价交流,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每个小组完成任务探究后,教师让各个小组的组长展示所在小组全体成员经过思考和探究后的成果,并阐述具体的解题思路。接着,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借鉴并提问,被提问的小组要积极回答对方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并表扬在任务探究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小组与个体,同时指出个别小组或个体在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规律,也符合数学知识特征,它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新形势下,教师应深入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结果等措施,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价值,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芳.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229-230.

[2]王玉金,孔祥岩.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J].基础教育课程,2018(14):37-42.

[3]蒋仕龙.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91-92.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附属中学530003)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数学教学初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