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爸爸”住进了医院
2021-05-12沈文礼
沈文礼
陈先生今年45岁,家中有两个孩子,目前都在上大学。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作为家中“顶梁柱”的陈先生更是一肩扛起了压力,成了同事亲友口中的“拼命爸爸”。于是,从事装修木工工作的陈先生开启了“打两份工”的生活。白天,他依旧努力地做着装修工程,晚上则开始跑外卖,一天下来工作时间长达15小时,有时连累了眯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体力严重透支。
就在前两天的一个晚上,陈先生外卖单送餐,正骑车快马加鞭地送餐,突然感觉视力异常,右边视觉模糊。他有些心慌,赶紧停车休息了几分钟,状况稍有好转。手上还有单子没送,陈先生想可能就是太累了,过会儿休息一下就好,便没有太过在意,转头继续工作了起来。谁知,到了第二天中午,陈先生再次出现了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次比之前严重得多,右侧的物体完全看不到了,即便停车休息也丝毫没有缓解。陈先生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来到医院就诊,值班的主治医师李昆为其接诊查体后,高度怀疑陈先生发生了急性脑卒中。
“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脑卒中?”陈先生一脸难以置信。然而,头颅磁共振检查的结果证实了李昆的判断。CT片中发现,陈先生的脑组织深部颞叶有新鲜的梗死灶,就是一个典型的“急性脑卒中”表现。确诊后的陈先生当机立断,马上住院接受治疗。
住院后经过检查发现,陈先生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但由于没有明显不适,陈先生本人也觉得自己身体挺好,便没有重视治疗。既没改变平时饮食油腻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因为患脂肪肝等而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除了高血压和高血脂,陈先生还被查出患有高纤维蛋白血症,血管检查发现脑动脉已经硬化,供应大脑血流的颈动脉也有了斑块。医生对其进行了抗血小板、降脂、神经保护及改善脑组织循环等治疗。经过了近半个月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
神经内科主任邵森介绍,目前全球每年新增200多万青年卒中患者,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青年卒中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卒中类型。中青年卒中病因较老年人复杂,但最重要和常见的依然是脑血管危險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工作压力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吸毒等。未被陈先生重视的高血压、高血脂是他发生血管病变导致脑梗死疾病的基础,而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是最终导致脑梗死的诱因。
脑卒中临床表现除了我们常说的口角歪斜,肢体麻木乏力,口齿不清外,还可能出现突发的头晕,视觉异常。特别是突发一侧视野的缺失(偏盲),需要高度警惕脑卒中,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早期治疗才可有较好效果。
年轻人预防脑卒中,必须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时上床起床,睡前少玩手机,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有氧锻炼如慢跑、快走、游泳等,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积极治疗控制高危因素,如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等;严格戒烟限酒;定期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