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间质瘤脱出肛门1例及文献回顾
2021-05-12汤卢伟安明伟唐勇李炳辉叶梦琪刘光王艳茹
汤卢伟,安明伟,唐勇,李炳辉,叶梦琪,刘光,王艳茹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南昌 330006
胃肠道间质瘤定义为胃肠道、肠系膜和网膜中的KIT蛋白(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阳性间充质梭形细胞、上皮样或偶尔多形性间充质肿瘤,通常(约95%)表达为KIT蛋白,并且通常(高达90%)含有编码Ⅲ型受体酪氨酸的基因突变[1]。发生在直肠的间质瘤较为少见,占所有直肠肿瘤的0.1%[2],因其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殊的发病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直肠间质瘤这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挑战性。故本文报道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并检索近10年于PubMed发表的文献,来探讨该病的发病位置、临床表现和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52岁,因“排便困难伴肛门肿物脱出1月余”入院。入院症见肛门平整,患者努挣肛门后见肿物脱出,手托方能回纳,肛门潮湿,大便质软细条形。专科检查(截石位):视诊,肛门平整;指诊,距肛缘4.0 cm直肠前壁可扪及一约3.0 cm×4.0 cm大小的肿物贴近阴道后壁,质较硬、弹性差、无压痛、活动度尚可、边缘界限清晰。
1.1 辅助检查
MRI示距肛缘3.30 cm处可见直肠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大小约为3.20 cm×3.70 cm,病灶呈等T1稍长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直肠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肿块考虑占位病变;骶管囊肿(图1)。结肠镜示:直肠距肛缘5.00 cm见一大小约2.50 cm×2.50 cm圆形黏膜隆起,表面充血,质地较硬,推之移动,直肠巨大肿物性质待定(考虑黏膜下来源可能)。肿瘤标志物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 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等均无异常变化。生化全套: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5.40 mg/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为 5.35 mmol/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为1.94 mmol/L、葡萄糖(glucose,GLU)为6.40 mmol/L,其余三大常规及PT系列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诊断:直肠肿物待诊。
图1 52岁女性直肠间质瘤脱出肛门患者术前肛周MRI扫描图像
1.2 手术经过
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直肠肿物切除术,取俯卧折刀位,麻醉成功后,肛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直肠及阴道内碘伏棉球消毒。左食指在阴道内将直肠肿物向肛门口外托出,肿物表面光滑,用电刀在肿物中间直肠黏膜处做一横形标记线,沿标记线将直肠黏膜切开,纹钳沿切口钝性加锐性分离肿物边缘组织,直至完整剥离肿物,电刀严格止血,可见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大小约3 cm×4 cm,呈紫暗色。4-0微乔线间断缝合直肠黏膜下组织,检查无明显出血及渗血后,冲洗创面,用3-0微乔线间断缝合直肠黏膜,并于黏膜下放入橡皮条引流,术毕,置入1个16号硅胶管(凡士林包裹)于肛门内以排气。术中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术毕,予敷料加压宽胶带包扎创面,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1.3 术后治疗与预后
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嘱患者禁食1周,之后予以流质饮食。术后第13天患者肛门直肠伤口恢复良好,予以出院。
术后病理检查:灰白伴灰红色类圆形肿块一个,大小4.0 cm×4.0 cm×3.5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质嫩,可见出血。病理诊断:考虑胃肠间质瘤(高危组,核分裂数>10/50个HPF)建议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图2)。
图2 52岁女性直肠间质瘤脱出肛门患者术后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图((EnVision法,×200))
江西省肿瘤医院会诊病理结果:瘤组织呈不规则条索状和巢状排列分布,异型明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ohoma kinase,ALK)(-)、Vim(+)、DOG-1(+)、S-100(-)、CD34(+)、CD117(+)。病理诊断:直肠间质瘤。
患者出院后于北京某医院行甲磺酸伊马替尼靶向治疗,随访4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2 讨论
经PubMed检索的473例患者中发现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发病部位为胃(66.70%)、小肠(26.60%)、直肠(5.40%)、前列腺(1.20%)、盆腔(0.04%)。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59.60%)、排便困难(11.50%)、腹部包块(8.20%);多数选择经腹切除术(46.50%)、经肛门内窥镜显微手术(22.10%),并结合药物治疗(17.30%)。研究表明在胃肠道的整个长度上,GIST最常出现在胃部(70.00%),然后是小肠(25.00%),发生于直肠中的GIST非常罕见(5.00%),占所有直肠肿瘤的0.10%[2]。本例通过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较好地保留了肛门和尿道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活质量。
2.1 临床表现
首先,GIST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并且通常是非特异性的[3,5],可根据其大小和黏膜溃疡的存在而发生很大变化[6-7],早期无明显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黏膜溃疡出血[8]、排便困难。50%~70%的患者可在腹部触及包块[9],少见表现有腹痛、肛门疼痛或泌尿系统症状[10]。
2.2 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并结合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常规检查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黏膜下肿物,其中CT和MRI是评估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的最佳成像方式,而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临床诊断的最佳非侵入性工具[11-12],其表现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肿块[13]。若在EUS下观察到的GIST表现出边缘形状不规则、溃疡、异质性和强回声等不良因素,这提示其具备一定程度的恶性危险度,建议手术切除[14-15]。最终确诊需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的结果,CD117是GIST最具特异性和重要的诊断分子标志,大多数GIST(超过95%)表达CD117[16-17],DOG-1表达97.8%的GIST[18],这两项是其区分于其他间叶组织肿瘤的主要标志。另外,CD34大约能表达70%的GIST,临床上通常将这三项指标作为评估的标准[19]。
2.3 治疗
2.3.1 手术治疗 由于骨盆的解剖学限制,直肠GIST的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手术切除是局部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20-21],过去直肠GIST通常采用根治手术治疗,包括经腹会阴切除术或全盆腔切除术。然而,现在直肠GIST有时通过经肛门、经阴道或经腹途径或低位前切除进行局部切除[22]。经肛门内窥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由Gerhard Buess教授开发[23],这是一种安全、完善的微创技术,可通过肛门切除中下直肠的病变,有着优于传统切除方法的多种优势,例如改善可视化(TEM可以更精确地放大高分辨率手术视野并且可以达到上部距离(8~12 cm vs 12~15 cm),暴露,进入直肠的近端病变,以及最重要的是保留假膜[24],但肿瘤直径超过5 cm者一般不推荐选择TEM。
2.3.2 生物靶向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是一种肿瘤蛋白试剂盒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α,PDGFRα)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阻断c-Kit基因产物,从而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被推荐为复发和转移性GIST的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几例报道IM新辅助治疗显著减少了直肠GIST的肿瘤大小,从而可以进行功能保留手术[24-25]。
即将出现的IM新辅助治疗可以扩展微创手术的应用范围,到目前为止,已有少数TEM联合IM治疗直肠GIST[26]。Liu等[27]初步报道了1例高危低位直肠GIST经TEM联合IM治疗,IM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然后采用透射电镜切除肿瘤,IM治疗还显著降低了Kit-67指数和有丝分裂活性,经过18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的肛门和尿道功能均良好。
总之,直肠GIST是一种少有的疾病,可脱出肛门的病例则更加少见。因其位置较特殊,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产生误诊,此时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分子技术可以帮助避免误诊。目前治疗低位直肠GIST最安全、有效的方案是TEM结合IM新辅助治疗,这种治疗实现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并且有着良好的长期预后。但对于肿瘤直径大于5 cm是否适合局部切除并IM新辅助治疗还尚不明确,这需要从多中心进行大量此类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建立多学科的诊疗团队,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从而有助于深层次的研究和个性化治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