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舞伴合作关系影响因素研究①
——以南京体育学院2014—2017级学生为例

2021-05-17王维肖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舞伴差异舞蹈

王维肖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舞伴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收集相关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20份,获取有效问卷112份,其中男生填写问卷为46份,女生填写问卷为66份,问卷有效率为94%。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获得该文所需的结论依据。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数据结果整理统计,结合专家意见及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舞伴搭配现状

2.1.1 舞伴组合方式

表1中显示,在体育舞蹈练习中,教师指定舞伴的学生占比最多,为52%,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在大一期间彼此不熟悉、不了解,从而导致学生之间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舞伴,但教师为了能使课程正常进行并达到一定的效果,保证人人都有舞伴,会根据身高、舞蹈基本功等进行舞伴分配。自己选择舞伴的学生占比为21%;自己选择舞伴的学生基本都是合作练习过或者同为一所高中或舞校的学生,彼此了解,所以选择继续合作练习。随意组合舞伴的学生占比为16%;而通过别人介绍舞伴的学生数量占比仅为8%。

2.1.2 男女生比例情况

体育舞蹈中男女生的性别比例情况。通过对该校4届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学校的体育舞蹈学生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存在女多男少的情况,男生占比仅为41%,而女生占比59%,男生人数少,女生人数多。这说明了该校的体育舞蹈生存在男女生比例失调的情况,男生少,会导致小部分女生舞伴不固定甚至最后没有舞伴,这不仅会使这部分女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不利于体育舞蹈专业技术的提升。

2.1.3 舞伴合作的年限

表2可以看出,体育舞蹈舞伴搭配时间在1年的有46名学生,占总人数的41%;舞伴搭配时间2年的有29名学生,占总人数的25%;搭配时间3年的有26名学生,占总人数的23%;搭配时间4年的有11名学生,占总人数的9%。这就可以看出,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舞伴搭配在1年时间的人数最多,但年级越高,解除或者另寻他人合作的人数也增多,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多、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变强,部分学生的想法和目标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解除或者另寻他人合作的现象。

2.2 技术因素

双方技术水平差异。通过调查得出舞伴之间技术水平差异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表3。

2.2.1 速度素质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速度方面男生总人数占比较少,为34%,女生总人数占比较多,为53%。速度差异大对于配合的影响,以拉丁舞中的恰恰为例,恰恰的动作常规是四拍五动,无论是手的位置还是脚的位置,节奏形是一拍一拍、半拍半拍、一拍,能力较强的人,会把这两个半拍和一拍动作节奏的速度差表现得非常清楚,让动作跟音乐的匹配性极高。但如果没有做到的话,那动作整体看起来就会相对没有节奏的切分,与音乐节奏准确性和匹配程度也没有那么准确。

2.2.2 力量素质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大部分女生在力量方面是较弱的,在双人配合中,以拉丁舞为例,拉丁舞中要求胯位在保持身上稳定的基础上还要有“∞”型的运动。所有动作、造型和双人配合的发力均源自身体中段的力量,如果是中段力量强的人,在舞蹈中会有相对稳定的重心、身体力量的平衡、传导力量的作用。如果是中段力量弱的人,在舞蹈中显得脚下漂浮、重心不稳、传导的力量不够,影响了舞伴的发挥和两人的配合。

2.2.3 柔韧素质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柔韧是绝大部分男生的软肋,占男生总人数的84%。在体育舞蹈中,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都会利用到,如在舞蹈练习时肩部、胸腰部分柔韧性决定手臂动作的范围;腰部、髋部等柔韧性决定各种转体动作的角度。柔韧性好做出的舞蹈姿态会更到位、更饱满,能更好地展现大幅度动作的空间感;相反柔韧性差的人舞蹈姿态相对僵硬不自然、动作完成度不高、空间感不足。

表1 体育舞蹈中舞伴组合方式分析

表2 体育舞蹈舞伴搭配时间统计表

表3 双方技术水平差异

2.2.4 协调性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在协调性上男生占比67%,女生占比42%,大部分男生在舞蹈上与舞伴配合协调的程度不高。如果两个人搭伴时协调不一致,以拉丁舞中的牛仔舞为例,节奏为4/4拍、每分钟42~44小节、六拍跳八步。动作要求不仅需要腰胯部钟摆式摆动、腿部的弹踢,还有膝盖和脚踝的弹动。多方面的动作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不同的分工和动作,这就需要舞伴之间身体各部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才能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如果两人在舞蹈中协调不一致,那么看起来就会像两个人在各跳各的,动作不一致、节奏不合拍,破坏了舞蹈的整体性。

2.2.5 平衡能力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男生总人数占比为43%,女生总人数占比为59%、平衡能力在两人的舞蹈配合上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平衡能力最佳的展现是在转上面,以标准舞中的维也纳华尔兹为例,在这支舞中主要是舞伴配合转,在跳左脚并换步接右脚并换步时,大量的旋转需要舞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自身平衡能力的控制,如果另一半的平衡能力不好,那么在舞蹈中的重心就会偏移,舞蹈姿态也不能够很好的维持,影响了动作的流畅性,也给双方的配合加大了难度。

2.3 个性因素

个性上的差异。舞伴之间的个性、特点、对各舞蹈的喜好不同,也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体育舞蹈一共分为10支舞,内容丰富、种类较多,舞伴对于体育舞蹈舞种的兴趣爱好不同,产生的情感效果也会不一样。

在体育舞蹈中,两个人的交流至关重要。据了解,大部分舞伴在练习时都会有意见和分歧的时候,在出现问题时舞伴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因为大部分的相处时间仅限于课堂上。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就会影响到舞伴之间的配合。仅靠课堂上的协调沟通是不够的,还需引导舞伴间进行必要的主动交流,从而达到更高的默契度,以便获得较好的正常训练、学习效果及比赛成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第一,双方的技术水平不一致、练舞时间不够、磨合时间太短问题是影响合作关系的主要因素。

第二,个性的差异可能也会影响整体的练习水平。

第三,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沟通是目前合作练习时的普遍现象。

3.2 建议

第一,在日常练习中,加入对体育舞蹈双人间技术的指导;制订比较系统化的舞蹈计划,注入更多的基本功练习。

第二,尽可能避免选择与个性较极端的舞伴合作或给予对方适当的包容、理解。

第三,勤交流、勤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提高默契程度。

猜你喜欢

舞伴差异舞蹈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学舞蹈的男孩子
“声”“生”“升”找舞伴
舞蹈课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找舞伴
你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