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需被“关怀”
2021-05-16刘爱英
刘爱英
摘要:现在一些孩子打架骂人、厌学捣乱、沉迷网络,不做作业,寻其根源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问题背后又很大程度源于家长的问题心理。笔者在班会和家长会上分别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家长存在以下几种问题心理:攀比心理、惰性心理、“不放心”心理以及“我认为”心理等。所以,研究家长的问题心理,采取合理的方式“关怀”这些家长,帮助家长克服教育问题下的问题心理,有助于促进孩子发展。如何“关怀”有问题心理的家长?首先需要我们引导家长正视自己的问题心理,采用以同理心达成家校共识、以有效沟通克服问题心理,让家长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教育孩子,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
关键词:家长;心理;关怀;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7-0127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与其把所有精力用在如何研究孩子上,不如分散焦点,转向家长,回归家庭教育。
现在一些孩子打架骂人、厌学捣乱、沉迷网络,不做作业,寻其根源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问题背后又很大程度源于家长的问题心理。我在班会和家长会上分别做了问卷调查。
班会上,我呈现给学生这样四个问题:在你的学习生活上,你觉得父母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你觉得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是?你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是?
家长会上,我适当调整顺序,同样呈现这四个问题:你觉得孩子在学习生活上,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你觉得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是?你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是?
调查显示家长存在以下几种问题心理:攀比心理、惰性心理、“不放心”心理以及“我认为”心理。我认为研究家长的问题心理,采取合理的方式“关怀”这些家长,帮助家长克服教育问题下的问题心理,有助于促进孩子成长。
以下是两个个例。
其一,攀比心理和惰性心理。
学生A:(家长做得不好的方面)从来不陪我写作业,每次考试都拿我和xx比,人家年级第一,有可比性吗?
家长A:(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初中开始从来不陪孩子写作业,我觉得是时候该放手,培养她的自觉能力了;鼓励孩子,时刻告诉自己要跟好的同学看齐。
从这位孩子的反映来看,这位家长具有盲目的攀比心理。家长望子成龙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没有给孩子设定一个科学的、准确的标准,而是有着共同心愿的家长互为参照物,设置在孩子们面前的一个个人为目标,盲目攀比,这非但不能激励孩子,反而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这位家长将年级第一作为她的参照物,这标准已经远高于这个孩子的自身水平,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只会一再受挫。换句话说,即便孩子们真的达到了目前父母设定的目标,父母就会满足了吗?当身边有一个更为优秀的孩子出现时,家长又会如何?盲目攀比的心理,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随波逐流,家长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都应该尊重孩子个体之间的差异,只有设定符合自己孩子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才能促进其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再从这位家长的反映来看,在陪伴写作业上,孩子和家长明显存在较大分歧。孩子觉得这样的不陪伴行为是不关心,家长却认为这是一种放手,这显然是由于家长和孩子平时基本沟通缺乏造成的。另外,虽然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家长如果没有充分了解孩子的自身状况,在还不能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盲目跟风采用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结果往往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家长教育的盲目化行为,除了攀比心理作祟,其实也是家长疏于了解和研究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而是奉行“拿来主义”,存在一种惰性心理。另外,家长对孩子评价标准的统一化,实际上也是由于家长的攀比心理和惰性心理造成的。
其二,“不放心”心理以及“我认为”心理。
学生B:(家长做得不好的方面)我想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你们总是不愿离开,我需要独立的空间;我想一个人放学走回家的时候说不安全,可是大部分同学都是自己回家的。
家长仍然在下面说道:理解一下爸爸妈妈、爷爷的苦心,部分学生自己回家,可能也是家长没空。
从这位学生的说法上看,这位家长还是把孩子当作行为和思想上还依附于自己的小学生,却没有发现经历着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又因为生理、心理和社会成熟水平提高,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有较强的成人意识,他强烈期望摆脱依赖,充分发展和满足自己的独立性。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为孩子创造越来越好的学习环境,甚至对孩子过度保护,这都是源于家长的“不放心”心理。
这位家长的留言反映了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中国绝大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时,都会有“都是为你好”的说辞,但是,往往父母的这些“付出”,孩子未必“领情”。因为绝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不是全新的、独立的个体,站在“我认为”的主观立场和“我是为你好”的道德制高点教育孩子,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
所以,正因为家长的“不放心”心理和“我认为”心理,才会致使家长对孩子成长关注过度化,也使得家长的道德绑架更加心安理得。
如何“关怀”有问题心理的家长?
1.以同理心达成家校共识
让家长正视自己的问题心理,首先需要我们以同理心和家长保持沟通交流,我们不仅是教师,也是“在校家长”,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原则,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家校同心,达成共识,才能为解决接下来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石。
2.以有效沟通克服问题心理
学生C:(家长做得好的方面)爸妈确实很宠我,可以说是溺爱了。他们对我的物质生活,一直就是“有求必应”,当然对我的成绩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以至于我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严格要求自己。
家长C:(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在学习上不给她压力;只要在一起,就会常常沟通,成绩下降的时候也都逗她开心,鼓励她看得远一点。
学生D:(家长做得好的方面)在我学习时,父母不会让我做家务,并且能满足我的需要;(家长做得不好的方面)太过于注重我的学习成绩了。
家长D:(自己做得好的方面)陪伴孩子学习,平时在一起常常跟他讨论学习方法。
(自己做得不好的方面)给的休息时间太少,每天布置很多课外作业,活动范围小。
两位孩子都表示,家长在学习生活上能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但是两人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前者化压力为动力,认为这是父母的“好”,后者认为父母太势利,只看重成绩,这是父母的“不好”。比较两位家长的回答后不难发现,造成两位孩子感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孩子之间是否存在有效沟通。所以,有效的沟通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何为有效沟通?
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道:“通过运用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者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去了解我们需要什么,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所以,有效的沟通需要首先明确沟通的目的——帮助家长克服問题心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再来选择沟通的语言、沟通的方式、沟通的技巧和沟通的内容等。
(1)改“我认为”为“你觉得”
在沟通的语言上,如果家长用“我认为”开场,一开始就会让孩子对此次沟通产生排斥和拒绝的心理。家长把姿态放得太高,就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反之,家长一旦把自己的开场白设定为“你觉得”,给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主观需求和想法,从而避免“我认为”心理带来的道德绑架和“强势”教育。
(2)变“说教者”为“倾听者”
在沟通方式上,家长如果变“说教”为“倾听”,更多地倾听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仅能丰富惰性心理影响下盲目单一的教育方式,也能避免由于攀比心理产生的亲子矛盾和亲子矛盾引发的一系列教育问题。
(3)先“欣赏赞美”后“建议激励”
在沟通技巧上,家长应该注意沟通的时序。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赞美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所以为了确保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沟通的氛围,家长可以调整沟通的顺序,先欣赏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突出表现,再循循善诱,和孩子在今后的发展上达成共识,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孩子更进一步的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4)由“关注分数”到“关心情绪”
在沟通内容上,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应更多地体现对孩子情绪的关心,而非分数,让孩子觉得你是在真正地关心他,而不是为了迎合你的攀比心理。如果家长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变化上,就会慢慢了解孩子的分数和情绪状态是相互影响、相互掣肘的,就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更加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孩子成绩的起伏,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以“我认为”来断定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造成孩子学习上的一蹶不振。
有效的沟通方式还有很多,克服家长问题心理的方法,有效的沟通也只是第一步。在今后如何更好地“关怀”家长,引导家长以更积极健康的心理去教育孩子,这是需要我们教师继续探讨和思考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清河中学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