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表演游戏《三借芭蕉扇》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2021-05-14陈伟华

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指导策略幼儿教师

陈伟华

【摘    要】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本文以大班表演游戏《三借芭蕉扇》为例,透过常态下的表演游戏环节指导,就捕捉新兴趣生成新主题、做足游戏计划、灵活指导的策略促进表演游戏生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表演游戏;幼儿教师;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0-0165-02

Teacher's Guidance Strategy in the Big Class Performance Game "Three Borrowing

Banana Fan"

(Art Kindergarten,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CHEN Weihua

【Abstract】Performance game is a kind of game that children express through language, expressions and 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plot, content and role i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It is one of the children's favorite gam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big class performance game "Three Borrow Banana Fa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he performance game link under the normal state, the strategy of capturing new interests, generating new themes, making sufficient game plans, and flexible guidance promotes the lively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games.

【Keywords】Dramatic play;Early childhood teachers;Guidance strategy

一、在嬉鬧对话间捕捉新兴趣,为生成新游戏主题做准备

教师要善于做一个聪明的观察者,从幼儿的兴趣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因此,笔者在组织表演游戏前,会通过“我喜欢听的故事”“好看的电影”“有趣的事情”等谈话活动来了解幼儿生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获取情况,睁大双眼仔细观察幼儿平时的嬉闹动作,竖起双耳认真聆听幼儿的自主对话,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聊一聊、问一问来了解幼儿近期感兴趣的“内容”,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回忆“相关内容”,并将正在表演的故事进行有意的联想,逐步拓宽思路,联系真实熟悉的生活丰富故事情节,使表演更生动饱满。如:在游戏《三借芭蕉扇》开展前夕,原原小朋友在玩《新编咕噜牛》的游戏中扮演一个樵夫,他自制了一个挑担,戴着一顶草帽,百挑不厌。每次玩游戏时,总是不忘在担子两边的小篓子里装上自己喜欢的书本或玩具。有一天,程程小朋友突然指着原原大笑:“哈哈哈,我怎么觉得你太像沙和尚挑经书啊。”原原据理力争:“我这里面装的是粮食,不是经书,再说啦,沙和尚头上不戴帽子,他带一个铁箍子。”这时候一起游戏的宇宇听到了也凑过来,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随后三人开怀大笑起来。在这样简短的对话嬉闹中,笔者捕捉到了幼儿新的兴趣素材“西游记”。通过游戏分享环节,笔者让其他幼儿猜测他们三个当时的对话、动作来自什么影视,没想到几乎全班的幼儿都知道是“西游记”中的唐僧、沙和尚,新的兴趣点一下子就引起全班幼儿的共鸣,他们滔滔不绝地聊起自己知道的关于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第一次玩《三借芭蕉扇》就有15个幼儿参加,3个“孙悟空”、2个“沙和尚”,3个“猪八戒”、2个“唐僧”,其他幼儿有的扮演避水金晶兽,有的扮演灵吉菩萨,有的扮演小妖等,笔者发现大家玩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调配角色的难度很大。但最终,热闹的游戏在争执声中开场了,欢声笑语不断……

二、在笔画说讲间做足游戏计划,让幼儿的游戏创新有依托

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正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能做到执行计划,有目的地玩游戏,也能做到共同创编新的游戏情节自娱自乐来达到身心愉悦的需求。比如在玩《三借芭蕉扇》游戏前,霖霖、贝贝、豪豪等9个幼儿在画纸上记录下了参加的人数和号数后,就自己分头找来语言区《三借芭蕉扇》的图书,边翻看图书,边轮流画下自己喜欢的情节画面,喜欢的情节连着画了不同的三幅,不感兴趣的直接跳过不记录,画完以后还要聚在一起说一说、再画一画。有一次,渊渊带来一把“耙子”,他想加入《三借芭蕉扇》的游戏,小伙伴们同意了,他也自己在游戏计划上记录了自己的号数,可在协商游戏情节时,渊渊因打预防针需要提前离开班级,错过了与同伴商量做游戏情节计划的机会。在做游戏计划时,生成了“三徒弟大战牛魔王时,扮演猪八戒的‘渊渊被铁扇公主的美貌迷住了,不小心受伤被捉到洞里捆绑起来”的新情节。第二天在玩表演游戏时,扮演“孙悟空”的豪豪大喊:“呆子,你受伤了,快倒下。”可不知情的渊渊不知道有这个“新情节”,助战后自己逃走了。气得扮演“孙悟空”的豪豪和扮演“铁扇公主”的贝贝都很生气,游戏中断,她们拉着李圣渊一起去看粘贴在墙上的游戏计划做验证。在分享游戏时,她们整组一起指责渊渊没有遵守游戏计划,破坏了新玩法。渊渊委屈极了……

三、在分享交流时灵活指导,让幼儿的游戏得到拓展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笔者认识到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先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和需求,学会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成为游戏的主人。如:在游戏《三借芭蕉扇》分享环节中,扮演“猪八戒”的辰辰在用动作表现被火焰山上的火烧到屁股时,他边双手捂住屁股,邊张大嘴巴呼叫“哎呀呀哎呀呀,烧死我了,快把我烤成猪肉干了”,他边喊边兜圈狂跑,夸张的表情、尖锐的声音逗得同伴们一阵狂笑。笔者也忍不住笑着说:“呆子,幸亏你跑得快,要不然真变成烤猪喽。”幼儿听完笑得更欢了,笔者感觉到幼儿对这个情节特别感兴趣,可以顺势在这个情节上拓展一下,于是等笑声过后紧接着启发:“孩子们,如果你扮演猪八戒,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式来表现被火烧到屁股?”霖霖马上举手,没想到他一上台,就躺在地上,双手抱头在地上来回翻滚,紧锁双眉,嘴巴紧闭,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全班小朋友都看傻眼了,不知道霖霖小朋友躺地上在干什么。笔者心里暗暗拍手称绝:霖霖小朋友正是因为有扑灭身上火苗的知识经验,他表现的方式才那么与众不同。于是笔者假装很惊喜地回应:“八戒,为师发现你越来越聪明了。瞧,地上滚一滚,你屁股上的火一下子就被扑灭了”。其他幼儿一听,瞬间明白了霖霖小朋友的特别表现,送上了佩服的掌声。紧接着又上来了飞飞和豪豪两个,他们合作表现,飞飞脱下外套,用外套边拍、打扑灭豪豪屁股上的火边喊:“二师兄,不好啦,火越来越大了,我们赶紧往回撤吧!”豪豪边配合着往回跑边叫:“猴哥啊,你借的什么破扇子,快烧死俺老猪啦。”他们生动有趣的合作表演引来了同伴的热烈掌声,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表现的灵感,也拓宽了幼儿的思路,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想呈现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都知道这“三者”合一的角色看似简单,实是难以驾驭。特别是大班幼儿,随着他们知识面的拓宽,直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其想象力变得特别活跃,随时就会突发“灵感”,出现奇思妙想的游戏情节。只有在“知己知彼”后再进行仔细的游戏现场追踪观察、灵活指导,才能使幼儿表演游戏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使表演游戏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候素雯,林建华《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样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R].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厦门市思明联合幼儿园.《实践探索收获》——“幼儿角色游戏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成果集[C].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2010.

[7]陆彤文. 表演游戏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例谈[J]. 福建教育(学前教育), 2010(02).

[8]金梦.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02).

[9]赵俊钰. 浅谈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观察和指导[J]. 好家长, 2018(34).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指导策略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幼儿在场”在表演游戏中的意义探究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略谈
探讨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