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唱《世间哪有这样的情》演唱分析
2021-05-15于培芬
于培芬
歌剧《沂蒙山》由王晓玲、李文绪作词,栾凯作曲的一部优秀作品,依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生动地讲述了根据地军民同甘苦、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歌剧由王丽达、杨小勇、王传亮、张卓等优秀歌唱家主演,于2018 年12 月19 日在山东省大剧院首演,并获得很大的成功,深受业界的好评。其中的一些优秀选段更是近年来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如:《等着我亲爱的人》、《沂蒙的女儿》、《苍天把眼睁一睁》等。包括本文研究的《世间哪有这样的情》也是剧中凸显人物形象的一首经典的女声二重唱,歌曲荡气回肠,旋律起伏大,有很强的戏剧冲突。此曲出现在歌剧的第三场,沂蒙山的村民为了保护亲人子弟兵,他们不顾生死地冒充八路军走出山洞,最后一个个倒在敌人的枪弹下,八路军女战士夏荷和海棠被亲眼目睹了这一悲伤的场景,深深地他们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所感动,感动之余又深感无奈,于是二人便演唱起了这首悲痛歌曲。
一、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单二部曲式,调性为F 大调的歌曲,曲式图如下:
段落 引子 A B乐句 a a1 b b1 b2小节数 1 8 10 8 10 13
歌曲采用4/4 拍来勾勒出大气抒情的旋律线条,大调的调性也凸显了积极向上的情绪特点。引子只有一个小节,由F 大调的Ⅰ级开始进入,紧凑的三十二分分音符以上行的方式进行,加上渐强的力度处理,给声乐营造了兴奋、激昂的情感基调。
A 段由两句基本相同的平行乐句构成,分别是夏荷(2-9)和海棠(10-19)的独唱,乐曲第一句(2-5)起音就在小字二组的G 上,旋律音区比较高,而且一直进级的方式来完成这一句。另外,作曲家还在此加入了几个重音符号,伴奏部分也用柱式和弦来烘托主旋律的沉重感,所以这一句是激动且有力量的。在经过几个高音营造的高涨情绪后,第二乐句(6-9)的旋律开始往下走,伴奏由五级和二级的分解和弦构成,使激动的情绪有了缓和的余地,而最后一小节为了连接海棠的独唱部分,伴奏由五级的上行旋律去推动高涨的情绪,与前面第一小节相呼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a1 乐句是海棠演唱的部分,歌词和旋律跟前面基本一样,只是为了加强她的情感表达,在这里将旋律上移了几个音,旋律起伏较大,情绪的对比也更加强烈。乐段结尾使用Ⅴ级和弦,形成开放性终止,伴奏也采用下行走向来向下一段过渡,二者的结合既给上一段划上句号,也为下一段的旋律作了充分的准备。
B 乐段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二、三句是第一句的变奏形式,歌词简洁明了,只有两句句“世间哪有这样的人/痛,世间哪有这样的情。沂蒙山的亲人,让山河屏息,让天地动容”。这一段主要突出二人的重唱,歌曲速度比前一段稍慢,情感起伏比上一段更加强烈。
“世间哪有这样的人/痛,世间哪有这样的情”是这首歌曲的主题句,歌曲紧紧围绕这两句歌词展开。第一句由夏荷的声部开始,以前一段尾音的低八度开始切入,使歌曲画风突变,由前面撕喊情绪一下转入低沉的痛苦中。为了更好的抒情,作曲家在此以左手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加上右手的琶音则给声乐营造舒缓、柔情的意境。以Ⅱ级和弦结束尾音,稳定性比较弱。二三句的旋律比前面高,情绪相应也要高涨些,伴奏以左手的分解和弦加右手的柱式和弦,使歌曲柔中带刚,也体现了二人的性格特点。第三乐句二人将这两句话重复了一遍,旋律此起彼伏,既突出了主题也将情绪在推向高潮。
“沂蒙山的亲人,让山河屏息,让天地动容。”也是整首歌曲的亮点,体现了沂蒙精神。“沂蒙山的亲人”是连接上下两句的关键点,一二句的主旋律比较突出,在整部歌剧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第三句加入了不同的旋律,而且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都不一样,是本曲的一大难点。“让山河屏息,让天地动容”是全曲最有力量的,三句之间也有几个共同点:首先,皆以弱起开始进入,这样的安排起到了穿针引线的效果;其次,二人的和声部分以附点和切分的节奏型为主,并且在此加入了几个“>”符号;最后,钢琴伴奏也用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来加强二人抗战的决心与毅力。不同点是:首先,三句的旋律都有所变化,在音区上呈递增的趋势。其次,尾音结束的不同,第一句两个声部都结束在Ⅴ级上,且都是同一个音,第二、三句结束在Ⅰ级和Ⅴ级上,只是二者将音区作了相应的改变,相对来说,二三句的和声更具有稳定性。结尾处以两个自由延长及最后一个字的九拍来结束乐曲,伴奏也以钢琴的激情的上行柱式和弦来结束乐曲,给听众产生极为震撼的听觉盛宴。尾音结束在主和弦上,形成完全终止,结束全曲。
二、歌曲演唱分析
(一)人物形象分析
在歌剧选段的演唱中,想要表达歌曲出歌曲的情感不仅要对音乐本身进行分析,还要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这首二重唱是歌剧《沂蒙山》中女主人公海棠和八路军女战士海棠一起演唱的歌曲,剧中的海棠是个普通的农村姑娘,跟丈夫林生新婚不久,为了抗战两人被迫分别,海棠留在家乡照顾八路军伤员。为了保住八路军的孩子而用自己的孩子顶替而葬送在敌人的枪声下,海棠失去了孩子,丈夫也在抗战中牺牲,最后她还抚养了八路军的后代小沂蒙。海棠的形象是将个人小爱化作民族大爱,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夏荷是这部歌剧中的女二号,一个勇敢坚强的八路军女战士,与丈夫赵团长投身革命战斗中,因为深受重伤所以留在村中待产。她性格开朗,与村民相处融洽,更是与海棠结下深厚的友谊,生下女儿后便取名小沂蒙,从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她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是个值得让人敬佩的女性人物。
(二)演唱技巧分析
这部歌剧虽然是民族歌剧,但夏荷这一角色选用美声唱法的张卓来饰演,更加符合了夏荷这一人物性格的特点。笔者也是学习美声唱法,并在自己的中期音乐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中夏荷的声部,在演唱过程中对这首歌曲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演唱心得。
整首歌曲的音域跨了将近两个八度(大字组B-小字二组降B),而且情绪的对比较强,所以夏荷的声部一定要大气、饱满。如第一句就有一个“f”,而且音高相对较高,所以这里要求演唱者有较强的爆发力,气息也要连贯,不能为了突出每个字的重音而破坏歌曲的线条的连贯性。海棠的声部出来同样是需要爆发力的,但要贴合她的人物形象特征,所以声音是明亮、清脆的,特别是第一个音到了小字二组的降B 上,是全曲的最高音,而且这个“一”也是闭口音,不太好发声,所以要注意运用头腔共鸣,保持声音位置的集中。第二段中则最需要二人的合唱部分的“让山河屏息,让天地动容”,夏荷是低声部,且最低音到了大字组的B 上,对于很多演唱者来说这个音容易发虚,可以多发气泡音来练习低音,在演唱的时候注意控制气息,喉头也要稳定。在进入这句之前,前面的“沂蒙山的亲人”要弱,力度跟这一句形成对比。结尾的“动容”两字结合气息,将喉咙打开,用后咽壁的力量将声音牢牢地抓住,在拖完前两个的自由延长后,最后一个字深吸一口气再唱,到最后的结束感要强,给观众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情感分析
歌唱的最初目的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一种形式,一个专业的演唱者除了要解决基本的歌唱技巧外,对歌曲的情感掌握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将娴熟的演唱技巧与发自内心对歌曲的情感表达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出歌曲的艺术魅力,跟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这首歌曲中没有用到一个“p”,很多地方反而在“f”的基础上还加上“>”符号,可以看作者在这首歌曲的情感诉求上是非常强烈的。因为前奏只有一个小节,而且速度是比较快的,所以在演唱第一句“一声声呼唤,一声声真情”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进入角色,才给钢伴示意,声音一出来就要坚定有力,把自己想象成夏荷,将心中的虽有无限感慨,自己却又无能为力的复杂情绪一下子呐喊出来,但是又不能将声音发得很仓促,需要将气息稳定,声音集中了再发声,所以前期的情绪酝酿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句“沂蒙的男人,把生命留给子弟兵”是对沂蒙山村民用生命来保护自己与战友的恩情表示感恩,并且对他们为此失去生命表示深深悲痛。接下来是海棠演唱的部分,她与夏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即将牺牲的是将自己养育成人的舅舅与身边的村民,对她来说这些都是自己的亲人,所以“一声声真情”的音比前面海棠的高,演唱时更加激动和不舍,“怎能忍住我的心痛”这一句要稍微慢一点,情绪也要更加悲伤,甚至可以带点哭腔,来表达内心失去亲人的痛苦。
经过第一段的痛苦的呐喊之后,第二段的情绪开始转向平稳,歌词一开始连续用两句反问句来感叹沂蒙山乡亲们这种无私的大爱,所以夏荷的声部开始进入要表现得很深沉、悲痛,表达对乡亲们舍弃生命来救下自己这份沉重的爱,接下来海棠的声部要比夏荷的高,所以情绪自然要更加高涨一点。当两人合唱“让山河屏息,让天地动容”时要坚定语气,相信沂蒙山乡亲们的这种精神能撼动天地。37 小节开始两人的情绪开始升华,这段大线条的音乐需要演唱者有足够的体力、良好的气息、与饱满情绪相结合来宣泄心中的无限感慨,夏荷在第一句的情感铺垫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37 小节的时候可以不用全部拖满四拍,提前酝酿情绪,才能为演唱好这段作好充分的准备。最后结束处两人的情绪一定都是积极饱满的,以兴奋且有力量的状态来结束尾音。
三、演唱配合
重唱对演唱者的考验就是合作精神,要求演唱者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声部的演唱情况,演唱这首歌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唱的必要前提是把各自把自己的声部练习好,将歌曲旋律、节奏这些最基本的掌握住,这样在进行合唱的时候才能不被对方的声部给干扰。“让山河屏息”这一句应该多练习音准,要在下面反复多唱,将旋律熟记于心,这样两人在唱的时候才不至于跟着对方的旋律跑。第38-42 小节处是两个声部交叉进行,这也是需要演唱者需要有较强的内心节奏,不然就会出现“踩脚”的情况。另外,之后的两小节(42-43)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里两人的节奏完全不同,需要演唱者对节奏的把控能力与协调能力。
主次分明,适当调整自己的声音。重唱是两个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必然会有些地方是突出某个人物角色的情感表达,此时另一个人就要给对方留有表现的余地,因此双方都要学会聆听对方的演唱声音进而来调整自己的声音。比如中间(38-43 小节)两个声部交替进行,当其中一个人在唱“世间哪有这样的”时,另一个人的长拍要尽量弱,给对方充当和声,还有“让山河屏息”这一句是海棠的主旋律,这一句也应当突出她的声部,夏荷也需要将自己声音稍微减弱。
第三,眼神交流与肢体动作。首先是眼神交流,当一人快要唱完自己要唱的部分是二人的交接处要有眼神的交流或者肢体交流,其中一人在唱的时候也要有适当的眼神交流,这就需要平时二人多磨合,在下面练习的时候要提前商量好,哪些地方需要眼神交流。其次是肢体动作,良好的肢体动作也可引导声乐更好的进行,也可以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这也需要在下面排练的时候将动作设计好,避免在台上出现混乱。特别是最后一句,因为前面有两个字的自由延长才到最后一个字,演唱时要用余光看对方,要结束时双方约定好结束的动作,最后一个字更要整整齐齐的一起结束。
第四,较强的临场反应能力,如果在台上出现意外时,不管是自己还是对方,都要有能应付自如,如果是对方出现问题,可以选择顺着他走,也可以将对方引导到正确的旋律中来。如果是自己出问题也不要慌,不能让观众明显感觉自己唱错了,听听伴奏或者对方的演唱,自然地进入歌曲中。
最后,要相互鼓励、二者要多花时间对歌曲进行精雕细琢,上台时才能配合自如,将作品更好地展现给观众。
结 语
相比独唱,重唱歌曲更能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不仅要求演唱者有较强的专业演唱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艺术修养、演唱者之间的合作精神。这首二重唱不仅突出了剧中女主角海棠和夏荷重情义的人物特点,表达了她们愿意为革命主义献身的精神和毅力,还隐喻了沂蒙山的抗战精神,为推进整部歌剧的剧情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是我国声乐作品中不可多得的重唱作品。但目前的传唱率并不高,理论研究更少。因笔者写作水平有限,并不能全将它的艺术魅力所展现出来,所以在此呼吁更多的声乐学习者能将其传唱、深入研究它的艺术内涵,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