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对“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理念的应用
2021-05-14高碧华
高碧华
【摘要】新课改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应当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避免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此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日益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思考如何与学生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问题。对此,本文将探讨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方式,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阐述班主任解决与学生产生的矛盾冲突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以人为本;班级管理;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在认识世界的思维、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均有所改变,故容易出现叛逆、焦躁等情绪不稳的状况。尤其是很多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批评和斥责时,往往会与教师产生摩擦和冲突,这对肩负教育学生重任的班主任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对此,班主任应当端正心态,转变理念,在遇到学生违背自己意志的情况时要寻求正确的解决方式。同时,班主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此探索合理的管理途径。
一、正确认识学生与班主任的矛盾问题
初中班主任应当在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学生的叛逆行为,尽可能地摆正自己的心态,冷静处理问题,切忌对学生进行谩骂、侮辱,甚至是惩罚。相反,教师应当耐心教导学生,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反思的空间。具体来说,班主任应当及时了解学生忤逆自己的真实原因,只有如此才会找到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比方说,有的学生突然对班主任在学习方面的叮嘱或在纪律方面的管教产生了厌恶之情,这就需要班主任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情况,暂且放低自己的姿态,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询问具体的缘由:如,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忽视了学习,有的学生单纯地被情绪左右而不愿意听从任何人的教诲,有的学生因家庭原因导致性格扭曲,等等。这些主观和外在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态度,故需要班主任格外注意。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出现忤逆情况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能够让学生找到被关心的感觉,减轻学生因班主任的管教而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改变对班主任的看法。这种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倾听班主任的教导。
二、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监督
很多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叛逆行为时都会予以严厉的指责,或者直接向学生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甚至是放弃了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这往往会让学生堕入深渊。对此,教师不妨树立问题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这些学生的监管。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把班级学习成绩较好、心理健康、乐观积极的优秀生安排到那些时常与教师作对的学生的身边,一是让优秀生发挥监督作用,为那些难以被管治的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当这些不服从管教的学生犯错误或者悖逆教师的意愿时,优秀生要及时对他们给予提示和警告,这会让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在优秀生监督的环境下产生压力,间接地逼迫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二是让优秀生每天向班主任汇报这些学生的具体表现,增进班主任对他们的了解,并改进管理教育他们的方法。同时,班主任也要时常与这些不服从管教的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这主要源于家长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人,更清楚学生的性格与微妙的心理变化。因此,当学生违背自己的意愿时,班主任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學生家长描述具体情况,既要从家长的口中探知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据此与家长一同分析学生与自己产生隔阂或矛盾的缘由,也要同家长一起商量解决策略,并督促家长配合教师工作,全面控制学生的脾气。这种方式是班主任尽心尽职的体现,能够让学生在被监督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缺点。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面对学生的抵触与反抗行为,班主任单纯地依靠严厉的批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甚至在大多数时候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班主任恩威并施,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这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逐渐萌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具体来说,班主任不妨对自己有敌意的学生给予大量的言语激励。例如,这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在某一方面做得相对出色,或者是他们乐于助人,以及作业完成的质量较高等。班主任都要尽可能地表扬或夸奖这部分学生。即使其他的学生做得毫不逊色于他们,甚至比他们更优秀,班主任也要赞美那些与自己有矛盾的学生。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会找到存在感,对班主任产生感激之情,改变对班主任的看法,从而改善与班主任的关系。同时,班主任也不妨对那些与自己有矛盾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只要他们在任何一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班主任可以为他们颁发一些小奖品,以此鼓励他们不断进步。这种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个人价值,以便于学生提升自我修养。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虽然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学生好,诠释为人师表的教育观,但学生毕竟是独立的个体,且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班主任的教导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每名学生。故一些个性较强、叛逆意识较重的学生很难听从班主任的劝告和教诲。对此,班主任应给予这些学生一定的个人空间,倾听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找到被理解、被重视的感觉。比方说,班主任不妨尝试着与那些比较叛逆的学生进行平等的协商,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管理方式,向这些学生询问关于如何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意见,尊重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例如,班主任要回顾自己在批评学生时的语言和语气,包括是否对学生进行了人身攻击、是否侮辱或诋毁学生的人格、是否总是疾言厉色地对学生讲话。同时,班主任也要回忆自己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问题时是否做到了关爱学生、体谅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些都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需要班主任在反思之余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不仅如此,班主任不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与那些对自己有意见的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在学习或生活方面的期待和兴趣,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增加这些学生喜爱的内容,或者设置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此集中这些学生的注意力,重构班主任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缓和这些学生与自己的关系。这种方式将学生视作了独立、完整的人,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五、总结
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不免会与一些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使得这部分学生对自己有矛盾或误会,很难遵守班纪班规。对此,班主任应当始终坚持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怀和重视,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性看待这些学生的缺点,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如此,班主任方可深入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被感化之余建立对教师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华凤.加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12):132.
[2]薛丽.论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