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家校协同模式初探

2021-05-12陈小欢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4期
关键词:孤独症家校协同互联网+教育

陈小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文章以疫情期间广东省广州市康纳学校开展的线上家居指导为例,探索、分析了线上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家校协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家居训练;孤独症;家校协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为教育公平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将“互联网+教育”模式应用于教学,切实提升教育水平和效率,广东省广州市康纳学校对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家校协同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相关经验与有效措施进行了总结。现以疫情期间为期14周的线上家居指导为例,对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家校协同模式的开展进行说明。

一、线上教学模式及实施原则

2020年初,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教育部出台“停课不停学”政策,要求教师将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限时限量地合理安排教学;同时鼓励全体教师以多种方式广泛参与学生线上学习指导、答疑和家校沟通等工作。为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康纳学校迅速启动线上家居指导模式,同时结合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家庭教育需求,有序为家长提供家居支持。

要正常地开展线上教学,除了必要的硬件设备外,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如能够理解学习目标,能够维持至少20分钟的专注力等,但这些能力却正是很多孤独症儿童所缺乏的。在综合考虑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孤独症儿童学习能力的差异后,团队最终制定了一种线上教学模式,即“一人一策”的“督导教学下的家居训练”,如图1所示。

“督导教学下的家居训练”线上教学采用多位教师对接一位家长的模式,为48名学龄前儿童提供学习行为塑造、情绪处理、自理与生活、感统、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家长单独组建包括班级教师、教学督导在内的微信群,为每个学生家庭提供每周两次且不少于20分钟/次的线上教学支持服务:班级教师与教学督导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喜好,考虑学生的生态环境、家长的训练风格、家长的时间安排等因素,制定每周训练目标,同时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帮助家长正确理解活动内容。针对连线时家长的操作视频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家长进行即时反馈和指导,同时及时记录反馈成效,细致解答家长疑问;向家长提供多个居家活動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居家康复效果。

在实施线上家居训练的过程中,还要遵守以下原则。一是选择个性化的精准目标。干预目标要确保符合儿童的现有能力水平及最近发展区、日常生活需求,积极与家长充分沟通,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托,选择实操性强、需求大、清晰可量化并能持续监测的训练目标,因材施教。二是设计精确的干预计划。以儿童现有能力为基石,考虑生态化环境需求,如家庭背景及日常生活安排等,设计“宜家宜生”的干预计划。以个别化干预目标为起点,列明具体操作步骤,辅以准确易懂的视频或文字讲解,帮助家长正确理解训练内容。三是持续跟进与调整。通过持续跟进儿童学习进度,及时调整训练目标。

二、教学成效评价

在家校的通力合作下,70%的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80%的家长在专业理论和实操方面都获得了较大提升,教师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线上家居指导经验。

一是家长积极参与训练,与教师密切沟通。通过第一次连线教学,家长消除了疑虑和不安,积极参与到家居训练中,逐渐能够主动提问并反馈教学视频。通过教师的个别化指导,家长们学会了正确使用回合式操作教学法,能够准确并有效地分解教学目标及泛化,提升了辅助技巧、问题行为干预等关键康复技能。

二是学生学习有序开展,康复效果良好。得益于家校的通力合作,多名学生在语言表达、指令理解、自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如通过系统脱敏法,某学生摆脱了对电视机声音的恐惧,可以和妹妹一起看电视了。

三是助力新生教师成长,沉淀教学成果。自线上家居指导项目启动后,督导和班主任立即投入角色,承担了主要指导任务。同时积极带教新任教师,以身示范,详细讲解与指导如何制定及调整个别化目标,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及收集反馈等,帮助新任教师快速成长。此外,鼓励教师主动沉淀所思所得,形成教学美篇、教学反思、课程开发心得等,供稿于学校微信公众号、各级相关教育平台,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同探讨。

三、实践总结与反思

一是打破壁垒,加深教师认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线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壁垒,家长可以随时与教师讨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以及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等。此外,通过家长的实拍和反馈,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生态环境以及家长对儿童教育期望的了解,为后期制定“宜家宜生”且更具操作性的训练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细化指导,加强家校合作。教师从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所有家庭制定了内容适宜、操作性强且个别化的训练目标,同时积极关注家长身心状态,为其提供更具专业性的心理疏导服务,以确保“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家居教学的有效实施。

线上家校协同模式弥补了线下教育的不足,对增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家校协同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究。

(责任编辑   姚力宁)

猜你喜欢

孤独症家校协同互联网+教育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