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旧县四街窑址发掘简报
2021-05-1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3年10—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曲阜旧县四街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汉代及金代陶窑17座,另有少量灰坑、墓葬、道路等遗迹,出土遗物多为砖瓦、生活用陶、瓷器等。此次陶窑的集中发现为山东地区汉代和金代窑址及制陶手工业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旧县四街窑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旧县四街村西部,南临书院中学,东部为少昊陵,北部紧邻宋代仙源县旧址,西距鲁故城东城墙0.6千米(图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 28.2,北纬35°35 56.7,海拔高程68米。所处区域为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属泰、沂、蒙山山前冲击扇的交接地带中上部,地势较为平坦,土质多为黄黏土。遗址东西长约460、南北约27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13年1月,为配合旧县社区改造项目建设,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并于同年10—12月进行抢救性发掘。由于遗迹分布相对分散,本次发掘共分四个区(图二),布方规格为10×10米。一区布探方5个(图三),二区6个(图四),三区3个(图五),连同扩方面积约400平方米,四区6个(图六),发掘面积共计约2100平方米。清理灰坑27座、灰沟4条、窑址17座、墓葬1座、道路1条,出土完整及可复原陶器、瓷器100余件,另有少量的建筑构件、铜钱及铜镜1枚。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发掘区位置示意图
图三//一区遗迹平面图
图四//二区遗迹平面图
图五//三区遗迹平面图
图六//四区遗迹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
遗址所处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地层较薄,东部地层较厚。三区、四区未见文化层,耕土层下即露出遗迹,汉代窑址和灰坑等遗迹均开口于此层下,一区和二区地层较厚,金代文化层分布在该区域,现以T3012东壁为例说明如下(图七)。
图七//T3012东壁地层图
①层:现代耕土层,灰褐色黏土,土质疏松,厚0.25~0.35米,包含少量砖瓦残片和少量瓷片。本层下开口遗迹有H2、H3、H11、Y3、Y4、Y9、Y11、Y13等。
②层:浅灰褐黏土,较致密,含少量的红烧土颗粒。深0.25~0.35、厚0.15~0.75米。包含遗物有陶盆、陶罐、陶碗等,金代文化层。本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9、H19等。
③层:浅黄褐色黏土,土质较硬,含较多红烧土粒和板瓦碎块。深0.5~0.65、厚0.12~0.35米。出土遗物有陶罐、陶盆、板瓦、筒瓦、瓷碗等,属金代文化层。本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3等。
④层:浅黄色粉砂黏土,较致密,夹杂有少量红烧土粒。深0.65~0.95、厚0.15~0.3米,较少出有遗物,为金代文化层。
以下为黄褐色黏生土层。
二、汉代遗存
主要为窑址,共9座,皆位于三、四发掘区,多两座一组平行分布。窑址区地势平坦,地表下即为黏土和沙土层,经勘探可知,西濒一条南北向古河道,窑址即坐落于古河道的河漫滩上。窑室上部均遭破坏,附近有大量红烧土和残砖分布。结构由操作间、窑门、火膛、窑室、烟道构成。操作间位于地表以下,大多呈椭圆形,火膛均为梯形,窑室整体呈梯形,窑室后部均等距分布三个方形烟道孔。现对Y9、Y11、Y13进行介绍。
1.Y9
位于第四发掘区西南部,处于T0817内,西邻Y10,与之并列为一组。开口于①层下,距地表0.3米,打破生土。操作间朝南。现存南北长7.6、东西宽2.55米。根据其结构可分为操作间、窑门、火膛、窑室及烟道五部分(图八)。
图八//Y9平、剖面图
操作间位于窑室南部,平面呈梯形,南北壁面呈台阶状,近窑门处有一平台,较平整,东西壁面为斜壁内收,平底。口部长2.36、宽1.7、深0.75米,底部长0.75、宽0.6~0.87米。堆积内多为废弃物,分为2层:①层厚0.03~0.32米,呈斜坡状,灰褐粉沙土,含大量草木灰、烧土块,较致密,出土有板瓦残片和残砖;②层厚0.15~0.6米,灰褐粉沙土,含大量砖渣、烧土粒,致密,发现有少量板瓦残片及砖块。
窑门位于操作间和火膛之间,破坏较严重,底部仅存一层砖,侧壁由残砖横向平砌,向内斜收,底部宽0.8、顶部宽 0.7、进深 0.75米。门内东部横向放置封门砖,长 36、宽18、厚 9厘米,西侧亦发现数块残砖作为封门砖。底部呈斜坡状,南高北低,为青黄色烧烤硬面。窑门内多为倒塌堆积,发现残砖块、烧土块等。
火膛位于窑门和窑床之间,平面呈梯形,口部前端宽2.55米,后端宽1.05、深0.4、进深1.7米,后端残高0.33米,由残砖错缝平砌3层而成。两侧为直壁,前端斜直,底部前端宽2.42、后端宽1.05、进深1.64米。壁面呈青灰色,厚0.25米,外侧为深红褐色,厚0.3米,可见竖向及斜向铲形工具痕,前端微弧,宽14厘米。底部为平整的烧烤硬面。火膛内堆积可分为3层:①层为废弃堆积,浅灰褐粉沙土,厚0.05~0.72米,含大量烧土块,较致密,遗物有少量板瓦残片和残砖块;②层为黄褐淤积土层,厚0.07~0.4米,含大量烧土,较致密。遗物有砖块和板瓦残片,发现完整方砖和条形砖各一块,分别为边长47、厚8厘米和长 47、宽 23.5、厚 12厘米;③层为使用时期堆积,存有大量草木灰,厚5厘米,未见遗物。
窑室位于火膛和烟室之间,仅残存窑床及近底部窑壁,平面呈长方形,口部 长 2.75、宽 2.55、残 高0.44米。窑壁较直,呈青灰色,壁厚0.1米,外部为红褐烧烤面,壁面可见有与火膛内相似的工具痕。窑床较平整,表面可见有清晰的放置砖坯痕和过火通道,平行状分布,火道处呈深灰色,砖坯位置为青黄色,间距8~10厘米。窑室内堆积与火膛①层相连,均为废弃堆积。出土遗物多为残砖和少量板瓦残片。
烟道位于窑室北部,仅残存底部,共计三个,分别位于东西两侧和中间,等距分布。平面均呈长方形,直壁平底,壁面烧烤呈青黄色。西侧口部宽0.27、进深0.22、残高0.35米,口部残留青砖封堵烟道。烟道内多窑汗,较硬,壁面较规整,呈青黄色,厚3厘米。中间烟道被晚期沟破坏,残存东壁和底,口部宽0.3、进深0.3米。东侧烟道口部坍塌,上部宽0.39、底部0.3、进深0.18米。
2.Y11
位于第四发掘区中部偏东,位于T0819北部,西部为Y12,北部为Y17,与其并列一组。开口于①层下,距地表0.15~0.25米,打破黄褐黏生土,被H27打破。现存通长8.8、宽1.1~3、残深0.76~1.15米。结构与Y9、Y10相同(图九)。
图九//Y11平、剖面图
操作间平面为椭圆形,长3.7、宽2.7、深0.6~1.12米。近火门处有一平台,斜壁,平底。操作间堆积可分为3层:①层为废弃堆积,黄褐粉沙土,厚0~0.3米,较致密,出土有较多的碎砖和烧土块;②层为废弃堆积,深黄褐粉沙土,厚0.28~0.6米,较致密,含有较多碳屑、烧土粒、砖渣等;③层为使用时期堆积,多层踩踏面,黄褐色粉沙土,厚0.3~0.4米,较致密,含有大量的草木灰、烧土粒、炉渣、砖粒等。
火门呈券形,上部已破坏,上口宽0.4、下口宽0.75、进深0.5米,壁面为青灰色烧烤壁,向内倾斜,西侧壁面保存有窑门砖墙,残存四块残砖,竖向平砌,残高0.4米。青砖尺寸为长39、宽19、厚9厘米。火门内多为倒塌堆积,填土为浅灰褐粉黏土,含有大量草木灰、烧土颗粒和碎砖,中部发现有席纹青砖,长48、宽24、厚12厘米。
火膛为梯形竖穴坑,宽0.8~3.05、进深1.4、残深1.2米。壁面较直,平底,两侧为青灰烧烤面,厚0.2~0.25米。火膛上部被倒塌的窑墙叠压,砌砖为错缝平砌。填土为浅灰褐粉黏土,较疏松,含大量的草木灰和烧土颗粒。
窑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宽2.6、深0.76米。直壁平底,壁面烧烤呈深灰色,厚0.2米。壁面可见竖向条状工具痕。底面可见有火道和砖坯痕平行分布,砖坯痕共发现 13条,宽 14~15厘米。窑室内及火膛大部被窑墙倒塌堆积叠压。根据倒塌形制可知,窑墙由青砖错缝平砌而成,残高2米,砖墙外涂有经烧烤的红褐以及青灰泥层作为保温层。墙砖有两种形制,均为素面,分别为长39、宽19、厚9厘米和长24、宽12、厚6厘米。窑室内填土为浅灰褐色粉黏土,较疏松,有大量的烧土块、烧土颗粒以及草木灰,出土少量残瓦片和陶片。
烟道仅存底部,共三个烟道孔,中部一个,靠近两端各一,平面为方形和长方形。烟孔外均有封砖,两侧烟道向中间倾斜,仅清理南部,口宽0.3、高0.3、进深0.2米,烟道残高0.78米。烟道底部有一凹坑,深度为0.1米。烟道内填土与窑室一致。
3.Y13
位于第三发掘区西南部,在T0610东南角,东部操作间延伸至探方外,北部为Y14,西部为Y15。开口于①层下,被G4打破,并打破生土。操作间朝向东部。现存东西长8.02、南北宽3米(图一〇)。
图一〇//Y13平、剖面图
操作间平面形状近圆形,直径2.8~3.2、深1.35米。东壁较直,西侧有一较平整平台,距坑口0.5、南北长1.8、东西宽1米。南北壁呈台阶状,未见踩踏面。操作间堆积分为2层:①层为灰褐色粉黏土,较致密,含大量草木灰、烧土块,出土有残砖、板瓦、筒瓦、散水残片,厚0.16~0.66米;②层为浅灰褐粉黏土,致密,含少量草木灰、烧土粒,出土有板瓦、筒瓦残片,厚0.2~1.14米。
窑门上部已破坏,宽1.1、进深0.25、残高0.4米。南北两壁为光滑平整的烧烤面,门道底部略向上倾斜,西高东低,烧烤成硬面。窑门内横向放置完整青砖一块,周边堆砌残砖,推测为封门所用,砖规格为长48、宽24、厚12厘米。堆积与操作间①层相似。
火膛平面呈梯形,口部宽1.2~2.56、进深1.8米。南北两侧壁较直,东壁内收,底部宽1.1~2.56、进深1.5米。火膛东壁为青砖错缝平砌,可见有5层,顶部与窑门平齐,高度0.57米,用砖规格有两种,分别为长48、宽24、厚12厘米和长36、宽18、厚9厘米。北壁可见用砖修补痕迹,6块青砖东西排列,竖直立于北壁,砖长36、宽18、厚9厘米。西壁边缘平砌,用砖规格与东壁一致。火膛底部较平整。火膛内堆积分2层:①层为废弃后堆积,红褐色粉砂黏土,含大量红烧土粒和碎块,发现有板瓦、筒瓦、散水残块等,厚0.4米;②层为使用时期堆积,大量的灰白色草木灰,疏松,厚0.08~0.1米。
窑室平面呈梯形,口部宽2.7~3、进深2.8、残高0.48米。窑壁较直,烧结呈青灰色,坚硬,壁厚0.05~0.2米。窑床较平整。窑室内为废弃堆积,为黄褐色粉黏土,含大量的红烧土和窑壁残块,出有少量板瓦和散水残块,厚0.4~0.5米。
烟囱仅存底部三个烟道,等距分布于窑室后方,两侧烟道向中间倾斜。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北侧口宽0.36、进深0.38米,中部宽0.4、进深0.5米,南部口宽0.32、进深0.36米。烟道底部有凹坑,深0.2米。烟道壁较直,整体残存高度为0.6米,青灰色烧烤壁,厚0.04~0.06米。
(二)遗物
出土物以青砖等建筑材料为大宗,另有少量陶盆、罐、钵口沿和板瓦、筒瓦、散水等残片。
陶盆 均为残破口沿,可分为折沿盆和卷沿盆两类。
折沿盆 5件。Y15︰1,泥质灰陶。方唇,敛口,沿面略向内倾斜,唇外缘有凹槽一周,弧腹,腹下部残失。口径37.2、残高11厘米(图一一︰1)。Y9︰1,夹云母红褐陶。圆唇,敛口,沿面较平,折肩,下腹弧收,腹壁较薄。口残长9、残高5厘米(图一一︰2)。
卷沿盆 1件。Y9︰2,泥质灰陶。圆唇,敞口,斜弧腹。口残长9.6、高3.6厘米(图一一︰3)。
陶罐 1件。Y13︰3,泥质灰陶。圆方唇,侈口,卷沿,束颈,素面。口径15、残高4厘米(图一一︰4)。
陶钵 1件。Y13︰1,泥质黑皮陶。方唇,敛口,口下两道凸棱,腹部瓦楞纹。复原口径25、残高9.6厘米(图一一︰5)。
青砖分为席纹砖和素面砖两种类型。席纹砖可见有大小两种规格,A型长48、宽24、厚12厘米(图一一︰8),B型长36、宽18、厚9厘米(图一一︰9);素面砖长约48、宽20、厚9厘米。
瓦分为板瓦和筒瓦。多见于操作间废弃堆积内,以板瓦为主。
板瓦器表施中绳纹,内壁为素面和麻点纹,由内向外分切。根据壁面厚度可分为两型,A型为夹砂灰褐陶,壁厚1.8厘米,B型为夹细砂灰陶,壁厚1厘米。
筒瓦均为泥质灰陶,舌根部嵌入瓦身内,瓦背施绳纹,瓦沟内为细密布纹,内切。Y10︰1,瓦舌微上翘,根部深入瓦身,上端素面,下端残断。残长11.8、残宽12.6、厚1.2厘米(图一一︰6)。Y13︰2,泥质灰陶。圆唇,短瓦舌上翘,瓦上端素面,下端残断。残长12.2、残宽12、厚1.2厘米(图一一︰7)。
图一一//汉代陶器及建筑用器
三、宋金遗存
位于发掘区的中、东部,遗迹主要有窑址及灰坑。
(一)窑址
共发现8座。分布较为集中,结构较一致,分为操作间、火门、火膛、窑室、烟室五个部分。窑室平面形状多为椭圆形,窑室后多设置烟室,以短墙间隔成多个烟孔。以Y3、Y4为例介绍。
Y3 位于T2111南部,开口于①层下,距地表0.3米,操作间被Y4打破,西邻Y2,东邻Y5。东西向,平面形状呈葫芦形,窑室方向270°,东西通长3.7、南北宽1.9米。根据现存结构分为火膛、窑室、烟室三部分(图一二)。
图一二//Y3平、剖面图
火膛位于窑室西部,平面形状呈喇叭口形,东西长约1.9、宽1.26、深0.72米。坑壁呈锅底状,为青灰色烧烤面,厚度约4~6厘米,底部较平,经过烧烤,壁厚5厘米,东西长约0.94、宽0.56米。堆积为灰褐色粉砂土,致密,含红烧土颗粒和草木灰,出有泥质灰陶片和白瓷片,可辨识器形有布纹板瓦、陶盆、陶钵、瓷碗等。
窑室平面形状呈椭圆形,东西长约1.44、南北宽1.9、深0.32米。
窑床较平整,东西长1.44、南北宽1.6米,壁面烧烤,厚0.18米。壁面呈斜壁内收状,残存高度约0.32、厚0.04~0.06米。
烟室平面形状呈椭圆形,长 1.5、宽 0.4、进深 0.26米。由4道独立小砖墙形成5个烟孔,砖墙由残砖垒砌而成,自西向东高度依次为0.16、0.18、0.14、0.05米,宽度为0.14、0.18、0.2、0.15米。烟孔进深为0.15、0.11、0.11、0.16、0.09米。
Y4 位于T2111的西南部,开口于①层下,距地表0.2米,被近代沟打破,同时打破Y5,窑室方向 270°。窑址通长8.5、宽约2.2米。结构可分为工作间、窑门、火膛、窑室、烟室五部分(图一三)。
图一三//Y4平、剖面图
工作间位于北部,平面形状呈长方形,长4.6、宽3、深0.55米,直壁,大部分由残破和变形青砖错缝平砌而成,仅存西墙和东墙一段,砖墙残高0.4米,用砖规格为长28、宽14、厚5厘米。底面呈斜坡状,北高南低,坡度较小,靠近窑门处发现有明显踩踏面,上部有一层薄黑灰,局部铺有残砖。工作间堆积分为使用时期堆积和废弃堆积。废弃堆积填土主要为浅灰褐和深黄褐粉砂黏土,厚0.6米,含大量红烧土块、烧土粒、炭屑,出土有大量陶片及少量瓷片,器形有陶盆、陶罐、板瓦、滴水瓦、瓷碗等。使用堆积主要为踩踏层,厚0.18米,含较多草木灰、烧土粒,发现少量砖块、陶盆、瓷碗等。
窑门为券顶,顶部残失。由青砖垒砌,西墙较直,东侧向内倾斜,上部宽0.6、下部宽0.7、残高0.7米,进深0.6米。窑门内堆积分为两层,①层为浅灰褐粉砂土,较致密,厚0.6米;②层为黄白色淤积土,厚10厘米。
火膛位于窑门南侧,北接窑室。分为二期。一期平面呈梯形,前端微弧,后端较窄,大部分被二期破坏。二期在一期基础上改建,火膛缩小,把一期火膛底部打破,前端在一期火膛烧烤面砌砖,高0.5米。底面呈斜坡状,北高南低,斜度为78°。前端宽1.55、深0.6、进深0.8米。火膛内堆积分为废弃堆积及使用堆积,废弃堆积与窑门及窑室堆积一致,使用时期为草木灰堆积及黄褐黏土层。
窑室位于窑门南端,平面呈椭圆形,长径3、宽2.2米,直壁,青灰烧烤面,坚硬光滑,厚4厘米。堆积分为两层,①层与火膛①层一致,②层为黄白色淤积土,含烧土粒,厚1~8厘米。出土有大量的陶片、瓷片,可辨器形有板瓦、陶盆、陶钵、瓷碗等。
烟室位于窑室后方,呈半弧形,长1.9、宽0.48、深0.6米,进深0.32米。由残砖错缝平砌5道短墙,形成6个烟道,残高0.15~0.3米,烟道宽0.18~0.2米,进深0.15米。烟室内堆积为浅灰褐粉砂土,致密,含大量烧土和窑壁残块。
(二)灰坑
共发现25座,平面形制以不规则和椭圆形为主,择例介绍如下。
H2 位于T3112西北部。开口于①层下,打破H9和生土。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四壁不规整,圜底。口径4.1~5.3、深0.7米。坑内北部堆积为红烧土,西部为草木灰,其余区域为灰褐色黏土,出土有较多的陶片、瓷片、兽骨等,可辨器形有筒瓦、板瓦、瓦当、陶盆、双耳罐、陶钵、瓷碗、瓷支架、瓷盘、咸平通宝等(图一四)。
图一四//H2平、剖面图
H3 位于T3412中部。开口于①层下,打破Y1和生土。口部形状近椭圆形,斜壁内收,底面较平。口径1.6~1.8、深0.29~0.32米。坑内堆积为灰褐色黏土,较致密,含有红烧土颗粒、草木灰,出土大量陶片和少量瓷片,可辨器形有白瓷碗、陶盆、陶双耳罐等(图一五)。
图一五//H3平、剖面图
H9 位于T3112西南角,延伸至T3012东部,开口于②层下,被H2打破。东西5.2、南北4.4、深1米。斜壁,底不平。填土为灰褐色黏土,较致密,含烧土颗粒,出土有陶片、瓷片、兽骨等。可辨器形有板瓦、筒瓦、陶罐、瓷碗、瓷盘等(图一六)。
图一六//H9平、剖面图
H11 位于T3412东部,探方以外未发掘。开口于①层下,被现代沟和H19打破。口径1.9~2.4、深0.55~0.7米。斜壁内收,平底。填土为灰褐色粉砂土,较致密,含烧土粒、草木灰,出土有陶片、瓷片、兽骨、蚌壳、石块等(图一七)。
图一七//H11平、剖面图
H19 位于T2211、T2212东部,并向南北延伸。开口于②层下,南北19、东西7.25、深1.15米。弧壁,底不平。堆积分为2层:①层为灰褐粉砂土,较疏松,含较多烧土颗粒、草木灰和少量碳屑,出土有砖块、陶片、瓷片等,可辨器形有板瓦、陶盆、陶罐、陶钵、瓷碗等,厚0.6~0.75米;②层为黄褐色粉砂土,含少量碳屑,较致密。出土有瓦片、砖块,厚0.07~0.25米(图一八)。
图一八//H19剖面图
(三)灰沟
G4 位于T0610、T0710内,东北—西南向,向两侧延伸,不甚规整,方向72°。被L1叠压,并打破 Y13、Y14、Y15。不规则长条状,长 1.7、宽 2.3~4.6、深0.1~0.45米,壁面不规整,北侧较直,南侧呈坡状,底不平整。堆积分为2层:①层为黑灰色粉黏土,含大量草木灰和红烧土颗粒,疏松,厚0~0.3米,出土有陶片、瓷片,可辨器形有板瓦、筒瓦、罐、钵、盆、洗及建筑构件等;②层为黄褐色粉黏土,疏松,含少量烧土块,分布于西部,厚0~0.35米(图一九)。
图一九//G4平、剖面图
(四)遗物
以陶器、瓷器为主,另有少量铜钱。陶器以盆为大宗,多烧制变形,其次为钵、罐、盂等器形,还有大量建筑材料和少量建筑构件、窑具;瓷器以白瓷为主,另有少量棕黄釉瓷及青瓷器,器类以碗、盘为主,其次为罐、盏、炉、枕等。以下分类择例介绍。
1.建筑材料及构件
板瓦 数量较大,多数变形残破,完整者较少。Y1︰1,泥质灰陶。烧制变形。外壁素面,内壁粗布纹。内切。长33.6、宽19.9、高5.9、厚1~1.2厘米(图二〇︰7)。
滴水瓦 数量较大,窑室内出土多破损。H19︰22,泥质灰陶。半月形,头端外折,沿面4道平行凸棱,自内向外第一及第三条凸棱压印斜方格纹,唇缘压印波浪纹。外壁素面,内壁布满粗布纹。长20~26.2、高11厘米,沿面宽4.4厘米(图二〇︰6)。
兽面瓦当 6件 均为泥质灰陶,当面模印浅浮雕式圆形狮面。H2︰6,边轮较宽,刻划波折纹,上部和右侧缺失。头端有两弯角,双眉斜竖,怒目圆睁,眼窝深陷,两耳斜向上竖起,鼻孔扩张,倒梯形口,露出獠牙,口部外两侧各有4组鬃毛向上卷曲,直径19.2、厚6厘米(图二〇︰1)。H4︰5,边轮宽且平,头端有两弯角,斜眉,圆耳,三角形鼻,鼻孔扩张,倒梯形口,面部磨损严重,直径12.5、厚4厘米。(图二〇︰5)。
鸱吻 1件。G4︰15,泥质灰褐陶,外壁施白陶衣。整体造型为龙,鼻部及角均残失。残长22、宽20.7、高16厘米(图二〇︰3)。
建筑脊饰 8件。H2︰17,泥质灰陶。残存翅膀尖部,整体呈斜三角状。顶部由弦纹分割形成的八组柳叶状条带,单元内中部为弦纹,由弦纹刻划斜向外的短竖线。底部竖向排列7组弯月状纹,内部刻划弧线。宽18.5、高20、厚2.5厘米(图二〇︰4)。
2.模具
1件。H9︰7,泥质灰陶。整体为圆形。圆形模印,边轮较平,头顶有两向下弯曲角,两角之间有多条竖向鬃毛,斜椭圆形眉,眉上有竖向睫毛,尖耳,圆形鼻,鼻孔扩张,口部张开,露出两颗獠牙,面部两侧各有8组卷曲鬃毛,图案直径为15厘米,残宽17.2~18.8、厚6.5厘米(图二〇︰2)。
图二〇//金元建筑用器
3.生活用具
(1)陶器
出土数量较多,种类丰富。主要有盆、钵、盂、罐、铺满、釜、器盖等。
盆 269件。按口沿形态分为两型。
A型卷沿盆 135件。多为泥质黑灰陶,少量褐陶,依器体大小可分为两亚型,内壁施暗纹或素面。
Aa型 123件。大型陶盆,口径均大于35厘米。H3︰3,圆唇,唇缘下垂,与腹壁形成浅凹槽,弧腹,上腹较直,平底,内壁光滑,压划平行圆圈暗纹。口径35.6、底径21.2、高16.2厘米(图二一︰1)。H11︰1,敞口,圆唇,斜弧腹,上部较直,平底。器体变形严重,底部局部上翘,开裂。内壁压划平行圈纹,腹中壁压划一周波浪纹。口径44.6~49.4、底径27~28、高18~19.4厘米(图二一︰5)。H3︰2,卷沿,圆唇,敞口,斜弧腹,平底,素面。口径41、底径26、高16厘米(图二一︰2)。
Ab型 12件。小型陶盆,口径均小于30厘米。G4︰6,圆唇,直口,弧腹,平底。内壁及口沿施白衣,光滑。口径30、底径15、高10.8厘米(图二一︰3)。
B型折沿盆 124件。多数为泥质黑灰陶,少量泥质褐陶,内壁或有压划纹或素面。Y4︰1,泥质褐陶。宽折沿,沿面下斜,圆唇,唇缘下垂与外壁形成凹槽,敞口,斜弧腹,平底。内壁光滑,近口处饰一圈连续交错波浪纹,盆底压划平行圆圈纹,交错以放射线纹。口径46、底径26、高13.5厘米(图二一︰6)。H5︰1,泥质灰陶。尖唇,唇下缘下垂,弧腹,腹部以下皆残,素面。复原口径58、残高7.2厘米(图二一︰4)。
图二一//金元陶盆
钵 27件。多为泥质灰陶,少数泥质黑皮陶,敛口。依口径大小可分两型。
A型 22件。口径大于15厘米。H2︰1圆唇,弧腹,底部略凹。口径16、底径10、高6.5厘米,最大腹径16.6厘米(图二二︰1)。
B型 5件。尺寸较小,口径小于15厘米。G4︰19,泥质黑皮陶。圆唇,弧鼓腹,平底,腹底分界不显。口径10.8、底径8、高4厘米(图二二︰5)。
陶盂 4件。H19︰7,泥质灰陶。圆唇,翻沿,口微敛,弧鼓腹,平底。口径16、底径8.8、高7厘米(图二二︰2)。
双耳罐 31件。均为泥质灰陶。根据腹部特征可分为两型。
A型 30件。鼓腹。H9︰5圆唇,敛口,弧鼓腹,下腹急收,平底。上腹部施一对扁桥形耳。下腹部饰凹旋纹。口径12.4、底径9.4、高18厘米(图二二︰3)。
B型 1件。弧腹。Y4︰3圆唇,直口,矮颈,斜弧腹,平底,口沿及领腹交界处饰两桥状耳。口径11、底径8、高15.8厘米(图二二︰7)。
扑满 6件。泥质灰陶,烧制变形,均残破。H19︰26,泥质灰褐陶,外表呈灰褐色。尖顶,圆鼓腹,平底。顶部一侧可见有残存扁孔。高8.2、底径9厘米(图二二︰4)。
陶釜 4件。H2︰2,泥质灰陶。圆唇,敛口,弧鼓腹,平底。上腹饰有扁条凸棱,宽1厘米,由五处缺段均匀分割。口径8.4、底径3.6、高7、最大腹径12.4厘米(图二二︰6)。
图二二//金元陶器
(2)瓷器
瓷器多见于灰坑和灰沟中,主要为生活用瓷,均残破,基本完整和可复原器共有60余件。釉色多样,有白釉、棕黄釉、酱釉、青瓷、黑釉等。白釉瓷占绝大多数。器形种类丰富,装烧方法为涩圈叠烧和支钉支烧。以下仅将白釉瓷和棕黄釉瓷分别进行介绍。
白釉瓷 数量最多,器形有碗、盘、炉、罐、枕、洗、玩具等。出土量最大,种类丰富。胎体上均施一层化妆土,装饰技法有划花、刻花,均用支钉支烧。
瓷碗 20件。均施半釉,型式最复杂,依口部、腹部、内底形态可分为三型。
A型 17件。敞口,弧腹,内平底或圜底。H2︰7,尖唇,敞口,弧腹,近口处内凹,矮圈足,内底较平。白釉泛黄,局部有细碎开片,施釉不及底,内底可见有两个支钉痕。灰白胎,粗疏。口径19.2、底径7.2、高6厘米(图二三︰1)。H2︰10,尖唇,敞口,弧腹,圜底,矮圈足。白釉泛黄,有浅隐开片,施半釉,内底可见4个支钉痕。灰白胎,夹砂,坚致。口径20、底径6.8、高6厘米(图二三︰2)。H23︰2,圆唇,敞口,弧腹,矮圈足。白釉泛灰,施半釉,内底可见两个支钉痕,灰白胎,粗疏、坚致。口径 16.6、底径 6.6、高5.8厘米(图二三︰3)。H2︰11,圆唇,敞口,沿略外卷,弧腹,平底,内底可见四个支钉痕。白釉泛灰,有细碎开片,器表有灰褐色落砂。棕灰胎,夹粗砂,坚致。口径17.3、底径6,3、高6~6.5厘米(图二三︰4)。
B型 2件。敛口,弧鼓腹,内平底。H22︰1,圆唇,口微敛,斜弧腹,圈足外高内低,圜底。生烧,白釉泛黄。灰白胎,粗疏。口径12.8、底径7.2、高7.5厘米(图二三︰5)。
C型 1件。侈口,弧腹,内平底。G4︰4,尖唇,敞口外撇,弧腹,圈足,中心有旋突,内地较平。白釉泛黄,布满细碎开片,施釉不及底。灰白胎,粗胎坚致。口径12.2、底径5.6、高6厘米(图二三︰6)。
瓷盘 7件。依口部和腹部特征,可分为三型。
A型 5件。敞口,上腹弧曲。H2︰8,尖唇,下底斜收,矮圈足,内底较平,残存一个支钉痕。白釉泛黄,有细密开片,施釉不及底,器内壁及外壁施釉处均施化妆土。灰白胎,粗疏。内腹部刻划弧线。口径18、圈足径7、高4厘米(图二三︰7)。
B型 1件。腹部圆折。H19︰19,圆唇,敞口,浅弧腹,平底,内底可见4个长条形支钉痕,矮圈足。白釉,光亮,有细碎开片,施釉及底。灰白胎,细腻坚致。口径18、圈足径7.7、高4.2厘米(图二三︰8)。
C型 1件。口微侈,曲腹。Y2︰2,尖唇,敞口,弧腹,矮圈足,内底较平,有4个支钉痕。白釉,内壁可见细碎开片,外壁大部脱落,施半釉。灰白胎,坚致。口径17、圈足径7、高4.8厘米(图二三︰9)。
瓷罐 8件。有双系罐、鼓腹罐等。
双系罐 1件。H2︰14,圆唇,直口,短领,弧鼓腹,领腹间饰有扁状桥耳,腹部以下残失。白釉泛青,细密开片,施半釉,外壁及领内壁饰化妆土。青灰胎,内部见有小气泡,坚致。口径9.2、残高8厘米(图二三︰10)。
鼓腹罐 5件。H2︰13,方唇,直口,圆鼓腹,底部残失。生烧。白釉,釉面脱落,施半釉,内壁及口外壁施化妆土。灰白胎,粗疏。口径10.6、高7厘米(图二三︰11)。
瓷炉 1件。T3012③︰4,平沿下斜,宽扁腹,腹壁较直,底部内凹,台底状实足。灰白胎,坚致。白釉剔花、划花。沿面划3圈平行圈纹,中间一层,由外向内剔一圈三角纹。口径5.8、足径4、高5.4厘米(图二三︰12)。
棕黄釉瓷 7件。均为碗,内壁印花,图案以缠枝牡丹为主,蓖纹为底。内底均有涩圈。G4︰7,尖唇,弧鼓腹,圈足直立,内地较平。灰白胎坚致。釉光亮,有细密开片,施釉不及底。腹内壁模印连续缠枝牡丹花叶纹,蓖纹为底,局部纹饰模糊不清。涩圈直径6.4、宽1厘米。口径14.6、圈足径5.8、高6.8厘米(图二三︰13)。H19︰1,圆唇,敞口,弧腹,圈足直立,底部有旋突,内地较平。器腹施满釉。棕灰胎,细腻坚致。腹内壁模印花卉,腹中部为缠枝菊花纹,腹下部为连续蒲草纹,蓖纹为底。涩圈直径6.8、宽1.1厘米。口径15.6、圈足径5.8、高7.4厘米(图二三︰14)。
图二三//金元瓷器
四、结语
1.关于三区、四区窑址的时代及性质
西部的9座窑址分南北两组集中分布,两组相距较近,形制结构一致,时代也应相近。窑址内出土大型青砖与鲁故城内“望父台”墓地内的M41西汉晚期出土的青砖尺寸一致[1]、Y17出土的A型席纹砖见于鲁故城周公庙遗址东汉时期大型墓葬内[2];窑室废弃堆积内发现的筒瓦,瓦舌根部嵌入瓦体内的特征,与鲁故城内汉城出土V式筒瓦较一致[3];窑室及工作间填土内发现的陶盆及陶罐均显示出东汉时期的特征[4];等腰梯形的火塘、长方形窑室和三烟道的形制均显示出较为成熟的建造工艺[5],与西安市北郊阎家寺村2号窑址[6]以及焦作武陟苗庄汉代陶窑形制相近[7],据此可知窑址的使用时期应为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
窑址中发现大量的席纹及素面青砖,根据已发表材料可知席纹砖目前仅发现于墓葬中,推测该处陶窑应为专门生产墓葬及建筑用砖的专业化陶窑。
2.关于一区、二区窑址的时代及性质
窑址及灰坑出土较多的陶器和瓷器,其中兽面纹圆瓦当和滴檐瓦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其中H2︰6、H4︰5狮面瓦当分别与吉林安图宝马城遗址出土Aa型和B型瓦当较为一致;H19及Y4出土大量滴水瓦与宝马城遗址出土Fb型瓦形制相同[8];遗址中发现A、B、C型瓷碗分别与观台磁州窑址出土的II型5式、XXV型1式、V型3式白瓷碗类似[9],A型瓷碗与青州博物馆所见承安四年(1175年)白瓷碗(馆藏号︰347)形制相近[10];B型白瓷盘与山西河津市固镇瓷窑址出土A型盘相类[11],由以上出土物多集中分布在金代中晚期,未见元代器物,因此可以推断东部窑址的废弃年代应为金元之际。创烧年代则根据出土遗物多属金代中晚期;在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有重修仙源县城,并修葺景灵宫太极观[12]的记载;2015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曲阜仙源县城、景灵宫及周边区域进行重点勘探和调查,由发现县城北护城河打破景灵宫夯土基址以及县城周边多金元时期遗存等证据来推断,位于仙源县城外西南的窑址极有可能是为金代重修仙源县城而设立,创烧年代约在金代中期大定年间。
窑址的性质可据发现遗物判断。窑内及其他遗迹中出土大量烧变形器具,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生活用器,如陶盆、钵、扑满等,二类为建筑用具,有陶兽面瓦当、板瓦、滴水瓦、建筑构件等,根据考古发现兽面纹瓦当多见于官署、寺庙、陵园等建筑遗址,故推测东、中部的窑址,除为仙源县城衙署和寺庙类建筑烧制建筑用陶外,兼烧日用陶器。
3.窑厂的选址及重要意义
该遗址处于汉鲁城的东郊、宋金仙源县城外西南角,属当时的城郊。遗址西侧发现大量河沙堆积,推测有一条废弃的南北向古河道,故遗址濒河,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通过勘探以及发掘工作也证实发掘区域内堆积主要为黄褐色黏土,为烧制砖瓦等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从位置、环境及资源等各方面分析,该遗址均具备烧制砖瓦的优势条件,因此推断此处为东汉及金代时期城郊外一处重要砖瓦窑厂。
本次发掘为汉代及金代窑址和制陶手工业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也为探讨窑址与汉鲁城、仙源县城及景灵宫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附记:发掘项目负责人为高明奎,参与发掘的有董文斌、李召恒、李兆銮、马翔、陈殿和、陈辰,刘志标、闫启新承担文物修复工作,董文斌承担整理、绘图、照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