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5-17叶燕玲朱冠烈莫艳冰吴秋
叶燕玲 朱冠烈 莫艳冰 吴秋
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规范化护理组各100例,常規护理组予以常规性营养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规范化护理组予以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以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差异。结果:护理后,规范护理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且规范化护理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较快康复,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结直肠癌;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护理效果
临床上,针对结直肠癌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根治术的方式,虽然该治疗方式能够增加患者的生存周期,但是无法完全的对患者进行治愈,同时手术治疗还会对患者的机体组织等造成一定的创伤性,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而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干扰以及手术治疗、术后禁饮禁食等的影响下,都会造成患者在术后出现营养不良[1]。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有研究显示[2],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以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各项相应指标具有较好的改善性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因此,本次研究就研究分析在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以及护理的应用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规范化护理组各100例。常规护理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49~68岁,平均(57.78±3.02)岁。规范化护理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45~70岁,平均(58.21±3.30)岁。两组患者性别分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常规性营养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术后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与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患者对胃管、并发症等进行常规护理。
规范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以及护理干预,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又相应人员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计划。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如下:
(1)若患者术后禁食时间超过7 d,或患者术后10 d内食物的摄入量不足预定摄入量的60%时,则在手术前先给予患者进行营养补充。
(2)对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情况时,则需要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3)术前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后再行手术的情况,只需满足其中一项:①当术前半年时间内患者的体质量下降幅度在10%~15%;②术前BMI<18.5;③不具有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额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在30 g/L以下;对以上情况发生时,则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先进行为期2周的营养支持后,才能再行手术。
(4)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计算患者热量供给,即卧床者104 KJkg-1d-1,非卧床者125 KJkg-1d-1。
(5)术后1 d给予患者服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50 ml;术后2 d给予患者服用稀释后的短肽肠内营养液250 ml,每隔1 h口服30 ml;术后3d和术后4d均给予患者服用肠内营养液,每隔1h口服30 ml。在给予患者服用肠内营养液时,需要注意患者的情况以及患者胃肠道的反应,在饮食的上需要缓慢的进行过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步地从肠内营养制剂的治疗过渡到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后全胃肠外营养、口服营养补充联合饮食、饮食联合营养指导等方案进行逐步的营养支持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护理后,规范护理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护理后,规范化护理组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3讨论
伴随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3~4]。结直肠癌患者深受疾病的消耗,机体免疫力较差且身体都处于长期的营养不良状态,术后患者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消耗,使得患者的身体代谢平衡被打破,直接加剧营养不良情况,而患者的营养状况恶化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术后的预后[5~6]。
为了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失衡状况,临床中常会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虽然肠外营养支持能够给予患者一定的热量,但是造成的并发症较多,而相对于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的降低消化液与食物对肠道的刺激性,维持肠道黏膜的功能性和完整性。本研究采取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以及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性地对患者营养情况制定营养方案,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胃肠道功能作为结直肠癌疾病的预后的一项重要反应指标而言,其恢复的好坏与临床指标密不可分[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规范护理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且规范化护理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以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较快康复,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马亚楠,经小利.肠内营养粉在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25,27.
[2]高占华,刘洋.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8):1412-1417.
[3]杨艳.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6):201-202.
[4]孙秋香,王妮娜,朱敏.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7):1744-1751.
[5]俞丽霞.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78):354.
[6]周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15-116,118.
[7]姜丹,于红,王晶晶,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100-101.
[8]周燕,孙妮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健康必读,2020(9):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