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颜真卿晚年书风的转变
2021-05-11周鑫畅
● 颜真卿生平及书学
颜真卿(709—785),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开元二十二年,颜真卿入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安史之乱”护国有功,封为鲁郡开国公。永泰二年(766)遭受权相排斥,屡遭贬官。自永泰初年以来,一改之前常态,开始寄情于山水,沉湎于诗文,依托于佛道,以求内心的解脱。建中四年(783),奉命宣慰李希烈被囚禁,至贞元元年(785)遇难,享年七十七岁。
● 《大唐中兴颂》的创作背景及現状
(一)创作背景
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后,元结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撰写这篇《中兴颂》,对唐王朝平息安史之乱后即将振兴的盛德大业进行了高度的赞颂,表达了元结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希望国家强盛的爱国立场。颜真卿和元结一样,安禄山叛乱时,他积极参与平乱,于大庆六年(771)亲笔书写了这篇《中兴颂》,文章以传神的笔力、紧密的结构,高唱出一曲国家由四分五裂走向统一的颂歌。
(二)保存现状及拓片版本
书于大历六年(771)六月。楷书,元结文。416.6×422.3厘米。凡21行,行 25字。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竖写左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
此刻又称《中兴颂》,碑文系元结于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所撰,文辞古雅遒劲。欧阳修《集古录》云:“碑在永州摩崖石而刻之,模打既多,石亦残缺,今世人所传字画完好者,多是传模补足,非其真者。此本得自故西京留台御史李建中家,盖四十年前崖石真本也,尤为难得尔。”可见,石崖在北宋晚期就已残损。北宋末年又有多种翻刻。《集古录》记载:“蜀中资州模刻在其东北二岩,各刻一本,鹤鸣山、铜梁江上故亦有刻本。”故真本极为难得。
本文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宋拓版本为参考版本。
● 《大唐中兴颂》的风格特点分析
《大唐中兴颂》全篇向外膨胀,却又力量内含,布局紧凑,气势雄浑。观前人对这幅作品的评价便可见一斑,王恽《玉堂嘉话》称其:“雄伟如驱千里骏马,倚丘山而立。”《浯溪记》有云:“为平原第一得意书,亦次山(元结)之文有以助其笔力,故与山水相应发耳。”郝经《陵川集》又云:“书至于颜鲁公,鲁公之书又至于《中兴颂》,故为书家规矩准绳之大匠。”观其大致,总结出两点比较突出的特点:一点因为《中兴颂》在摩崖的原因,需要将其内容表现得格外的正大浑阔,给人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浑壮美,将颜真卿慷慨正气的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第二点是由于内容表现的需要,所以点画表现圆浑厚实,注重书写时的力量保持充沛畅达,笔画粗壮而不臃肿。字形表达得宽阔雄强,外密内疏,中宫舒展,布白于字中。
(一)用笔
“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帖,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能如秋鹰博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朱和羹这句话道出了用笔对于书法的重要性。首先从用笔的角度来赏析《大唐中兴颂》,无疑是正确的且必要的过程。
《大唐中兴颂》笔画多以藏锋起笔,回锋收笔,且圆起笔远多于方起笔,行笔雄健流畅,笔力毫端,给人以沉郁凝重之感,但不是一味地追求粗壮,而是注重点画的厚重、挺健、遒劲。用笔方式整体呈现以中锋运笔为主,无论是横画、竖画以及点、撇等都是中锋运笔,侧锋在《中兴颂》当中基本找不到踪迹,这是颜真卿在中期书风改变的一大特征之一。同时,整体笔画提按程度不大,也许是材料风蚀的影响或者工匠水平的影响,总之看起来提按轻重变化不大,但是仔细观之,用笔粗细变化也是很丰富的,转折、回扭、顿挫等用笔变化以圆转为主,方笔在其中表现得很少。这种用笔方式是颜真卿在对古代文物出土的文字当中吸取营养,将篆字的圆转,中锋运笔的笔法中提炼出来的。
(二)结字
从《大唐中兴颂》的整体来看,其结体基本上也是与颜体书风一贯的风格是一致的,颜真卿以篆籀入楷,其取法必变外拓,这是颜书变草的根本所在,篆籀入楷,增添了颜书的金石风貌,显得苍古老辣;取法外拓,使颜字的结体堂原宏大,显得气势豪岩。在充分地吸收了秦汉诸种碑体的养分之后,缘情而书,因志立意,从而形成自家面貌。
1.平而蕴巧
《大唐中兴颂》结字平稳端庄,但是蕴含巧妙。如图1的“两”“兴”两字整体给人感觉平正大方,端正严肃。但在细节中,如:“两”字当中的“人”部,两个“人”部首取势倾斜,给人带来活泼的气息,灵巧地避免了一种死板之感。“兴”字的中间部分稍有倾斜,同样也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2.拙而生势
《中兴颂》看似憨态可掬,却在结字中生出一种宏伟的气势,如图2的“盛”“颂”两字则表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在整体中都有一种拙态,但仔细看来两字都取斜势,似静似动,“盛”字“戈”部首倾斜度较大,整个字昂首挺胸,给人雄赳赳的感觉。“颂”同样,左松右紧具有一股向斜上方的势,整个字看起来就像是在奔跑一样,极具运动感。
3.端庄雄浑
在《中兴颂》中,每一个字的气质都具有一种端庄雄浑、气象恢宏的气息。如图3的“郡”“洛”两字比较典型,“郡”的“丨”笔画似有一种向字中心的弧度,将整个字撑起来,稳如泰山。“洛”笔画较为简单,但同样中心平稳,左右两部衔接紧密,端庄大气,不动如山的感觉。
从图1、2、3中表现的三种结体特点来看,颜真卿在创作《中兴颂》的时期,风格转变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结字规律,在之前问世作品的铺垫之下,将结构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三种结体基本上也总结出了颜体在晚年书风转变之后的基本面貌。
(三)章法
作品全篇布局紧凑、真气弥漫。给人向外膨胀的感觉,充实而朴茂,字里行间充满金戈铁马之势,拳拳报国之志,映射出当时时代精神。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气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杨守敬云:“《中兴颂》有营平之苍雄。”
此碑刻与其以往书法作品不同之处在于此摩崖书作他打破常规,使用了以左往右的书写排列法,这让后人们不得不惊叹颜真卿的魄力与书法功力。
观其大致,总结出两点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因为《中兴颂》在摩崖上的原因,需要将其内容表现得格外的正大浑阔。二是由于内容表现的需要,所以点画表现圆浑厚实,注重书写时的力量保持充沛畅达,笔画粗壮而不臃肿。字形表达得宽阔雄强,外密内疏,中宫舒展,布白充盈,给人一种宽容阔达之感。
● 结语
纵观颜真卿一生的艺术生涯,其书法在技艺方面,中年时期基本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了,颜真卿晚年是精品堆叠的时期。为何书风会开始转变,除了《麻姑仙坛记》这个转变过程之外,更要将注意力转向《大唐中兴颂》带来的更进一步的转变。这是质的一种转变,如果说《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面貌基本定型的话,那么两个月之后的《中兴颂》则是将这个面貌推向完美的第一步,所以作者以《大唐中兴颂》为切入点,深入的了解它,将它与各个阶段的作品对比分析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这是我在探究和学习颜真卿晚年书风转变中获得的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对于以后学习和研究颜真卿书法艺术以及自身书法技艺提高上,都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作者简介:周鑫畅,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美术学研究生,书法方向)
参考文献
1.北宋欧阳修著,邓宝剑、王怡琳注,集古录拔尾[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8。
2.北宋欧阳修著,邓宝剑、王怡琳注,集古录拔尾[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8。
3.王恽,玉堂嘉话[M],商务印书馆,1939,12;
4.清代钱邦芑,浯溪记。
5.元代郝经,钦定四库全书·陵川集。
6.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
7.北宋欧阳修著,邓宝剑、王怡琳注,集古录拔尾[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8。
8.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