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患者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效果探讨
2021-05-17许智能陈峰李凤仪林煜刘国飞
许智能 陈峰 李凤仪 林煜 刘国飞
近年来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流行病学显示本病呈年轻化趋势[1]。多发性硬化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疾病,可损伤轴突。本次研究对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批准后,选取2013年8 月~2018年8 月本科收治的40 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同意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7 例,女13 例;年龄16~57 岁,平均年龄(33.8±7.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8 例,女12 例;年龄18~58 岁,平均年龄(34.0±8.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神经病学》[2]中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存在明确的诊断依据;患者入院前2 个月未接受免疫抑制剂以及皮质类固醇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而导致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恶性肿瘤或肝肾功能严重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依从性不佳;糖皮质激素药物过敏[3]。
1.2 方法 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包括雷尼替丁、钙剂以及维生素B1等一般支持治疗以及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安阳九州药业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1023674,规格:1 ml∶5 mg×10 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15~20 mg/d,持续1~2 周,之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少用量至停药[4]。
1.2.2 观察组 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9,规格:500 mg×1 瓶)500~1000 mg/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缓慢静脉滴注。持续3~5 d 后,改为醋酸泼尼松片[商品名:强的松,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207,规格:5 mg×1 片]60~80 mg/d 顿服并减量至停药。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EDSS 评分、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无效:EDSS 评分增加>1 分,颅内活动病变数较治疗前增加;有效:EDSS 评分减少<2 分;显效:EDSS 评分减少≥2 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治疗期间观察并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等[5]。③治疗后随访6 个月统计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ED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DSS 评分为(2.4±1.3)分,低于对照组的(3.3±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指标、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等指标均未见异常。观察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5)。
2.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随访6 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1 例,复发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复发7 例,复发率为35.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18<0.05)。
3 讨论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的多样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直肠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共济失调、肢体运动障碍、以及视力下降等[6]。就本病的治疗方面,需要结合患者的意愿以及经济条件,给予合理、早期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急性期治疗以防治并发症、改善残疾程度、缩短病程并减轻恶化症状为主要治疗目标[7]。
多发性硬化的复发机制尚不明确,但是研究表明与本病与髓鞘碱性蛋白具有密切关系,且与髓鞘抗原产生的自身免疫T 应答有关,本病的复发则与淋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应答有关。采用药物治疗时,当前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上腺素类固醇具有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抑制等作用,有助于减轻体液因子以及免疫活性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质造成的损害,因此适用于本病急性期的治疗[8]。从本次研究中可见,多发性硬化患者接受地塞米松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
给予患者激素治疗时达到药理剂量、大量的类固醇才能取得治疗效果,而给予生理剂量则无效,剂量较大时疗效更为显著。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均属于糖皮质激素,但甲基强的松龙的半衰期较短,约30 min左右,其抗炎作用较为显著,因此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水钠潴留的副作用[9]。地塞米松的半衰期较长,约为190 min,具有较强的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因此患者用药后产生类柯兴综合征、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的可能性上升。也有研究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本病,但是其疗效与单独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的疗效相比差异不大,且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给予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能是更为合理的疗法[10]。
辛琳琳等[11]给予对照组患者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给予治疗组患者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发现接受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患者的总有效率较接受甲基强的松龙髓内注射患者更高。王松[12]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发现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患者的Tau 蛋白、S100 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等指标均优于接受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的相关指标,患者1年内复发次数更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DSS 评分为(2.4±1.3)分,低于对照组的(3.3±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18<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6 个月后,患者的复发率更低,提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具有一定的用药风险,例如患者用药前存在感染时,将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用药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精神抑郁或兴奋、血压与血糖升高等。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前,需要确认患者无药物禁忌,如青光眼、癫痫、精神科疾病、严重感染、严重糖尿病与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以及大手术等,详细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史,结合病情的综合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导致患者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因此不推荐长期使用,间歇、反复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最终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可逆性的记忆障碍,患者出现体质量增加、头痛以及水钠潴留等短期代谢改变[13]。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短期不良反应多于停止用药后消失,但是短时间内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高血糖、消化道溃疡以及骨质疏松等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定期随访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14]。
综上所述,多发性硬化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