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试为辅,以视野为要

2021-05-11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取士应试束缚

得分: 52分

? 对于因为出身而引起的擅长应试、缺乏视野和资源的现象,我认为应试固然重要,但视野必不可少。

? 应试教育从古沿袭至今。清朝科举制度十分完善,奠定了如今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人素质的重要标准。然而,擅长应试就一定有丰富的视野和资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究其根源,这种强应试弱视野是由社会决定的。贫富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出身的不同,人们所获得的视野和资源必然不同,甚至会导致两极分化的后果。另外,由于书本知识本身有局限,人們难以加以创新,不免被书本束缚,缺少实践能力和经验。

? 视野越狭窄,资源越贫乏,可能越会引起人才的埋没。卢梭曾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社会上视野和资源有限的种种束缚,阻碍了那些出身不起眼的人才的前进步伐。假使此风愈演愈烈,社会矛盾不断,冲突加剧,甚至引起对立,那么社会秩序将遭到破坏,社会稳定性也是如比。

? 从更深层次上说,视野和资源的缺失可能会引起国家的衰落。明清时思想文化禁锢政策的产物“八股取士”,由单一毫无创新的考试内容筛选出专门为国家忠心服务的提线木偶。可在当今社会,创新与发展是国家乃至世界的主题,视野和资源可以辅助国家的发展。因此,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

?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对视野和资源的缺失,我们该如何应对?就个人而言,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打好应试的基础,然后再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出去,拓宽视野,获取丰富的资源,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就国家而言,应积极出台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的政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面对缺乏视野和资源的现状,我们不能够妥协,而是应积极与之抗争。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以应试为辅,以视野为要,来日必将扶摇直上。

第①段针对现象提出观点“应试固然重要,但视野必不可少”,观点鲜明简洁不赘述,契合材料。但在语言表达上,“对于……的现象”一句与后面的内容联系不紧,若在之后加上“有人认为不必太苛求”,针对性会更强,语意也会更清晰。

第②③段承接观点,阐述“应试”的弊端和形成原因。

第②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应试”的弊端,加以否定;第③段从社会的角度指出了这种“强应试弱视野”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社会的贫富差距和被书本束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思考深入。

第④⑤段由浅入深,由个体到国家层面阐述视野狭窄的后果:会引起人才的埋没和导致国家的衰落。能援引历史,立足当下,层次清晰,论证有序。但限于篇幅,论证过程略显单薄。其中,第④段引用卢梭的名言与观点的契合度不够。

第⑥段谈应对方法,提出了个人加强自身努力和国家出台优化资源分配政策的解决方法,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给出了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最后引用孟子的话,增强文章可读性,使得文章收尾有力。同时,再次重申观点,照应标题,结构完整。

文章优点

(1) 审题准确,指出“应试固然重要,但视野必不可少”,前者重要,后者必要,两者的关系一目了然,具有思辨性。

(2) 论证思路清晰,“提出观点—分析弊端及产生原因—论证负面影响—提出解决方法—重申观点”五个部分形成了比较严谨的论证过程,能层层推进,体现了思维的缜密。

(3) 文章侧重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及负面影响,从历史到当下,从个人到国家,这让文章的思考角度有别于其他文章,也体现了思维的深度。

不足之处

(1) 材料与论点不够契合。比如第④段卢梭“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名言,表达的是束缚与自由的对立统一,但引用的目的却是论证资源的限制、视野的束缚激化了社会矛盾,不甚恰当。

(2) 分点说理的过程概述过多,略显笼统。比如第③段提出“强应试弱视野是由社会决定的”,社会如何?又是如何影响应试和视野的?没有展开说清楚。第⑤段谈八股取士的危害时只点到了选拔出的人才是提线木偶,而想要论证八股取士“引起国家的衰落”,就应该进一步深入呈现八股取士的危害。后面论及“当今社会”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作文提供: 缙云中学 陈玮玮)

猜你喜欢

取士应试束缚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拴牢
自由博弈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属考论
摆脱束缚 声控搞定一切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
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