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着红色线路巡游(三)
——长宁红色线路

2021-05-14王月毛天睿

上海房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洋房岐山西园

文/王月 毛天睿

上海长宁区留存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内涵,拥有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121处、402幢优秀历史建筑。近年来,长宁区不断加大成片里弄的保护修缮与街区风貌保护更新利用工作力度,以愚园路等历史风貌道路为整个风貌区特色建筑及其群体空间的载体,充分发挥沿线弄巷空间丰富、建筑类型多样、景观丰富多变的特点。愚园路街区,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中,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低调和含蓄。然而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那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曾在这里留下深刻的足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红色线路。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在此点燃了革命的火焰,与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曾居住在此,“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在这里居住。如今,我们将城市的记忆和现状呈现在您眼前,邀您随着我们设计的路线走进这片历史悠久又时尚青春的街区,一同探寻中国革命在此留下的足迹。

表1 长宁红色线路

一、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

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该街坊东依江苏路,南傍愚园路,北临长宁路,占地2.2公顷,是愚园路上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1925-1931年间,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等房地产商联建中西式三层楼房70幢,加上建于1924年的四层花园洋房东苑别业5幢,共计75幢。当时业主因周武王起于岐山,名之曰“岐山村”。

岐山村弄堂宽敞整洁,弄内有类型各异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和独栋花园洋房,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墙面、钢窗和木窗兼有,构成了岐山村建筑群不同质感的视觉冲击,而建筑内的洋松打蜡地板、设备齐全的卫生设施和考究的取暖壁炉,也彰显出雅致的生活品质。

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爱国人士杜重远、电影演员祝希娟等曾居住于此。岐山村111号曾是钱学森1947年和1955年归国后与父亲团聚的地方。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二、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

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四类。弄内房屋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00年前后),由多家富商分别兴建,因而建筑风格不一,中西混杂,有独立式花园洋房,也有联立式花园洋房,多为砖木混合结构。宏业花园北部的9幢联列式假三层花园洋房,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1930年以前置建的房产,故该弄被称作宏业花园。这些洋房为砖木结构,其特色是红瓦坡屋顶,建筑外观变化丰富,立面为浅色粉刷。

住宅区弄堂宽敞,弄内建筑在1949年前大多由名人政要居住,房屋配套设施齐备。每户均有汽车库,朝南有十多平方米的小花园。住宅装修考究,五金配件为铜质,浴室内铺设马赛克地面、瓷砖墙面;每户还有煤气小锅炉,可供应热水,有的至今仍能正常使用。

宏业花园里人才辈出。教育家吴瑞年曾长期寓居宏业花园4号。由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女钢琴家顾圣婴一家曾住在宏业花园103号。1946年5月,蒋介石曾两次召见顾圣婴的父亲顾高地,要他出任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1947年伪国大召开前再次要他担任主任一职,他借口身体不好加以推辞,后全家搬到这里居住。

三、愚园路1396号西园公寓

愚园路1396号西园公寓(原为西园大厦),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由协隆洋行(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28年竣工,是现代式公寓建筑风格。平面北向凹进,形成敞开式天井,南立面设拱券形门廊;中路六层以下三个开间作内阳台,六层为弧形券口。从建筑风格来看,现代风格的西园大厦并不像那些与它同时代建成的建筑一般,在眼角眉梢一不小心透露出婉转的旖旎风情,它简洁、坚固且实用,钢窗、水门汀、柳安地板、壁炉、煤卫一应俱全,还安设了上下电梯和回旋式的疏散扶梯。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栋俄商设计建造的西园大厦是沪西地区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俗称“九层楼”。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西园大厦还是沪西地区人民防空的制高点,在顶层装有警报器和高射机关炮,用以还击美蒋飞机的侵扰。在更多的时候,西园大厦记录的是每一段寄居其中的寻常人生,是那些或轰轰烈烈、或耐人寻味的纷繁往事。

在西园公寓曾经居住过一些上海滩的知名人物,其中有我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创始人之一、上海著名工商业者、企业家邓仲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童祥苓,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小嘉与青岛美人袁慧燮就住在西园公寓4楼8室。卢小嘉与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被人称作民国“四大公子”,曾经是旧上海风云一时、妇孺皆知的人物。

四、愚园路1376弄34号《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愚园路1376弄34号《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原享昌里418号),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1925年由先施、永安公司建造,为近代新式里弄建筑。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是党中央早期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所在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被迫停刊,中央机关从武汉迁至上海后,决定重新出版中央机关刊物,定名“布尔塞维克”。党中央在武汉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 确立瞿秋白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1927年10月,党中央在上海创办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瞿秋白兼任编委主任,该刊是土地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革命刊物之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长宁区人民政府将这一重要革命遗址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8年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陈列馆分为两个展区:一楼为“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重点介绍《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路易·艾黎故居和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二楼为编辑部复原陈列,以及“‘星星之火’——中共中央机关报刊文物史料展”。

猜你喜欢

洋房岐山西园
花园洋房里的味觉新趣
“一碗面”里装了多少“经济学”?——岐山VS化隆:产业效益取决于产业“烹饪”
林友农作品
董其昌《西园雅集图》作伪考(上)
王天然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三毛之父”张乐平在此居住了四十二年
揭阳·黄岐山
西园雅集研究综述
西贡区洋房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