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识楹联平仄规律
2021-05-17张勇华
张勇华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楹联,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口中所说的对联,它有许多的种类:有迎接新年的春联;有表现喜庆的婚联;有祝福生日的寿联;有表达哀思的丧联……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凡是家中有红白喜事,人们都会张贴楹联,它们常常被张贴在楹柱上,不得不说,楹联早已深深根植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
那么楹联是何时真正出现的呢?据说最早的楹联形式出现在五代十国,“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其创作者是后蜀的孟昶,随着岁月长河的流逝,历经历史文化的沉淀,直至宋元,得到发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巅峰。现如今,常见的楹联有五言、七言,当然还有一字联、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等,甚至更多,字数虽不限,但是其在内容上却有所要求,楹联所表达的内容必须隽永有味,在短小精练之中蕴藏意味深长;在形式上更是注重对仗工整、平仄相谐,所以要写出一副好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须要遵守楹联的平仄规律。
一、认识平仄
平仄是楹联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何谓平仄呢?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文,根据声调在中国古汉语的分调规则,我国汉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但在楹联中,并没有将声调分得如此详细,而是简单地分成“平”“仄”两种声调。平即为四声调中的平声,在日常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其实就是在现代汉语拼音中的第一声、第二声,它是一个平调。仄就是不平的意思,是四声调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在现代汉语拼音中的第三声、第四声,仄声有升有降。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的汉字都是平声,极少数为仄声。遵循楹联中的平仄,可以使得楹联的节奏音韵不那么单调,读来抑扬顿挫,更显音律和谐之美。
在我引导学生认识平仄时,我考虑到了趣味性,毕竟学习古人的文学艺术,受到时空的限制,以及现代汉语具体表达方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度。在简单的对对子游戏过后,我揭示对联中平仄的内涵,学生有一定了解后,告知学生,在楹联中平声用符号“—”表示,仄声则用符号“丨”表示。张老师的名字叫“张勇华”,平仄即为“平仄平”,用符号表示就是“—丨—”,那你的名字呢,它的平仄又是怎样的呢?我利用名字让学生熟悉平仄,而不是挑选一些字数较多的诗句,这样化繁为简,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平仄,慢慢铺垫,为后文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平仄交替
平仄交替,就是说在一句联语中,平声和仄声需要间隔出现,具体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在第一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是平声,那么在第二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就应该是仄声,而第三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则必须为平声。但如果第一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为仄声,那么第二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就一定要是平声,第三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就应该是仄声。可能有些复杂,那么再简单一点,在同一句联语中,每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一个字都不需要关注,而每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不得不需要注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究”,意思是每一句联语中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我们无须注意它们的平仄,但是每一句联语中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是需要我们推敲遵守的,因为在这几个地方的平仄是需要交替出现的,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楹联在声调上有高低错落之感,体现楹联的节奏美。
在我教学时,我利用上一环节最后出示的楹联名句,由简到难,让学生标出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如下:
三字联:
经过这几副名联的练习,学生必定能够发现,楹联中平仄交替这一规律。
三、平仄对立
平仄对立,就是指在一副对联中,上联和下联所对应位置的字(主要是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对,如果上联中第一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是平声,那么下联中第一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就应该是仄声,相反,如果上联中第一个节奏单位中的第二个字是仄声,那么下联中的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就必须是平声。其实和“平仄交替”的规律差不多,主要还是看每一联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如果没有遵循这条规律,就叫作“失对”,就不能成为一副合格的楹联,但如果做到了平仄对立,那么在读这副楹联时,则会明显感觉到其声调的变化、音韵的优美。
由于之前已经对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进行了标注平仄,于是我删繁就简,再次出示,引导学生观察每一副楹联上联和下联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去标一标上、下两联中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的平仄,在标注后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实平仄对立的规律同样也是讲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究”。
四、仄起平收
楹联根据句子的数量不一可以分为两句联、六句联、八句联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楹联,其联尾(每一句联语的最后一个字)都必须讲究平仄。
两句联:楹联上联的联尾应为仄声,下联的联尾应该用平声。如昆山顾炎武故居的楹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上联的联尾是“老”,“老”为仄声,下联联尾是“平”,“平”是平声。
其实“仄起平收”这一规则,也并不只存在于两句联中,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同样适用,所以不管楹联中句多句少,上联的联尾一定要为仄声字,下联的联尾必须要是平声字,这也就是“联末通则”。如孙髯题昆明大观楼的楹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多达180字的楹联,不难发现上联中最后一个字是“柳”,“柳”字是一个仄声字,下联中最后一个字是“霜”,“霜”是平声字,同样是“仄起平收”。
楹联的创作不能马虎,必须遵循楹联的平仄规律,只有这样,楹联才会有高低起伏之气势,抑扬顿挫之腔调,倘若不讲规则,那就失去楹联本该有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