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域下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2021-05-17梁碧怡
梁碧怡
摘要:本文以2020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题为例,对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进行评析,提出了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库,聚焦关键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转化,开展群文阅读,拓宽阅读思维,丰厚文化素养等备考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4-005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2020年语文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充分体现了这个命题要求,而且在选材思路、题型结构、能力考查等方面较全国卷有所变化,这些变化为新高考备考带来了新指向和新思考。笔者以2020年语文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为例,对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进行评析,以更好地促进现代文阅读教学与备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
一、2020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
1.选材多样,彰显立德树人方向
现代文阅读Ⅰ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取材于人文科学领域,着眼历史,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则材料对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总结,对前景和发展进行了展望,引发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历史地理学知识初步探讨的兴趣。
现代文阅读Ⅱ取材于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于坚的《建水记》,这是2018年出版的关于古典生活、建筑、手艺的散文随笔。选文再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呈现了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与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引发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思考。
现代文阅读选材多样,涉域广泛,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凸显家国情怀,弘扬优秀文化,坚持“五育”并举,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切合新课标提出的“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的命题原则。
2.题型结构稳中有变,形式创新
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在全国卷的基础上做了新的整合和改变,由原来的三大题变成两大题,分为现代文阅读Ⅰ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文阅读Ⅰ为信息类阅读,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合二为一,采用材料一、材料二的群文形式进行考查,题型由原来的6小题整合为5小题,客观题3个,主观简答题2个。这种结构的设置解决了考点重复的问题,减轻了学生的阅读量,更符合学生的阅读认知特点,體现了语文学科素养下文本阅读命题的新思路和新格局。现代文阅读Ⅱ为文学类阅读,题型由原来的3道题变成4道题,客观题2个,主观题2个,更加强化了信息整合、理解阐释、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3.更加注重思维与表达,考查考生的灵活变通能力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阅读)新增简答题,以主观题取代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4题要求考生在准确解读全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必要信息对概念下定义,综合考查了阅读能力、语用能力,非常灵活。第5题以主观题形式灵活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逻辑,组织语言有条理作答,更加注重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考查。
二、现代文阅读的备考策略
1.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库
掌握必备知识,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基础。不同文体文章具有不同的知识认知体系:论述类文本要构建起以议论文三要素、文章结构、论证方法及效果等为框架的知识库;实用类文本要掌握新闻、通讯、访谈、传记、科普文章的文体特征及结构特点等;文学类文本要掌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的文体知识、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掌握不同文体文章的体式特征,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库,以类别意识促进阅读理解,提升文本整体感知能力。
2.聚焦关键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仅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运用知识的关键能力,如速读与精读能力、筛选与概括能力、分析与理解能力、语言转换整合能力等。信息类文本阅读,侧重学生具有文本信息的整合、加工、重组和逻辑推断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学生具有文学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深度理解和传承精神。不同阅读专题,知识体系不同,关键能力的培养也有所侧重,在阅读教学中应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深刻、灵活、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迅速、精准、清晰的信息处理能力。
3.紧扣教材,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转化
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第5题属于理清思路题型,不少高考试卷都会在这个考点上设题。而这项能力的训练,在教材的课文或课后习题中也多有体现,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等课文,都是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学习论述类文本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现代文阅读的备考应该紧扣教材,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与转化。
4.开展群文阅读,拓宽阅读思维,丰厚文化素养
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材上出现过同一作家的多篇文章或同一话题的多篇文章,文本呈现方式上倾向于“群文阅读”。如2010年和2019年的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分别选用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保护人》和《小舞步》,与学过的莫泊桑的《项链》等知识相呼应,又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考查了海明威的小说《越野滑雪》,与学过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知识相呼应,这对新高考背景下的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和备考中,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增加学生阅读量,加深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如在教授沈从文的《边城》时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对比阅读同是描写湘西特色的沈从文作品如《萧萧》《三三》等,以丰富阅读面、拓展阅读思维。如评讲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时,除了教授学生解题技巧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相关话题的文本资料,拓宽思维,加深理解。开展群文阅读,给学生一个宽敞的阅读空间和思考空间,拓宽阅读思维,丰厚文化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新高考下现代文阅读的考查。
(作者单位:广东两阳中学52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