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问题思考

2021-05-14刘浩平

锦绣·下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转型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首先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概念简要分析,然后分别从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从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设置学位点、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内容、确保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本专业工作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存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转型;问题

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在当今环境下与市场和世界脱节是业内外普遍认为存在的问题,但是具有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专业的院校数量比较多,每个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每个院校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果参差不齐。因此本文以上海某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为例,对该985、211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为其他985、211和普通高等院校提供转型思路,争取培养社会需要且缺少的不同层次人才。

一、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一)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概述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国文化,我国对外进行文化输出时必须需要大量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才能满足世界和国家的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是一种教育人才,主要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活动。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由高等院校进行统一培养,而且按照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每个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学水平、学术视野各不相同,但是这三个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又可以构成互补关系,他们共同负责了不同方面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1]

(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是国家的硬性需要,也是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国在汉唐时期世界影响力最大,对周边国家以及欧洲国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经受了长达180余年的欺压,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步下降,汉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对其他国家的人民来说汉语学习不再重要。而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改革开放之后又经过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思想引导,我国正在重新回到世界大国行列,同时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汉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因此我国需要大量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输出,从而提高我国的世界地位[2]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能够依靠汉语言对我国特有的文化进行传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融合性和包容性,只有不断开展汉语国际教学,才能逐渐让其他国家的人们对我国文化具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改变国外人民对我国一直以来的固有印象和偏见,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政治地位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语言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双语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目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在能力和数量等方面仍不能满足需求[3]

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率先建立对外汉语教學专业,希望培养能够在国外进行汉语言教学的教师人才,后来该专业被归入到应用语言学的范畴之内,汉语国际教育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同时其他本科院校也开始建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尤其是教育学科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现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同济大学等985、211或者普通本科院校都可以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进行培养,主要培养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知识和理论、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沟通转换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基本礼仪、学习能力等[4]

(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需求不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人才存在质量不足的问题,本科生的教学体系需要对各类教学方向有所涉足,因此教学内容的广度比较大、深度比较低,汉语国际教学本科人才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与社会需要的人才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人才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一定难度实践教学经验,导致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阅历不足在中华文化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出合适的解读,追根究底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需求不一致导致的问题。

2.本科人才就业方向与汉语国际教育关系不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之后各大院校都开始对该类学生进行招生,导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数量过多,但是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没有达到各大国际教学机构的标准,导致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毕业之后没有机会从事本专业工作,最终大部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被迫转行,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关教学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和社会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现状

汉语国际教学硕士人才培养是在本科之上进行深度教学,我国自2007年开始在不同院校设置教育学科下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学位点,自此汉语国际教学硕士人才得到比较系统和专业的培养。以上海某高等院校为例,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其他语言开展汉语教育的能力,学生必须掌握一种第二语言才能胜任国外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的思想品德才能够达到教师标准。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问题

1.人才就业选择和实习困难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点有100多个,每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的数量可以达到数千人,但是如此庞大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群就业选择和实习是一项难度非常高的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实习选择只能选择国外的汉语言教育机构,但是这些教育机构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个需要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数量有限,综合来说国内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存在实习机会不足的问题。

2.硕士人才就业方向与汉语国际教育关系不大

我国各个城市与国外交流的资源是不均衡的,因此在北京和上海等与国际交流密切的城市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的本专业就业几率稍大一些,但是其他内陆城市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就业情况参差不齐。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与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及其他985、211院校相比就业机会明显不足,因此大多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毕业之后都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或者考取国家公务员。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困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但是自身毕业实习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更不要说通过实习积累实践教学经验和毕业论文写作课题,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如何写作毕业论文也是当下比较严重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出国实习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才能更好地验证自身所学,从而发现自己在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等院校汉语国际硕士毕业延期已经不再是令人惊讶的问题。

四、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1.学术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汉语国家教育博士人才培养主要方向是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知识、全面发展基本原则、国际综合素养、双语教学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掌握能力,这样才能通过二级博士点培养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当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皆是如此,各大高等院校希望通过汉语国际教育二级博士点的设立,培养出同时掌握顶尖汉语国际教学能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学术型人才培养问题

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发表科研论文,但是发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核心期刊的要求非常高,而学校对学术型博士的要求与期刊实际情况的要求并不均衡。上海某高校甚至要求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在校期间需要发表2篇以上CSSCI级别的核心期刊,导致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只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一方面,最终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教学实践,这样以来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非但没有达到对学术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的培养效果,反倒降低了人才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1.博士人才培养需求和招生选择不一致

我国在推进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开始培养能够走向全世界的国际汉语教育人才。于是在汉语国家教育博士招生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培养符合型人才,直接从硕士人才中选择无法解决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各大高校想要直接从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基础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群中选拔合适的人才开展博士培养,但是这种方式会让相关人才失去原有工作。

2.博士专业学位点设立问题

上海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学位点招生要求为本专业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五年以上,满足要求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需要再接受长达四年的全日制博士教育才能毕业。假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22岁毕业、硕士人才25岁毕业,则接受博士教育之后毕业的年龄在30~35岁之间。此时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即使拥有博士学位也会面临比较严重的求职问题,而且博士期间还需要發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这样博士就读期间的压力更大,因此当前的博士学位点设立条件必须进行调整,否则对专业人才来说并不具备吸引力。

五、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培养建议

(一)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设置学位点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位于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其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也都是二级学位点,但是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却无法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所以类型工作。例如上海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无法报考语文教师,既然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与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存在较大差异,不如直接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中独立出来,这样即可对其学科学位点的设立条件重新设置。

(二)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内容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过于理论化,对硕士和博士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来说在论文写作方面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对提高自身汉语国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来说比较不利。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必须将实践教学作为其中的重点工作,在调整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和内容的过程中,有必要将实践过程与论文写作提高到同等地位。

(三)确保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本专业工作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毕业之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比较低,而硕士和博士人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几率稍高一些。其中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不从事本专业原因是出国困难且就业选择面较窄,而硕士人才不从事本专业的原因是论文写作压力过大且没有机会用于教学实践,博士人才不从事本专业的原因是毕业之后年龄压力过大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对各个层次人才的报考条件和教学方向进行改革,确保培养复合型、专业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结论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需求不符以及人才就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关系不大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就业选择和实习困难、硕士人才就业方向与汉语国际教育关系不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困难等问题,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人才培养需求和招生选择不一致、博士专业学位点设立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高等院校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从课程体系、论文写作、就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优化,否则无法对该问题进行有效根治。

参考文献

[1]孔雪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116-117+120.

[2]刘娟,李婧,刘冰.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40):94-95.

[3]焦树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0(21):3-4.

[4]吴春相.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转型和存在问题思考[J].枣庄学院学报,2019,36(01):1-7.

作者简介:刘浩平,1984年2月,女,云南普洱人,本科,讲师,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转型人才培养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