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5-12付丽支慧刘宁

癌症进展 2021年6期
关键词:母细胞鼻窦放化疗

付丽,支慧,刘宁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郑州 450000

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筛板、上鼻道、鼻腔嗅区黏膜,病灶呈浸润性生长,易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并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1]。外科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是目前临床公认的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综合治疗方案,手术可破坏病灶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影响面部美观;而且术后放化疗易引起患者痛苦,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不利于术后康复[2]。研究发现,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知识的缺乏有关。因此,健康教育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不到改善,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3]。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患者形成积极的心态[4]。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18岁;③卡氏功能状态评分≥70分;④符合临床分期标准中的A期(肿瘤局限于鼻腔内)、B期(肿瘤侵入鼻窦)[5]。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②具有精神疾病史;③具有药物及酒精依赖史。82例患者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为29~67岁,平均年龄为(40.20±9.88)岁;体重指数为19.50~24.10 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2.08±1.89)kg/m2;病程为 3个月~11个月,平均病程为(8.50±1.28)个月;临床分期:A期39例,B期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周内接受放化疗。放疗采用X射线、电子射线混合照射,放疗照射范围包括鼻腔、鼻咽部、上颌窦、筛窦、额窦。照射野为单前野或面前野加两侧野,放疗剂量为50~70 Gy。化疗方案为洛铂+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洛铂50 mg/m2,第1天;口服环磷酰胺2~4 mg/kg,第1~14天,21天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入院时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放化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情绪变化,在诊疗间隙指导患者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穿低领或无领棉质衣物,避免皮肤冷、热刺激及阳光直射。勿用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清洁用品擦洗,勿在照射野皮肤粘贴胶布。如发生皮肤瘙痒,可指导患者轻拍局部,禁止搔抓、撕脱皮屑。指导患者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晨起、睡前采用软毛牙刷刷牙、漱口。多饮水、勤漱口,保持口腔湿润。化疗时注意保护血管,防止药液外渗。指导患者治疗期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及半流质食物,忌食辛辣、粗糙坚硬的食物,减少脂肪摄入,少食多餐,维持体重稳定,以保证射线照射的准确性。指导患者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疲劳,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心理干预由经过心理培训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完成,分为3个阶段:①心理状态评估阶段。与患者沟通、交流,寻找引起患者负性情绪的具体原因,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及文化程度制订个体化心理干预计划。②心理疏导阶段。首先进行试探性交流,评估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组织预后良好的病例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告知患者情绪状态对疾病预后的重要影响,通过健康教育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偏差,使患者认识到通过手术和术后放化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引导患者正确地看待放化疗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法转移注意力,减轻身心痛苦。③家属参与阶段。强化患者的家庭力量,动员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鼓励患者多参加群体活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量表[6]评价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睡眠障碍及情感障碍,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评价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其中SAS评分≥50分表明患者有焦虑情绪,且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SDS评分≥53分表明患者有抑郁情况,且分数越高,抑郁越严重。③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8]评价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④根据文献[9]自制依从性量表,评价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和情感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和情感障碍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和情感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的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比较,P<0.05

指标鼻部症状评分睡眠障碍评分情感障碍评分时间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n=40)1.44±0.35 0.70±0.13a b 1.35±0.20 0.80±0.15a b 0.90±0.08 0.30±0.07a b对照组(n=42)1.46±0.31 1.12±0.16a 1.30±0.19 1.03±0.22a 0.93±0.10 0.60±0.10a

2.2 SAS、SD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比较,P<0.05

指标SAS评分SDS评分时间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n=40)57.36±9.11 48.87±6.22a b 58.82±9.88 49.82±7.90a b对照组(n=42)56.80±8.65 52.24±7.06a 59.03±10.14 54.41±8.00a

2.3 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比较,P<0.05

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时间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n=40)65.12±8.21 74.32±9.20a 66.70±9.15 76.62±9.03a 70.12±12.21 76.32±11.54a 64.43±10.22 70.15±9.81a 60.54±9.54 76.69±8.54a b 63.34±9.03 70.15±9.41a 62.20±10.40 75.51±9.82a b 61.15±9.83 75.51±9.90a b对照组(n=42)64.32±10.11 73.85±10.11a 66.10±10.11 75.52±10.11a 71.53±11.84 75.54±10.82a 63.03±9.87 69.92±10.11a 61.12±10.41 70.22±9.12a 62.10±10.09 71.15±10.36a 62.11±9.81 70.05±10.12a 62.20±9.90 70.12±10.54a

2.4 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4,P=0.002)。(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n(%)]

3 讨论

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属于临床发病率较低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青壮年,其病因不明,近年来随着超微病理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其诊断率升高。嗅神经母细胞瘤多位于上鼻甲以上的鼻腔,病灶为息肉样或蕈样肿块,其根部常附着于筛板或筛窦黏膜,质脆,血管丰富,易出血。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头痛、鼻塞、流鼻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颅底骨破坏,肿瘤向颅内侵袭脑组织[10-11]。目前临床对于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2]。

手术可能引起面部外观异常,放疗可引起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眼部损伤等并发症,化疗可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3]。健康教育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干预手段,通过向患者灌输正确的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知识,使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在治疗期间进行自我护理,以减少放疗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14]。郭生梅等[15]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心理干预是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干预患者的心理活动,使其形成积极的心态[16]。刘莉等[17]研究发现,心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由于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率较低,临床关于放化疗期间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睡眠障碍评分、情感障碍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中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鼻部症状和情绪状态,进而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这是由于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放化疗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避免因相关知识缺乏造成的恐慌。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用眼卫生、合理饮食,使患者掌握良好的自我护理知识,使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通过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个性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及文化程度,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介绍预后良好的病例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指导患者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法减轻放化疗期间的身心痛苦,并积极争取来自患者家庭的力量,共同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患者的情绪状态得以改善后有助于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减轻鼻部症状。情绪状态的改善还有助于减轻睡眠障碍,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休息,提高其对放化疗的耐受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18-20]。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放化疗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痛苦,优质的护理干预是治疗的重要补充。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重要干预方法,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母细胞鼻窦放化疗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软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穿刺标本免疫组化H3F3B、IMP3、Clusterin 联合H3F3B 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胶质母细胞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