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发症状分析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2021-05-17欧构裕
欧构裕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急诊,广东佛山528000
糖尿病是属于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数[1]。老年患者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释放减少,这几种激素均为升血糖激素,其分泌量减少意味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退,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诊断:无论是否空腹,血糖水平≤3.9 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2]。从某种意义上讲,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尤其对于老年人,由于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持续的低血糖除可危及生命外,还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如产生幻觉、胡言乱语、昏迷甚至死亡,也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对眼睛、肾脏及其他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3]。因此,该研究通过对2018年2月—2019年1月该院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首发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以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和诊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于该院就诊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女性患者89例,男性患者111例,年龄60~81岁,平均(70.2±1.0)岁。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经检查已确诊患者;②年龄≥60岁;③临床病例及健康档案资料完整;④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⑤低血糖患者需进行过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3.9 mmol/L时,判定为低血糖;⑥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该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②肿瘤患者;③精神类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低血糖首发症状的分析 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诉或不适,及时进行血糖检测,使用血糖仪于手指端取血,若检测血糖浓度≤3.9 mmol/L则视为发生低血糖,通过患者自诉其症状并进行记录总结。低血糖患者应及时纠正血糖水平,给予进食或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测血糖波动情况,使其维持在7.0~11.1 mmol/L之间。
1.3.2 危险因素分析 收集2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分析其入院以来病历资料和生化检查情况,具体包括年龄、性别、BMI、病程、心血管药物、基础疾病、降糖药物、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血肌酐水平(Cr)、尿素氮(BUN),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低血糖患者自主神经症状、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及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②观察患者临床资料和各项生化检查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有差异的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筛选独立危险因素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发症状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发症状,心慌25例(62.5%),出汗21例(52.5%),胸闷、饥饿感颤抖各占5.0%、5.0%、10.0%;昏睡或昏迷、反应迟钝、烦躁各占15.0%、5.0%、10.0%;身体虚弱和异常、未感不适患者各占比10.0%、2.5%。见表1。
表1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发症状分析
2.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单因素分析
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值、病程、胰岛素、磺脲类、OAD与胰岛素联用以及Cr、果糖胺、BUN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基础疾病、心血管药物、降糖药(胰岛素、磺脲类、OAD与胰岛素联用除外)、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老年分类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单因素分析
2.3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多因素分析
步骤1中BUN>0.05,故予以删除,最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366,95%CI:1.634~11.672)、BMI值(OR=5.633,95%CI:2.217~14.312)、病程(OR=3.058,95%CI:1.197~7.812)、胰岛素(OR=0.247,95%CI:0.090~0.679)、磺脲类(OR=4.274,95%CI:1.607~11.308)、OAD与胰岛素联用(OR=4.728,95%CI:1.751~12.763)、果 糖 胺 (OR=4.695,95%CI:1.845~11.951)、Cr(OR=2.931,95%CI:1.147~7.494)是老 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4]。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和交感神经,因此长期低血糖可能引起脑神经系统病变,当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意识模糊、昏厥等现象,如果没能及时救治会导致脑损伤[5]。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自身抵抗力减弱,本身基础疾病很多,低血糖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甚至导致死亡[6]。因此如何避免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研究其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次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发症状主要是心慌、出汗、昏睡或昏迷、颤抖、胸闷、头晕等,其中心慌占62.5%,出汗占52.5%,因此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首要考虑是否为低血糖,并及时监测患者血糖情况,进行治疗,调控血糖到稳定状态。如果出现持续的昏睡或昏迷、意识模糊、焦躁等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应及时给予脑部CT检查以排除脑血管病的可能;低血糖患者出现心慌心悸症状,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引起,算程度较轻的症状,患者可迅速补充糖分,如吃些糖果、巧克力等,或静滴葡萄糖[7]。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BMI、病程、胰岛素、磺脲类、OAD与胰岛素联用以及Cr、果糖胺、BUN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年龄、BMI、病程、胰岛素、磺脲类、OAD与胰岛素联用、Cr、果糖胺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说明年龄越高、BMI越低、病程越长、胰岛素降糖、磺脲类降糖、OAD与胰岛素联用降糖以及Cr和果糖胺易引起低血糖。因此,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如下:年龄越高,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血糖的调控能力较弱。BMI越低,患者脂肪组织较少,使其分泌的肾上腺素减少,易低血糖[8]。病程越长,血液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低血糖[9]。胰岛素治疗具有强效的降糖作用,作为一种外源性补充胰岛素,常常由于操作不当、剂量过度极易引发低血糖;磺脲类口服降糖药能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且其降糖作用不依赖于血糖浓度,当血糖较低时仍然有较强的降糖作用,易低血糖;OAD与胰岛素联用降糖具有双重降糖的作用,老年患者在用药时间、剂量上的控制不当易低血糖。果糖胺可反映短时间内血糖水平,当机体营养供给不足、过度运动等可能导致果糖胺偏低,造成暂时性的低血糖[10]。Cr偏高说明糖尿病可能造成肾损伤,大部分降糖药物经肾脏排泄,因肾损伤导致排泄率下降,药物在体内蓄积使其浓度增大,易引起低血糖。
综上所述,了解低血糖首发症状能够及早给予治疗,避免低血糖的危害;年龄、BMI、病程、胰岛素、磺脲类、OAD与胰岛素联用以及Cr、果糖胺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干预治疗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