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保养老金“秒发”
——宁夏养老保险待遇集中统一发放模式探详

2021-05-13夏勇许光宏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2期
关键词:社保局经办待遇

■文/夏勇 许光宏

2020 年11 月8 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集中统一发放座谈会上,退休人员李银凤说:“以前,我家4 口人领养老金,时间都不一样,现在,都是同一天发,又快又准。”据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现有退休人员108.46 万人,每月发放23 亿元左右的养老金。全区21 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这些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工作。为了让退休人员能按时足额领取到养老金,宁夏社保局积极探索创新,提出建立“全区集中统一、数据全程在线、传输实时加密、跨行实名发放、网银秒级到账”的养老保险待遇集中统一发放模式。

“全区集中统一”

所谓“全区集中统一”,就是全区21 个社保经办机构共用一个信息系统,共用一家集中代发银行,共用一个实体账户,实现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三项养老保险待遇统一发放。

上世纪90 年代末,宁夏就建立了全区数据集中管理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各地银行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全区133 家金融机构159 个营业网点代发养老金。当时,需要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养老保险业务人员将养老金发放数据手工拷盘给发放银行,社保经办机构的财务人员按照业务人员传递的发放金额数据,将当月养老金发放金额划转给发放银行,银行收款后再转划至退休人员在该行开设的养老金账户。这种发放形式的弊端是:经办层级多,经手人多,手工拷盘数据存在安全隐患。

2018 年,人社部印发《关于规范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数据向银行传送方式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所有省份必须在2018 年12 月底前完成取消养老保险待遇手工报盘工作,建立更加安全可靠的发放方式,宁夏回族自治区随即将这一要求列入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实施。

在社保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支付系统对接尚不完善、全区各地无法与当地代发金融机构开发数据接口、代发金融机构点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宁夏社保局决定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一家集中代发银行来开展集中跨行代付全区养老保险待遇业务。为了避免业务交叉,宁夏社保局最后选定了一家对公业务不多,既不是社会保障卡的发卡银行,也没有任何领取待遇人员在该行开设代发养老金银行账户的银行作为集中代发银行。中标银行承诺代付养老金免收跨行手续费,并对接口进行改造,实现每分钟处理养老金发放业务最高达1 万笔。

宁夏社保局在集中代发银行统一开设实体账户,并在一个实体母账户下加载若干个虚拟子账户,并逐步实现由虚账户转为实账户运行。实体母账户主要用于结算全区养老保险待遇资金,同步记录账务信息。虚拟子账户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经办机构养老保险待遇资金进出情况,便于经办机构与代发银行之间对账。

视觉中国

每月发放日的6 天前,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将养老金发放数据通过专线传给集中代发银行,并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资金,通过网银划转至集中代发银行。集中代发银行接收到发放数据信息后,对发放数据信息与发放资金进行复核。同时,集中代发银行还为各市县(区)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数据生成编号标签,实现各市县(区)账户可区分、资金出入账路径清晰、流水自动清分、对账清晰,按照与委托方,即各地社保经办机构约定的发放日,实时准确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至领取人现有的银行账户。发放过程中,参保群众只需提供银联卡的银行标识代码,集中代发银行的代发系统则自动识别卡、折,同步校验户名和账号,杜绝向非待遇领取人邮寄、转账划款。

当月首次发放结束,集中代发银行将及时核对发放状态,通过专线实时反馈代发是否成功的信息:发放成功后,集中代发银行将规定的格式文本通过专线按发放数据原渠道回传,将发放结果实时反馈各市县(区)社保经办机构;发放失败的资金也按原来账户路径自动退回,启动二次发放。全程实现网络化,杜绝了人工干预。

保障基金安全

为了让养老金发放在全程封闭的状态下运行,尽可能避免发放数据出现多个接口,规避数据风险,2018 年,宁夏社保局将现有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与集中代发银行的代发系统进行了系统接口改造,建立了养老保险集中统一发放专线传输通道,养老金发放数据实行社保部门和集中代发银行专线传递的方式进行。与此同时,宁夏社保局还协调集中代发银行同步开发改造代发银行支付管理系统,形成互相制约机制;集中代发银行也同步开发了代发管理系统,杜绝银行人工干预的行为。所有数据流、资金流进规程、进系统。资金和数据全程加密、在安全环境下运行,避免人工干预,减少基金风险。

同时,宁夏社保局还开发建设了宁夏社保基金与财务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养老金发放数据传输网上封闭运行,最终实现业务经办和财务经办相互制约的内控工作新机制;制定出台了《宁夏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集中统一发放规程(试行)》,对职责任务、发放流程、节点操作、签批责任等环节进行明晰规范。

在进一步规范发放流程的同时,宁夏社保局还加强了内控稽核,在社保信息系统和集中代发银行信息系统两个端口各自都增设了养老金发放稽核预警功能,个人养老金发放额环比超过阈值10%的,信息系统自动提交重新校验。集中代发银行的信息系统在社保信息系统稽核的基础上,还新增了比对筛查功能,对三项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人员中姓名、身份证号码相同的信息进行再次比对筛查,对比对筛查中发现的疑点数据及时反馈社保经办机构进行二次稽核。集中代发银行将筛查出的重复冒领养老金数据,及时传递给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核查属实后,积极组织追回。

实现养老金“秒发”

集中代发银行依托人民银行超级网银、二代支付等清算系统实现卡、折分离,在代发过程中对银行卡和存折分别采取不同渠道进行发放。集中代发银行的代发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养老金发放业务量达到最高每分钟1 万笔,最低处理量每分钟4 千笔,满足了不同金融机构进行大批次跨行接收代发资金的需求。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实施过程由3 天缩短为8 小时。与此同时,宁夏社保局还加大了社保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力度,提高系统快速接收能力,逐步实现资金与信息同时到达,与集中代发银行同步、同速处理养老金发放业务。

在银行划账操作的基础上,自治区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与集中代发系统同步对待遇领取人进行短信提醒,对于发放成功的告知发放的详细信息,对于发放失败的告知失败原因,便于待遇领取人及时处理。这也构建起了联系集中代发银行、待遇领取人、社保经办机构三方的沟通渠道,实现“不见面”服务。目前,宁夏已累计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待遇人员发送养老金服务短信1012 万条、为企业领取待遇人员发送养老金服务短信1066 万条、各类温馨提示79 万条,总计达2157 万条。

从2020 年12 月起,宁夏社保局进一步扩大养老金发放短信服务覆盖面,向全区40 万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发送短信服务,实现全区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短信服务全覆盖。“以前,接到的银行短信告诉我发了多少钱,现在增加了一条社保短信,告诉都发了哪些项目的钱,我们领得清清楚楚。”在宁夏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集中统一发放座谈会上,62 岁的退休人员冯纪元很有感触。退休人员梁玉玲说:“集中统一发放模式没有增加我们的负担,发放变得更及时了。”

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保部门还将社保卡发放与养老金集中统一发放工作统筹推进,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与集中代发银行签订服务协议,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集中代发银行上门服务等方式完善配套服务,陆续加载客服、短信通知等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全力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养老金。■

猜你喜欢

社保局经办待遇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探讨社保局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新时期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出路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关于如何增强社保局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问题的思考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有关社保局参加工伤保险待遇诉讼的可行性分析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