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考查要求设计

2021-05-12高黎明徐奉先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实施路径

高黎明 徐奉先

摘 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具体回答了选择性考试“怎么考”的问题。基础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它要求考试以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内容,试题具有典型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基本特征。综合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重要要求,它以复杂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联系的知识”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关注考查的整体性、多维性和结构性。应用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核心要求,它以学生主体性、问题性为基本特征,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根本要求,它要求学生在应对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进行新构建,得出新认识,问题的开放性、思维的批判性和评价的多元化等特征反映了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命题中落实四个方面的要求,是达成选择性考试目标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高考评价体系,选择性考试,“四翼”,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7-0010-08

2019年底,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并发布了《中國高考评价体系》。它回答了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 “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其中,在“怎么考”的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四翼”考查要求不仅是考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命题的要求。在命题中遵循并落实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有利于实现对必备知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的有效考查,是实现选择性考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核心功能的必然途径。

一、基础性

(一)基础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

基础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提高和完善人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方针,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本素质基础。

基础性是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历程,揭示历史在延续与变迁中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精选的都是基本的、重要的、典型性的史事,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的特点。①

基础性是由选择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的是学生在经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后,所达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业成就表现。选择性考试是学业水平考试的一部分,其考查对象的主体是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考试虽然具有“服务选才”的选拔性功能,但它必须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层级为标准,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所具备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为试题设计的起点。

(二)基础性的内涵

选择性考试的基础性不是仅仅基于试题难易程度的考量,并非简单的就是基础的;也不是说考试内容必须来源于教材,为学生所熟知的、常见的也未必就是基础的。

选择性考试的基础性主要是指向历史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其核心是学生通过高中学习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素养和基本态度及价值观等。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学生通过高中阶段历史课程学习“应该”具备的内容,一是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具备的内容。必备性是这些内容的共同特征:

学生了解人类历史进程和学习历史课程所必备的,那些重大的、关键性史事;培育和发展学生基本素质所必备的,那些具体的、典型的历史知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必备的,那些关键、核心的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观念;支撑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那些不可或缺的具有可持续价值和意义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应该和需要具备的,那些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的内容。

(三)基础性试题的特征及其实践路径

1.典型性。典型性是实现科学测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基础性考查的必然要求。

考查内容的典型性。在历史长河中,史事浩如烟海。学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张历史拼图都拼插完整。高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历史上重大的、关键性的史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规律。选择性考试的基础性就是要求命题能精选历史上那些典型史事,即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即课程主干知识对学生进行考查。例如,商鞅变法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演进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更具有典型性。

考查载体和形式的典型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5个方面,关键能力包括3个领域共9项具体目标。不同素养或能力目标都有其特殊性,要达成考查目标,必须有与考查内容和目标相匹配的、具体的考查载体和形式。2020年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山东卷第16题,从历史上3个历史阶段人口密度图切入,突出了“左史右图”的学科特点,实现了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的适切性。

2.适应性。试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实现基础性考查的重要指征。

选择性考试同高考一样,体现国家意志。选择性考试命题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国家招生考试制度设计,符合素质教育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精神,契合选择性考试性质和考试功能,这是实现选择性考试基础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比如,选择性考试命题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标准共识统领教学和考试,为考试命题设置了底线和上限,就基本保证了考试难度不会大起大落。①

受试群体对试题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是考试基础性的重要表现。落实基础性考查要求,命题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了解选科考试制度下考生群体的差异性,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智力类型差异,处理好学生共同基础性与选科组合差异性的关系;注意考查的结构性、层次性,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处理好服务高校“人才选拔”和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关系;命题要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正确处理学生当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将来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关系,以及考查的学科化、专业性与学生未来生活多元化发展的关系。如2020年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山东卷第16题,从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和获取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到能够利用历史地图信息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再到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空联系,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说明,通过考查层次的结构化、梯度性设计,实现了考查在有效区分和基础性上的协调统一。

3.可持续性。选择性考试要适应终身学习这一新的时代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但历史学习不是单纯的记住过去,而是面向未来的。历史学科选择性考试重点不是考查学生记住了多少“过去的知识”,而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了利用“过去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它以推动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以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例如,时间和空间是历史事物的基本属性,掌握历史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基础性要求,如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899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等。高中阶段以后,大部分不以历史为专业的学生可能就把这些知识层面的时间概念慢慢遗忘了,这种遗忘对其未来生活并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如果学生不仅仅是背诵这两个时间概念,而是能将两个历史事件放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这一时代背景下,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关系,这说明学生“能把问题放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建立起“事物之间的时空联系”,已具备了初步的时空意识。这是学生在应对和看待现实问题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即可以支撑学生未来发展的更具持续性意义和价值的内容。

二、综合性

(一)综合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重要要求

第一,历史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分散到整体的演进过程,人类社会历史学以之为研究对象,任何社会问题都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任何历史事物与其他历史事物之间,历史事物的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历史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建立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历史探究活动正是通过构建历史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来实现的。

第二,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中学历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不是孤立的、割裂的五个素养。①同时,立德树人强调了学生在教学和考试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科素养是“人”的素养,关键能力是“人”的能力,核心价值是“人”的价值观念,即學科素养、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无论包括了哪些具体内涵,其最后都要统一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的未来发展上来。

第三,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是通过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来实现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日新月异,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应对社会生活中的新变化和解决复杂问题亟需专业知识及跨学科知识的整合。综合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重要要求,是实现选择性考试“素质立意”价值取向的必然途径,是试题实现应用性、创新性考查的前提。

(二)综合性的内涵

综合性不完全等同于考查内容的“全面性”,要避免考查的大而无当。综合性考查的目标是实现对课标规定内容考查的融会贯通,要“适切而充分”。②“联系”是综合性考查要求的核心和关键,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联系的知识”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关注考查的整体性、多维性和结构性。

综合性考查要求学生能对所掌握的问题信息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解加工,对所学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和构建,综合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并基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对历史现象形成整体性、结构化解读和诠释;能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融合贯通并加以运用,创造性地解决历史问题。

.(三)综合性试题的特征及其实践路径

1.试题立意具有整体性。

立意反映考查的目的和主旨,是试题的核心或主题。①命题需要根据试题立意,即要达到的测试目标来组织考查内容。

选择性考试坚持素质立意的价值取向,考试以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为目标,既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某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

选择性考试以考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重点,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历史探究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是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科素养的必备能力基础。试题要注意对这三方面能力考查的系统性和均衡性,既要有层次性,又要有联系性,以区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高低为目标。

必备知识是学科素养的支撑,是实现能力和素养考查的载体。孤立的史事没有意义,历史知识的价值存在于历史事物的联系中。综合性要求试题关注知识之间的各种联系,要求学生将个体的、局部的知识置于整体的、系统性的知识网络中,对知识实现综合性、结构性解读。

试题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做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注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

综合性考查要求试题必须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融合贯通,四者之间体现较强的关联性和契合性。

2.以复杂问题情境为载体。

问题情境是考查的载体,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②试题问题情境主要包括素材及其呈现形式、设问及考试要求、思维路径的选择与设计、达成目标的预设等要素。它是问题的初始状态,其内容和形式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构建、素养表现和策略选择。依据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信息类型及其复杂程度,选择性考试试题的问题情境主要有简单情境、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三个层次。从简单情境到复杂情境,试题情境信息呈现出由少到多、由显性到隐形,由单维到多维的显著特征。③

试题的情境类型、层次、呈现形式等与试题要考查的知识内容、能力层次和素养要素等目标要相符合。试题情境中包含的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如图1-1、1-2、1-3和1-4所示:图1-1是简单情境,其信息构成数量少,信息类型单一,要求学生在对材料理解基础上,建立材料信息、已有知识和问题的直接对应关系。与简单情境相比,图1-2所示综合情境的信息与已有知识、问题之间还是以直接联系为主,但是情境要素构成更广泛,信息数量有所增加,信息涉及领域、层次范围有所扩大,要求学生能对素材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和整合,全面地叙述和论证问题。图1-3、图1-4属于复杂情境,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综合应用,尤其是图1-4所示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类情境信息构成复杂,情境信息、所学知识和要解决问题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间接联系,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对情境信息的关系进行辨析、探究和重新构建,问题解决要做到材料、观点、论述和历史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在选择性考试中要注意对简单情境、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的复合应用,在运用复杂情境时,还要注意根据考查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对复杂情境进行适度的简洁化(非简单化)处理,情境反映的问题或主题要突出,信息蕴含的内在逻辑关系清晰,在实现综合性考查的同时,提高考试的基础性和适应性。如2020年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山东卷第16题,其核心主题是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承续与嬗变进行综合考查,它以人口分布密度这一单一的线索切入,以三幅历史地图为素材呈现形式,使试题简约、直观,综合而不芜杂。

三、应用性

(一)应用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核心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是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及世界的发展,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这不是学生凭借背过了多少历史知识,记住了多少历史结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求他们能学以致用,具备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学生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只靠灌输无法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习得。

选择性考试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将所学历史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体现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①《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关键能力”作为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其中,不但将“实践操作能力群”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三大能力群之一,而且三大能力群都定位于学生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进行学以致用的学科认知操作时表现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②

(二)应用性的内涵

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将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水平,其中,运用是指在给定情境中执行或使用某一程序。③即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正確地把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应用于适当的情况,是初步的、直接的应用。选择性考试的应用考查目标是广义上的应用,还包括了分析、综合、评价等认知层次,要求学生能全面地、综合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复杂应用。

选择性考试的应用性考查要求具体包括:

能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信息,能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整合和使用这些信息;能基于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思维,并自觉地运用历史思维正确认识和解释历史问题;能将所学历史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融合运用于历史探究活动中,尤其是运用于应对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中,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发挥历史学科的应用价值,发现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历史知识回应和关照现实问题。

(三)应用性试题的特征及其实践路径

适应选择性考试应用性考查要求,试题设计要着眼于三个基本问题——谁来用、用什么、用来干什么?学生主体性、问题性是试题应用性的两个基本特征,前者回答了谁来用、用什么的问题,后者则回答了用来干什么的问题。

学生主体性。选择性考试中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与问题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其根本特征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回答了应用性的主体是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进行应用性考查的前提。

在选择性考试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也回答了“用什么”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所运用的核心知识不是“教材的”知识,而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即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科学世界”的知识进行转化,内化为自己“生活世界”的知识。解决应用性问题,学生既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更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既要调动和运用那些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更要启动那些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从事实性知识到反省性知识,由具体到抽象,是一个连续统一体。①试题设计要求越接近于后者,学生主体性体现得就越鲜明、越充分。2020年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山东卷第19题第(1)小题,要求学生“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解决问题过程中,在信息选取、思维路径、关系构建和结果呈现等各个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主旨。

问题性。传统的以知识立意的试题具有较强的预设性,学生作答只要按照试题要求,在所学历史知识和试题答案之间建立简单的对应关系即可。基于素养立意,选择性考试试题设计不是面向具体史实或历史结论的,而是重点指向历史思维,最终指向问题解决的。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应用。应用性就是要求学生能将其掌握的历史知识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加以运用。情境即由一定的社会、学习、学术和生活素材所构成,它在学生所学知识和问题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的纽带,而非直接的对应关系。解决问题时,学生需要梳理并揭示情境所包含的矛盾关系,去自主发现问题;然后能动地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其所具备的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加以选择、整合、优化的运用过程。2015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以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为情境,让学生对目录提出一条修改意见,并说明修改理由。它以学生“发现”问题为前提,再要求学生去“解决”问题,是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试题设计。

问题的现实性是应用性考查的重要表征。选择性考试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来区分其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其着眼点是要求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即能利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选择性考试不是着眼于学生过去学会了什么,而是更关注学生应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适应未来发展的潜能。命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选取日常生活、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知识的应用价值。②

四、创新性

(一)创新性是选择性考试命题的根本要求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创新力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新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力的高水平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聚焦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模式的变化,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选择性考试之考试内容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

(二)创新性的内涵

选择性考试的创新性,重点不是指试题呈现形式的“新”。它以创新性的题型为平台,核心是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所谓创新思维能力,指学生能自觉地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以新颖的、独创的方法、视角和机制去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它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应对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进行新构建、得出新认识。

基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见图2),选择性考试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包括:

能在理解考试要求和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材料信息进行新的解释和新的运用,自主发现新问题;能多维度、多层面地解读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发掘,从新角度,以新方法探究历史问题。能优化或重构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得出新的结论,以自己的方式呈现与众不同的思维成果。

(三)创新性试题的特征及其实践路径

在选择性考试中,考查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要求是密不可分的,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复杂的问题情境为载体,以历史知识回应现实问题等方面都是相通的。创新性是在应用性基础上,选择性考试对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考查要求。除应用性试题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外,以考查学生创新性思维为目标的试题通常还具有问题的开放性、思维的批判性、评价的多维性等特征,这也是创新性试题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问题的开放性。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主要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历史学以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其诸多的研究方法、理论与社会现象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紧密联系,历史研究往往更多地要求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认识上,由于不同的人占有的史料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立场和目的不同,就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多种表达方式。因此,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的开放性是历史学科特征的鲜明体现,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性,有利于鼓励和刺激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欲望,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和历史学科特点,开放性试题的设计需要坚持两个统一。一是要坚持必备知识、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融合与统一。试题应该有利于实现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融合、协同考查,以学科素养为核心,关键能力为重点,重视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考查重点强调由过去的历史向生活实践的转变、由知识向素养的转变、由学科技能向个人能力的转变、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的转变。二是试题情境素材、问题呈现形式、思维路径、达成目标及评价策略各要素的适切与统一。开放性的情境大都以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为主,以客观、真实的史料使学生尽可能回到“历史现场”;问题指向和解决方案重视过程性和生成性,减少对问题达成目标的预设性,鼓励学生多视角、多方法、多路径去探究问题;答案及评分策略应以“评价标准”代替“标准答案”,对学生解决方案进行多维度、多层次评价。概括而言,开放性侧重于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辟空间,通过对试题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等各个构成要素的多元化设计,保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信息、方法、思维路径、解决方案及呈现方式的自主选择。

思维的批判性。英语中创新(innov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等多重内涵。①在选择性考试中,求新、求变是创新性考查的显著特征,即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突破原有知识框架和常规思维模式,对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包括新视角、新方法)和新的见解。坚持问题导向是批判性思维的鲜明特点,它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获取、鉴别和筛选情境信息,找出其中蕴含的本质矛盾,发现新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在此基础上,它要求学生能对问题所涉及的历史信息(包括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教材知识和自主学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新的发掘,这种发掘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粘贴、复制和叠加,而是要求学生独立地发现这些信息之间新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一个个性化的知识系统,完成对原来所学知识信息之间关系的优化或重新构建。

评价的多元化。创新性试题基于学生主体性进行设计,重点考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所以不存在统一的、唯一的答案;同时,创新性考查的初衷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答案。因此,执行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是实现创新性考查的有力保障。

当前,基于选择性考试的实际,对于这类试题在评分时一般是采取既实行量化评价,更重视质性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导的策略。在具体实践中,大都使用了“评分量表”的形式,实行 “分项分等给分”。评分量表构建了考查学科素养、必备品格等的阶梯式上升模型,为评价学生所具备的学业质量水平提供了可靠的通用框架,较为清晰地界定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回答特征。它为能力水平各异的考生提供了展示独立思考成果的平台,也为考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多种合理答案的共存留出了足够空间。①

五、小 结

在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要求不是孤立的,“四翼”具体规划了“一核”“四层”的实现路径,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评价体系。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四项考查要求之间也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相互交叉融合的有机的整体。同时,高考改革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选择性考试命题要科学、精准地落实“四翼”的考查要求,需要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高考改革精神为指针,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命题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

【作者简介】高黎明,副研究员,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高考命题处历史学科秘书。

徐奉先,教育部考試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考试测量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实施路径
高考物理命题如何体现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秉承理念 沿袭风格 导向素养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