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学科本体性知识研究

2021-05-12严月丁媛强晓菲钟晓琳

中小学德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性知识学科知识法治

严月 丁媛 强晓菲 钟晓琳

摘    要 以人的生命属性为根本、人的发展为指向,基于人类知识三大部类的划分构建框架,系统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本体性知识内容,呈现教师所需了解和掌握的更为明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构建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多学科视角,提高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能力,通过广泛阅读和思考积累多学科知识,逐渐掌握学科本体性知识。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本体性知识;人类知识部类;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4-00-06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综合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课程内容的融合,即小学低年段“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小学中高年段“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这样跨领域的内容融合必然带来知识领域的整合,这是本课程不同于其他单门学科课程的重要特点。追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课程依据,道德与法治至少整合了道德、政治、卫生、自然、地理、历史、法律等学科知识领域。因此,认识和把握道德与法治跨学科的本体性知识②,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根据人类社会现实发展,提出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这“三种文化”的划分,国内学者李醒民教授也认为“最好还是把人类知识分为三大部类——自然科学(一般径称‘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1]鉴于道德与法治所涵盖和整合的学科知识领域的广泛性,本研究尝试依据知识的三大部类,将教材所涉及的学科本体性知识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需要指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从其研究对象上看都有指向“人”①,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最终也要指向人的生活建构。因此,本研究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属性为根本、人的发展为指向,以知识的三大部类为基本分析框架,以教材内容为抓手,采用归纳的方式将教材(包括各个栏目)中所涉及的人文、社会、自然知识领域按学科知识范畴进行分类。其中,人文学科的具体学科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知识包括政治、文化、法学以及一些社会生活常识;自然科学的具体学科知识包括生物、天文、地理、农学、工学。

通过教材梳理,本研究发现了各学科知识领域在教材中的占比情况(见图1),其中,本体性知识占比最多的是人文学科,达47.45%;其次是社会科学,占43.44%;最后是自然科学,占9.11%。从学科知识分类来看,占比最多的依次是有关伦理道德的知识,达34.8%;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占21.72%;有关法律的知识,占14.32%。这三方面的知识体量之多体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特点。此外,其他学科知识领域在教材中的出现频次大致均衡,较好地展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从教材分析的整体情况来看,教师任教道德与法治并不需要系统掌握每个学科门类的全部知识,但应侧重了解和掌握某门学科中的部分知识。因此,本文对三大知识部类下的各学科知识进行范围限定,例如,农学知识方面,教师主要掌握“有关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知识”。下文将进一步阐述各方面知识内容,以期呈现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所需了解和掌握的更为明晰的知识体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人文学科本体性知识

本研究借鉴“文、史、哲”作为人文学科的三大通俗指称,将人文学科分为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有关人类社会历史的知识、有关伦理道德的知识以及有关艺术审美与创作的知识四类。

(一)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偏重中国古典文学。一年级教材中出现了《三字经》《弟子规》等童蒙经典;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我们这样过中秋”中出现有关中秋节及有关秋天的诗词;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中出现了《论语》《孟子》《礼记》《左传》等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散文、小故事等内容。基于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要熟悉、理解;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学习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童话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了解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领悟中外不同时期文学作品背后所蕴藏的精神价值,培育学生人文底蕴,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有关人类社会历史的知识

教师要了解人类社会朝代兴替、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发展过程,并从历史中汲取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教材中有关人类社会历史的知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节日的由来;人类社会生活变迁。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介绍了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三年级教材中讲述了宋濂勤学好问的故事,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介绍了国庆节的由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历史上的通信”呈现了人类社会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树立科学、理性的历史观,通过借助历史材料,了解一些历史事实,探寻人类文明轨迹,跟踪发现社会现实问题,挖掘历史中放之现今社会仍然通用的社会经验,引发学生讨论,以史为鉴。

(三)有关伦理道德的知识

有关伦理道德的知识在所有知识门类中占比最多,体现出本课程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支持学生道德学习为主的特性。有学者认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2]“伦理”和“道德”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即内在的价值理想和外在的行为规范。本研究根据教师与学生社会角色的多重性、活动场域的不同及教材相关内容,将伦理道德知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涉及很多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的内容,这就需要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相关知识;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整个单元都与家庭生活有关,需要教师了解家庭美德;三年級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走近我们的老师”课时内容对执教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基本要求。

因此,无论是教师和学生身份的多重性,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特性,都要求教师具备伦理道德相关的知识,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学生及身边的人起到榜样作用。

(四)有关艺术审美与创作的知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是专业的艺术教师,在艺术技能上未必需要很高的造诣,但对于“何为美”“何为艺术”应该有自己的见地,而这属于哲学二级学科美学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既需要有哲学思辨的视角,又需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础知识。统编教材中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要求设计未来交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要求设计班徽等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哲学功底和艺术涵养,不断充盈内心世界,提升外在气质,进而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社会科学本体性知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可见,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必然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人与社会的联系具有不同的方式,如经济、政治、法律、教育、民族、宗教等。依据学科知识分类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教师需具备的社会科学知识主要涉及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生活四个方面。

(一)有关政治方面的知识

教育部等五部门提出要“不断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小学阶段思政课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要具备政治相关知识,尤其是教材涉及国情、党情、时事相关知识,更需要教师的相关知识。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涉及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涉及党史等相关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涉及奥运会夺冠等时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影响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和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教师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培养政治敏感性,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二)有关文化及文化多样性的知识

人类创造、学习并适应文化,文化帮助人了解自身,也了解不同群体的成员。世界各国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一个民主和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人们需要拓宽视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教材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涉及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内容;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中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字、古汉字、四大发明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探寻了人类早期文明发源地、介绍了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和多彩的世界文化。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了解人类的文化遗产,探究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珍爱我国文化遗产,尊重文化多样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文化观。

(三)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参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范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法律知识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方面:宪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程序法。例如,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第一单元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专门设置一课,树立宪法权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相关链接”中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知识窗”版块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当冲突发生”一课“知识窗”版块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避免购物小麻烦”一节“知识窗”版块中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材中涉及程序法較少,但教师的知识结构里也不可或缺。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法律条目,教师须了解其来龙去脉,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要义,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生活保健、安全常识、环境保护、消费与分配。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一课涉及合理膳食、卫生饮食等相关内容;三年级第三单元整个单元都是以“安全护我成长”为主题;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整个单元都是以环保为主要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涉及理性消费等相关知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近年来一直提倡小学德育要走向生活化。教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并用生活滋养专业,用专业引领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学问,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百科,引领学生自主生活。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自然科学本体性知识

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维度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知识”目标维度也要求学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借助自然科学相关内容来探讨人的自然生命、人与自然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建立起对生命及自然的联系感、敬畏感。根据教材内容,教师需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具体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一)有关生物及生命成长的知识

教材中有关动植物以及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低年级。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试种一粒籽”中要求观察记录植物的成长;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我和我的家”中涉及出生、遗传等人类生命成长的知识。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一切有生命活力的物体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作为人类,我们要善于观察周围生物的外形、结构,了解其功能、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并探寻我们自身生命现象及成长过程。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热爱大自然,关心生命,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与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建立关系感,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同时,还要帮助孩子探寻人类生命的起源、进化及运作方式,体会到生命的美妙,从而激起孩子们对世界、对生命的好奇与敬畏之心。

(二)有关地理环境的知识

教材中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即以人地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作用。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要求教师掌握我国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并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一节需要教师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等世界地形及各国不同的生活环境。道德与法治不是地理课,教师主要了解一些基本地理常识,深谙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引导学生亲近家乡、热爱祖国;敬畏自然,关注世界。

(三)有关工业生产与生活的知识

中高年级教材涉及诸多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内容,日常生活中很多司空见惯的物品都源于工业生产,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物品和工具视为道德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就要求观察家庭中哪些物品来自工业生产、探访玩具工厂了解生产过程、思考工业生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畅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等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关心物品的生产、物品的使用、物品的安排、物品的维护,只有对物质世界的理解逐步加深后,才有可能更加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理解社会的发展。[3]

(四)有关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知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生活性,而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就离不开农业。因此,了解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知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农业生产也渐渐走向国际化、技术化。我们需基本了解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探寻农业生产的时代变迁及其与生活的关系。统编教材中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要求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区分五种产业形式以及参观农村,了解农村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情况。其实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也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了解工业与农业对国民经济、对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从而更全面透彻地看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各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等。

(五)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知识

科学技术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创造生活。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要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诠释了人类的每项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标志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并告诉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善用科技,让科技为人类造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了解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脉络,并关注最新科技成果,引导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上述基于人类知识三大部类的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梳理,可以初步构建起教师认识道德与法治教材与课程的多学科视角,也突显对教师专业化所提出的要求。已有研究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综合性的知识素养,包括多学科素养、跨学科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多学科素养又包含多学科意识、多学科学习力、多学科知识基础。[4]

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课程的多学科本体性知识?从对教材的学习和使用来看,首先,教师需注重从各类教学文本中发掘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以“课标和课本”为代表的“现成的文本”、以“教案”为代表的“教学设计文本”、以“师生会话”为代表的“教学过程文本”和以“课后作业”为代表的“教学结束后的文本”,均是学科本体性知识建构的重要资源[5];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与提升,只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才能检验出原有知识经验的问题与缺陷,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从日常专业积累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培养较广泛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无论是文、史、哲、艺等所谓“雅”的集成,还是民俗、乡风、社会生活等“世俗”气息,以及科学、技术等“高精尖”领域,都需要教师自身通过网络、书籍阅读去吸收、内化;同时,教师还必须养成综合灵活的思维能力,培养在多学科知识背景中切换、整合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即如何提纲挈领地抓住众多学科知识的精髓,需要教师寻觅、联通、建构自己的知识网,通过阅读输入—自主联结—课上输出的循环方式,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更新知识结构。

当然,道德与法治教师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積累需要教师教育的支持和助力。首先,小学德育教师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为未来奠定知识基础。除了开设伦理学基础、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德育原理等基本理论必修课程之外,还应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开设诸如卫生保健、生命科学、民族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拓展知识视野。其次,搭建学习共同体,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比如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可以汇聚一堂,大家分享各自擅长领域的知识,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本体性知识的建构注入“汩汩清泉”,经过沉淀后汇聚成知识的“汪洋大海”。最后,多方式多渠道为教师搭建获取知识的多元平台。除了传统的获取方式(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外,应该体现出开放、分享、平等、高效的现代化知识获取特点,借助互联网(线上微课堂、数据库、在线专家咨询等)让教师省时高效地进行知识学习,还可开设线下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课程培训等让教师多方位多渠道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李醒民.知识的三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J].学术界,2012(08):5-33,286.

[2]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J].伦理学研究,2006(04):21-25.

[3]内尔·诺尔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2版)[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69-179.

[4]钟晓琳,唐延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素养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9(06):16-18.

[5]王琳媛,楚江亭.教师专业知识建构:基于文本诠释学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1):36-39.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严月,丁媛,强晓菲,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19级德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钟晓琳,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37。

①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培育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90360)初期成果之一。

②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分类,钟晓琳,朱小蔓曾在《再论德育中的“知识”与“生活”》一文中从个体道德成长的视角,将其划分为三大类: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其中,道德知识是主体知识、实践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和有助于道德的知识是客体知识,主要是伦理学领域和伦理学之外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本文探讨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是指客体知识,主要涉及上述分类的后两类知识。

猜你喜欢

性知识学科知识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学开展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论大学生性伦理与高校性教育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