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0排探测器CT单心动周期扫描应用于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

2021-05-17周琳夕周国锋邹奕轩徐士杰陆秀良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律伪影心动

严 诚, 周琳夕, 周国锋, 朱 硕, 邹奕轩, 徐士杰, 陆秀良*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上海 200032 2.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近年来,随着多排探测器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 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技术的不断改进,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的图像采集和后处理技术迅速发展[1-3],以获取更高质量的图像进而更准确地检测和诊断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CADs)[4-5]。但患者心脏不同周期数据不匹配产生的重叠伪影[2]以及心动过速时产生的运动伪影[6],仍是限制心律不齐患者CCTA的主要影响因素。心律不齐的表现为心脏节律不规整,包括窦性心律不齐和异位心律不齐。其中异位心律不齐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心房纤颤(房颤),二度一型、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7]。更宽的探测器和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QIN等[8]使用256-MDCT评估20例窦性心律的患者和20例房颤患者的CCTA图像质量,得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ED)等,证明宽体探测器CT可用于房颤患者CCTA。Tan等[9]评价慢性房颤患者与正常窦性心律的患者单次心跳CCTA的图像质量和剂量,表明320排探测器CT单次心动周期检查可用于房颤患者CCTA。

uCT960+将超高系统转速与时空探测器结合,实现了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与对比度分辨率的三重提升。ePhase智能寻心算法能够基于各心动周期智能重建和选择最佳检查时相,提升病变复杂患者的检查成功率。虽然uCT960+理论上不受心率和心律的限制,但仍缺乏应用于心律不齐患者CCTA的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uCT960+宽体探测器CT扫描在心律不齐患者CCTA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至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收治的用uCT960+行CCTA的成年心律不齐患者63例,同期随机入组正常心律的患者63例。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B2020-061R),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用uCT960+行CCTA的心律不齐患者;临床疑诊或确诊冠状动脉病变。排除标准:(1)既往对含碘造影剂过敏;(2)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水平>15 mg/L);(3)甲状腺功能亢进;(4)妊娠;(5)严重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6)临床状态不稳定、不能遵循屏气指导;(7)正常心律组无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阵发性心律不齐。

1.2 CCTA扫描方法 根据CCTA的检查流程,所有患者检查前至少禁食4 h,检查前1~1.5 h 口服美托洛尔25~50 mg,并于检查前5 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采用320排探测器CT(uCT960+,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测器宽度为160 mm,球管旋转时间为0.25 s/圈。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扫描范围覆盖自隆突下至心底。根据扫描方案,分为心律不齐组(n=63)和正常心律组(n=63)。扫描前根据患者的心电信息进行采集时相设置。心律不齐组:单心动周期采集范围为30%~80% R-R间期,当心率波动较大时,CT扫描程序自动再采集1个心动周期,保证CCTA的成功率。正常心律组:心率≤65次/min时,采集范围为70%~80% R-R间期;心率为65~85次/min时,采集范围为30%~80%R-R间期;心率≥85次/min时,采集范围为35%~55%R-R间期。两组管电压100~120 kV,管电流120~140 mAs;其余扫描参数相同。

1.3 对比剂注射方案 患者均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右侧肘静脉注射碘帕醇注射液(含碘370 mg/mL),流速4~5 mL/s,注射总量0.7 mL/kg。对比剂注射完后再以同样的流速注入0.9%氯化钠液25 mL。采用Bolus Tracking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将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定位于心脏四腔心层面的降主动脉,触发阈值设定为120 HU,当超过触发阈值时延迟6 s自动启动CCTA扫描程序。

1.4 CT图像后处理 将数据传至联影工作站,利用自动冠状动脉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等。将层厚0.5 mm、层间距0.5 mm,采用KARL 3D重建算法,C-SOFT-AA的滤波函数,D-FOV为220 mm的数据传给2名放射科医师。

1.5 评分方法 2名医师分别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冠状动脉18节段模型进行三大主干5分制评分,采用双盲双评、背对背打分,并进行一致性分析。分别在患者图像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RCA)近段、左前降支(LAD)主干、左旋支(LCX)近段及其邻近的ROI中测量CT值和噪声。用SNR、CNR、CT值对目标图像质量进行评估。采用5分法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1分:血管模糊不清,伪影严重,无法诊断;2分:血管轮廓模糊,伪影严重,影响诊断;3分:血管轮廓模糊,有明显伪影,不影响诊断;4分:血管轮廓较清晰,伪影较小,不影响诊断;5分:血管轮廓清晰,无伪影,完全能够用于诊断。

尽量避开上腔静脉、主动脉壁及肌间隙,尽可能选择大的ROI;计算主动脉根部、RCA近段、左冠状动脉(LCA)主干(LM)、LAD近段、LCX近段的SNR和CNR[10-11]。SNR=主动脉CT值/背景噪声,CNR=(升主动脉CT值-竖脊肌CT值)/背景噪声,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记录CT扫描系统自动生成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CTD)、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ED)。ED=DLP×k(转换系数);k=0.014 mSv/(mGy×cm)计算[12]。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结果(表1)显示:心律不齐组包括房颤24例,窦性心律不齐17例,室性期前收缩14例,房性期前收缩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脏扫描范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律不齐组心率大于正常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CCTA定量指标 结果(表2)显示:心律不齐组与正常心律组扫描时间、扫描长度、容积CTD、DLP和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不齐组ED约为正常心律组的150%,可接受内。

表2 2组患者CCTA定量指标比较

2.3 CCTA图像质量 结果(表3)显示:心律不齐组和正常心律组的SNR分别为23.55±4.58、24.15±4.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RCA、LM、LAD、LCX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主动脉、RCA、LM、LAD、LCX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3 2组SNR及冠脉各段CNR与CT值比较

2.4 CCTA图像评分 结果(表4)显示:对RCA、LM、LAD三大主干进行CCTA图像评分,其中心律不齐组与正常心律组评分为5的段数为193、210;评分为4的段数为48、40;评分为3的段数为9、2;评分为2的段数2、0;评分为1的段数为1、0。评分为3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表4 2组及各分支CCTA图像评分(5分法)结果比较 n=63

3 讨 论

本研究基于320排探测器CT对心律不齐和正常心律患者进行CCTA,结果表明,心律不齐患者和正常心律组患者的SNR和CNR差异不明显,表明两组图像质量相似,心律不齐组患者的ED高于正常心律组,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心律不齐患者可应用宽体探测器CT行CCTA,此结果与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13-15]相似。

临床上心律不齐相对普遍,尤其是偶发性的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等。要想提高这些患者的CCTA成功率,则须采用无创方法对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正确判断[15]。心律不齐扫描方式常规利用64排螺旋CT结合药物控制、心理安慰、呼吸训练、心率预测及螺距调节技术,进行图像的多时相及多扇区重建技术结合,建立符合诊断的图像。320排螺旋CT使扫描可在1~2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本研究使用的联影uCT960+是目前全球转速最快的CT,采用轴扫模式单心动周期成像,为心律不齐扫描提供硬件基础。uCT960+具有16 cm宽的探测器,在心律不齐患者单次心动周期中,球管仅旋转1周即可完成全心冠脉成像。320排宽体探测器CT在实现球管旋转时间为0.25 s/圈的高速轴位平扫基础上,将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与单扇区重建算法相结合,既提高了CCTA的时间分辨率,又增强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故可在心动周期内较窄的相位窗上进行冠脉CT图像重组。

对于心律不齐组部分心率波动范围大的患者,机器会自动识别扫描1个或2个心脏时相(1次扫描中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采集1次数据),最终选择相对较好的心脏时相图像进行重建。所有病例均通过单个心动周期扫描,因此图像质量不受心率波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uCT960+CTA在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好。320排宽体探测器CCTA成像快速,在轴扫模式下无需移动床位,可有效避免由于床位移动所造成的伪影。本研究共观察了1 411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心律不齐组252个,250个(99.2%)可用于诊断,包括图像质量评分3分9个(3.6%)、4分48个(19.0%)、5分193个(76.6%)。正常心律组252个冠状动脉节段均可用于诊断(100%),包括3分2个(0.8%),4分40个(15.9%),5分210个(83.3%)。2组图像质量评分相似,这与以往研究[15]结果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心律不齐组和正常心律组的平均ED分别为(3.12±1.10) mSv、(2.08±0.65) mSv。为提高心率波动范围大的患者重建心脏时相的可选择性,经自动识别心率,部分患者扫描了2个时相,因此心律不齐组ED略高。尽管心律不齐组患者的ED高于正常心律组,约为正常心律组的150%,但较以往研究[12]低。

综上所述,采用联影uCT960+宽体探测器CT单心动扫描在心律不齐患者CCTA中可行,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较小;病变较简单;未分析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猜你喜欢

心律伪影心动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联合运用3种心电散点图快速解析特殊复杂心律失常
PET/CT显像的伪影问题和质量管理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