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运用APP跑步软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调查①
2021-05-17丁伟胜汪锋
丁伟胜 汪锋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人民健康状况是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然而,大学生作为推进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其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依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结果,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连续多年下降[1]。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已不仅仅是家长关心的问题,更成为一个全社会性问题,其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体育”的时代背景,跑步APP在当下全民健身中比较流行,体现了全民健身发展的新趋势[2]。为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部分高职院校把APP跑步软件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手段。为了解课外跑步软件的使用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课外跑步软件的作用做进一步研究,为更好地使用APP课外跑步软件,促进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意见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3个年级学生(共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
1.2 方法
1.2.1 实验法
该研究把2015级学生作为对照组,2016、2017级学生作为实验组。2015级学生(200名)只上正常的体育课,不增加课外跑步。2016级学生(300名)除上正常的体育课以外,增加2个学期的课外跑步,其中上半年要求跑步60km,每次最多记录成绩2km,下半年要求跑步90km,每次最多记录3km,每个学期至少跑步30次。2017级学生除上体育课外,要求每学期至少跑步30次,达到90km,跑步3个学期。该实验使用的APP软件为运动世界校园,最低配速1km不低于10min,为有效录入成绩。
1.2.2 测试法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2014年修订)》,派专人对3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两次测试,分别为入校时体质健康测试和毕业时体质健康测试。为保证测试标准统一,测试前先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项体质测试动作要求和标准,确保测试标准统一,获得测试数据有意义。
1.2.3 统计分析
收集上述1000名学生的体测数据,派专人把数据录入电脑,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导出学生最终的体育测试成绩。采用SPSS 23.0软件,以单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推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5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状况
从随机抽出的200名2015级学生入学时和毕业时的体测数据来看(见表2),在正常上体育课不使用课外APP跑步软件的情况下,2015级学生经过2年的高职学习生活,各项体测数据都出现了下降,平均立定跳远缩短2cm,耐力素质下降6s,体测得分降低2分。其中,2015级学生速度、爆发力、柔韧3项素质出现了下降,对3项数据采用单样本t检验(P值均>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对2015级学生毕业时的耐力素质进行分析获得检验结果(t=3.117,P<0.01),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运用同样方法对2015级学生毕业时的体测成绩进行检验,结果显示(t=-3.119,P=<0.01)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2年的高职学习生活,2015级学生的耐力素质和体测成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如果没有增加课外的跑步锻炼,仅靠上正常的体育课,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明显。
2.2 2016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2 016 级学生除正常的体育课以外,增加了2个学期的课外运动世界校园APP跑步(2个学期共计150km)。从表3来看,该年级学生的短跑、立定跳远素质有下降趋势,但是极为不明显。该年级学生柔韧性稍有提高,平均不到0.5cm。分析原因有可能得益于跑步后的拉伸,促使该年级学生柔韧素质提高。2016级学生经过2个学期的校园跑,其毕业时耐力相对入校时有明显提升。对2016级学生毕业时的耐力进行分析(t=-4.535,P<0.01),检验结果表明,其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这说明2016级学生的耐力素质有明显的提高,获得了统计学证实。根据描述统计,2016级学生毕业时的体测成绩比入校时有所下降,但是经过统计检验,2016级学生的体测成绩下降的不明显,没有明显差异性。
表1 随机选取的研究对象
2.3 2017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笔者在2017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0个样本。2017级学生的体测数据结果显示(见表4),经过3个学期90km的课外跑步,与入校时相比,2017级学生的短跑素质基本维持不变,立定跳远较入校时平均提高1cm,柔韧素质有所提高,但不显著。通过对2017级学生毕业时的耐力进行分析,其耐力成绩提高明显,运用统计学进行检验(t=-2.973,P<0.01),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2017级学生毕业体质健康成绩有轻微下降,下降幅度不明显。2017级学生的各项素质,相较于2016级有小幅的提升。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理论,学生的速度成绩、跳远成绩、体测成绩与学生参与健身跑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以判断各因素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回归模型证实(见表5),健身跑对男女生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别。在相同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干预下,女生的各项素质较男生提高明显。因此,如果想让男生获得更大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运动量和强度。以上情况在描述性统计里也获得了证实。
3 讨论
“运动是良医”在社会上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高职学生运动时间不足和运动强度不够依旧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研究认为,运动量与其健康益处之间存在着曲线关系[3]。许多研究表明,运动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风险,其病症的改善效果与运动剂量相关[4]。关于运动剂量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表明:运动是有益的,人们可以从体育活动中受益,多运动就会有更多益处,超出目标范围的运动会获得更大的益处。因此,高职院校除开设体育课,还应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以课外的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是高职健康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5]。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需要体育健康管理和医疗管理相融合,构建体医融合的网络干预平台[6]。
表2 2015级学生入校和毕业体测数据
表3 2016级学生入校时和毕业时体测数据
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其自身管理能力较本科大学生弱,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有部分学生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外跑步,有必要在开展课外APP跑步的过程中采用清华大学半强迫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完成每学期的锻炼目标[7]。即使高职院校把健身跑和体育成绩挂钩,没有跑完规定里程的学生体育课不予及格,每年依然还有4%左右的学生不能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外的跑步,对这部分学生还要想出更为妥善的办法。
该研究发现,对2016级和2017级学生实施的APP跑步干预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延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但是不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达到高等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应有的效果。研究还发现,课外的健身跑对女生的作用更大,相较于女生,男生的体质健康成绩提升效果偏低,大学女生的锻炼时间相对男生来说更少,锻炼的强度更小,同等强度下女生获得的锻炼效果更好[8]。该抽样中2017级入校时体测成绩良好以上学生数据表明,长时间低强度的跑步,对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吸引力,64.6%入校时体测成绩良好的学生毕业时体测成绩出现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在进行健身跑时缺乏挑战,运动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导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学生采用高强度间歇性跑步可能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让男生在进行课外跑步时强度和量更大一些。Starkoff等人的研究证明,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提高人的兴奋性、趣味性,提高个人训练成功感,更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9]。另外,相较于普通的运动世界校园APP,高强度间歇训练用时更少,效果更好。现研究认为,普通人通过10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吸氧量能够达到高水平运动员的水平[10]。Baquet等人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能使学生立定跳远、最大速度有显著提高[11]。几项研究说明在学生运用运动世界校园APP跑步时,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跑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体测成绩。但是对心肌梗塞和急性心脏病的人员来说,高强度、大剂量的运动会增加死亡风险[12]。因此,在安全的范围内,鼓励学生在课外跑步时采用大强度的间歇跑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表4 2017级学生入校时和毕业时体测数据
表5 健身跑与各项指标的回归分析
4 结论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运用体育课、课外活动、课外运动竞赛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必然要求。高职大学生运用跑步APP进行课外锻炼能够提高其有氧耐力,减缓身体素质下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由于男女生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敏感性不一样,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学生体育锻炼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让学生在运用APP课外跑步时增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用高强度间歇跑步锻炼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