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2021-05-12李政阳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凝二聚体血浆

李政阳

(商丘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河南 商丘 476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血管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是溶栓抗凝治疗,但高效治疗的前提是准确诊断[1]。D-二聚体是临床用于反映生成纤溶酶与凝血酶的重要指标,与血栓形成与溶解有密切联系,已广泛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2]。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效果,以期为临床后续诊治提供针对性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75岁,平均(48.08±10.52)岁。观察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22~73岁,平均(47.35±10.24)岁;病程3 h~19 a,平均(5.86±2.30)a。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商丘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肝肾功能正常;②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完整;③沟通无障碍且积极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器官衰竭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先天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④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⑤肝肾功能损伤者;⑥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检测方法空腹10 h以上,采血前30 min禁止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晨起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所有血标本经处理后分离出血清待检,应用希森美康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DW-PF522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探头频率设置为5.0~7.5 MHz。对受检者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俯卧位观察胫前、胫后、股、腘、小隐及大隐静脉的血管腔内结构和管径大小、血管壁以及内膜光滑程度、频谱多普勒流速曲线以及血流充盈情况,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变部位、大小、血栓类型、形态以及阻塞情况。

1.4 评价指标(1)超声诊断结果。(2)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参考范围<500 μg·L-1。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结果本研究7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60例。

2.2 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观察组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一致;62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超出正常值,经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确诊有60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2.3 D-二聚体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能血浆D-二聚体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839,AUC的95% CI为0.761~0.918,诊断效能理想,最佳阈值246.895,灵敏度0.886,特异度0.720,约登指数0.679。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于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持续上升[3]。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水肿、色素沉着、局部剧痛、淤滞性溃疡等。引发该病的高危因素有静脉曲张、长期卧床、静脉壁损伤、血流滞缓、血液高凝、妊娠等,但形成静脉血栓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大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作均无诱因[4-6]。因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及时确诊,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处于正常范围,62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超出正常值,经下肢静脉超声检查60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及时准确地反映机体高凝程度,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为证实以上推测,本研究进一步行ROC检验,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AUC为0.839,诊断价值良好。该结果提示血浆D-二聚体可用于初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临床制定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以及治疗措施有一定指导价值。机体血液循环系统内凝血与抗凝血长期保持动态平衡使机体血液保持液态,若凝血系统占优势,在凝血酶作用下机体内纤维蛋白原可生成交联纤维蛋白,导致红细胞和血小板出现异常凝集,进而形成血栓,在上述过程中被激活的纤溶系统可促使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生成多种多聚体,其中最小降解产物即为D-二聚体[7-9]。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D-二聚体作为机体内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的产物,可高效反映机体纤溶水平和凝血功能状况,其水平越高说明纤溶活性越强,高凝状态越亢进,是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10-11]。同时,由于D-二聚体检测操作简便、速度快、结果准确,可用作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筛选试验。因此,机体于高凝状态时,D-二聚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纤溶系统水平以及体内高凝程度,对临床诊断血栓类疾病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当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D-二聚体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可排除,当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检测D-二聚体水平大于正常值时可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诊。

综上所述,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具有敏感性强、阴性预测值高的优点,可高效反映机体内凝血程度,对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指导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筛查试验。

猜你喜欢

高凝二聚体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