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跨学科视角,突显历史学科特点

2021-05-12顾博凯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跨学科马克思主义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课的主要内容,也是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会详细讲解。那么,在历史课的讲授中,如何突显历史学科特点,而不只是简单重复呢?本课例立足跨学科的视角,通过唯物史观的渗透,以马克思主义原典为史料,探索如何突显历史学科特点。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跨学科,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7-0069-0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①它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一次偶得,萌发了对本课教学策略的新思考。

一、问题的缘起

——跨学科对话带来的思考

随着语文、历史、政治3个学科统编教材的施行,关于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和研讨成为了教学教研的重点。

笔者在与一位政治老师的交流中得知,统编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容与历史教材非常相似。于是,笔者特意翻看了《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第1课第2版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虽然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版块中的三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与历史教材的脉络是一致的,历史教材中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公社”也都出現在了政治教材中。两课如此相似,我们的历史课该怎么上呢?

笔者想到了以人物为线索,在“叙史见人”中,串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来龙去脉。但是新问题随之而来,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一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其内容即是从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之生平切入,而初中历史教师往往在授课中对两人经历做详尽的介绍。因此,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来看,以人物为线索显然也面临重复而为的问题。如何才能上出历史学科的特色,同时又做好初高中衔接呢?

二、解决途径之一——基于课程标准、

教材、马克思主义原典凝练内容主旨

带着上述问题,笔者研读了课程标准,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这一课的内容要求来看,课标提出: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①

基于此,笔者再次对教材的内容做了研读。在第二目中,教材这样写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②那么,如何理解“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这五个修饰词?

笔者认为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马克思主义的原典,基于此认识,笔者这样总结本课的核心内容: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充分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历史的反思,他们用一种宏大的视角洞悉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生活在170多年之后的我们唯有通过文字感受伟大导师的精神内涵,体会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推动作用。

以上核心内容遵循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思路,突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即通过文字阅读马克思主义的原典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教学目标呈现如下:

知道19世纪欧洲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所起到的阶级、思想铺垫;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部分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感悟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这一目标聚焦教材中“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一表述,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部分内容落实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时,笔者考虑到高中学生对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及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相对陌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因此设计了从《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引导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能够跨越时空深刻改变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从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开放性,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当然,要落实这一目标,必须找到可供学生研读的马克思主义原典。

三、解决途径之二

——课前准备,精选马克思主义原典

马克思主义原典著作浩繁艰深,限于高中生可支配的时间以及认知水平,挑选合适的原典有较大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验着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认识与理解。

立足本课内容,《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必读篇目。除建议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及再版序言之外,笔者还选取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这段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①

这段文字的经典之处在于它用最短的篇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多个重要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对于在课堂上阅读原典而言,这段文字是极其有帮助,并切实可行的。

因此,笔者课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预设一个相对宏观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有怎样的评价?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铺垫。

四、解决途径之三

——设计问题推进课堂教学

在学生充分阅读《共产党宣言》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问题引领,推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教学环节如下:

环节一:诞生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围绕课前预设的问题,教师出示《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两句话:“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②“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③

设问:从这两句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认识是怎样的?追问:马克思、恩格斯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立足文本,通过回顾所学知识能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评价,肯定了15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在思想解放、政治革命及工业革命所起的积极作用。

继而再追问:既然马克思、恩格斯肯定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积极作用,为什么又指出资本主义“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利用教材“史料阅读”一栏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资本主义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弊端的認识。

在本环节最后用以下问题结尾,引发学生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认识为何有这样的矛盾?学生在已经回答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矛盾”表述是时代特征的真实写照——19世纪中叶既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贫富差距迅速加大的时代;是一个财富不断累积的时代,也是一个环境持续恶化的时代;是“荣光”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设计意图:围绕着一连串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基于教材表述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剖析是对15世纪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社会的深入考察与全面研究的结果,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伟大思想。

环节二:从再版序言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这一环节中,提醒学生关注《共产党宣言》的再版序言,引导学生聚焦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的这段话:“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①

设问:马克思、恩格斯对其自身思想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巴黎公社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明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僵化地看待自己的思想,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修正并不是对自身过去的简单否定。同样是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②这既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的研读,知晓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自身思想的科学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

环节三:从原典再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在研读《共产党宣言》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补充《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节选内容。由学生各抒己见,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如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近代西欧社会演进等相关知识,去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表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③感悟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感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教材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阐释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原典原著,是实事求是的。

设计意图:有了结合所学知识研读《共产党宣言》的经验,在面对这段文字时,学生能够结合学过的相关知识,去解读原典中的原理,进一步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环节四:跨越时空的联通,突显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设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一问题可以结合学生对于初中知识的回顾。然而要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教材中关于巴黎公社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尚有不足。

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聚焦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特定的历史环境,回顾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几经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相关史事,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

设计意图: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来到古老的中国,在中华大地焕发全新的生命力,这无疑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笔者认为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结合自己切身的感受,一定可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课堂上落实马克思主义的原典阅读,即便是片段,对学生而言,也存在消化难的问题,对于教师亦是一次挑战。教师需要先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在课堂教学的设计、设问上多琢磨,才能与学生一同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海。

【作者简介】顾博凯,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大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见习编辑:钱孝璇】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跨学科马克思主义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