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弦操的作品表现与技法运用

2021-05-14彭青

锦绣·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刘天华

彭青

摘要:《独弦操》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又一首感人肺腑的悲歌。本文从简述刘天华创作 《独弦操》的历史背景与基本内容开始,着力论述了对作品表现与技法运用中应该注意的几 个问题。最后,笔者通过对《独弦操》的理解与演奏谈了几点心得:1、基础技巧训练的重要性;2加强民族民间音乐修养;3、对学习刘天华其他二胡作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刘天华《独弦操》;作品表现技法运用心得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运用民族音乐素材和创作技法规律,而又善于吸收西方音乐进步因素的专业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

一、《独弦操》的历史背景与基本内容

刘天华先生于189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32年在收集民间音乐时不幸染上猩红热而病逝。刘天华先生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创造性地进行了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其一生创作并发表了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和一首丝竹合奏曲。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一是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苦闷、彷徨、及对理想的追求,如二胡曲《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和琵琶 曲《虚癞》;二是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二胡曲《良宵》、 《空山鸟语》、《月夜》、《闲居吟》和琵琶曲《歌舞引》;三是对前途充满了 希望和信心,如二胡曲《光明行》和琵琶曲《改进操》;四是对理想得不到实现 的忧虑和痛苦,就如二胡曲《独弦操》。

二、作品表现与技法运用

《独弦操》全曲由三个乐段加尾声组成。第一乐段,旋律缓慢平稳,慢弓连缓而沉重。例:

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望天观地,愁绪万千,深感世事难遂人意。

第二段,行板,例:

一弓一音的断奏,好像在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能否摆脱困境?会有好的前景吗?

答案是否定的。

第三乐段,节奏跳动,乐曲变得轻松起来。例:

难道是事情有了转机和希望?只是一时的幻觉而已,哪能如此轻易改变冷酷的现实社会。

短小的尾声中,例:

音型由紧密变得疏松,直至最后音调微弱而渺茫,似乎在暗示:美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遥远的将来。

《独弦操》是刘天华先生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创作的作品。全曲均用内弦演奏,它是我国第一首也是唯一专为一根弦而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我们知道,史上使用一根弦演奏的乐曲,只是在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嵇琴一弦格的记载,以及巴赫的改编曲《G弦上的咏叹调》,但这两例都不是主人公的有意而为之。刘天华创作的《独弦操》全曲限用内弦演奏,是因为二胡内弦的上把比外弦浑厚、坚实,中把不如外弦明亮,三把更显晦暗,适宜表现忧虑愁闷的心情。事实上,《独弦操》全曲充分发挥了二胡内弦丰满、浓厚、深沉的音色特点。

我们在演奏《独弦操》这部作品的时候:

1、注意换把与滑音技巧的应用。换把作为一种特定的演奏方式不但是旋律的连接手段,而且也是音乐表情的重要表现形式。《独弦操》虽然只是在一根弦上完成,但是音域并不窄,有两个半八度,它是充分地運用换把技巧演奏的,而且把位运用颇有特点。在第一、二乐段主要活动于一、三、七把位,-在第三乐段到达了十一把,在尾声停在了二胡的最高把位十七把的G音上。

滑音经常与换把结合在一起使用,在《独弦操》这首乐曲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同指滑音,例:

发音比较委婉,带有哀怨的情绪不仅连接乐音构成旋律,模仿人声语气,而且是表现乐曲韵味的重要风格技巧。

2、准确、细腻的使用揉弦技法。揉弦变化在“浓”与“淡”的音色对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幅度的揉弦和首尾方式的滑指换把能使声音的效果变“浓”,反之小幅度的揉弦和无滑音痕迹的换把能使旋律音的效果清晰淡泊。《独弦操》第一段旋律的开头和第三段旋律的开头,“浓”与“淡”的音色对比就比较鲜明而有说服力。第一段开头的情绪要求声音浓郁些,例:

我们在演奏时右手运弓要求连绵不断,中指与无名指紧扣着马毛,使弦充分振动,切分节奏通过手指加以强调,表现出一种力量与渴望。左手使用连续的首滑指换把方式,加上大幅度、较慢频率的揉弦,这样能较为准确地表现出主人公忧思郁闷的倾诉效果;而第三段的旋律开头,例:

乐曲的情绪暂时变得明快,我们在演奏时一定要注意揉弦的幅度以小、频率稍快,同时换把要干净、尽量地减小手指换把滑动的痕迹。这样奏出的声音不但清晰而淡泊,而且能生动地表现乐曲欢悦轻快的情绪。

《独弦操》整首乐曲主要表现了主人公苦苦思索反复询问的情绪,我们在揉弦的安排上要以饱满连续的滚揉为主,并且要适当安排不揉弦的手法以突出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充满忧思痛苦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乐曲的深刻内涵。

三.对《独弦操》的理解与演奏心得

我是一名二胡器乐学习者,近年来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通过学习、分析、演奏《独弦操》后,感触颇深,受益浅,并深深体会到:

1.二胡基础技巧的训练至关重要。《独弦操》尽管只是在一根内弦上演奏的乐曲,全曲却大量使用了换把、滑音、揉弦等二胡常用的基木技巧方法。我们在演奏这首二胡曲,换把要求干净、利落、不留痕迹;滑音与换把紧密结合使用:揉弦要则根据乐曲表现情绪的需要时轻时重,做到“浓”、“淡”音色对比显著。如果不是上述技巧的准确、合理使用,在一根弦上是很难奏出这曲饱含作者充满忧虑、痛苦的悲歌。因此要求演奏者需要具备深厚的基本功,才能准确、深刻的揭示作品的音乐内涵,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本人通过对《独弦操》的学习、演奏,深深地感悟到了二胡基础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不断强化自身的基本技能,把二胡基础技巧训练当作一项重要的必修课,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在演奏乐曲时娴熟、灵活的把握各种技巧的运用,精准地表现出作品的音乐内涵。

2.要加强自身的民族民间音乐修养。《独弦操》是刘天华先生学习民族音乐中固有的精华而创作的。他聪颖好学,对民族音乐更是钟爱有加,并立志“改进国乐”。他在少年时代就广泛接触民族音乐,并掌握了一些技能,后来,他不仅向当时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洲学习二胡和琵琶,同时也向众多的民间艺人、和尚、道士等请教,收集了大量民间音乐素材。从刘天华的所作所为上看,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很高的修养。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修-养,他才能在短促的三十七年人生中,为后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如《独弦操》等宝贵的民族器乐艺术作品。

3.《独弦操》对学习刘天华其它二胡作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知道,但凡艺术家的传世之作,一定会留下创作者所处年代的烙印,其系列作品在其创作风格、艺术手段等方面都会有相通、相近的地方。刘天华先生的二胡音乐作品,就其思想内涵而言,都典型、真实、生动、深刻地表现了他本人这样一类爱国伤时、正直纯朴的知识分子在旧中国逍遇到的痛苦和对光明的渴望。在创作方法上,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都运用了他所熟悉的民族民间音调,充分运用了民族民间器乐创作的优秀传统技法,来表现特别的意蕴和构想,来状景抒情,表达内容;在作品结构上,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都巧妙地把我国民族音乐结构同西洋音乐曲式结构揉合在了一起。因此,我认为学习、分析、演奏好《独弦操》,对于学习刘天华先生的其他二胡作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尚德义.刘天华在山式上的继承与创新——刘天华十四首器乐作品曲式分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2,(00).

[2]刘长福.刘天华二胡曲的演奏艺术[]].音乐研究.1995.(02).

[3]余志刚.《独弦梁》艺术特点浅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02).

[4]石蔚.试论刘天华的中西融合观[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01).

[5]喻秋兰.简论刘天华对民族音乐的贡献.艺海,1996(02) .

[6]秦启明.有关研究刘天华的论文资料引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7,(04) .

[7]刘北茂.刘天华音乐生涯一胞弟的回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1.1 .

猜你喜欢

刘天华
兼收并蓄中西融合
练琴那些事·三伏天烤火练琵琶的刘天华
浅析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的演奏以及新时期二胡发展
浅析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的演奏以及新时期二胡发展
比较分析阿炳与刘天华二胡作品创作的异同
王建民与刘文金的二胡音乐创作异同
国乐改进
刘天华二胡革新对当代发展国乐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