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风俗民俗的外宣翻译及跨文化阐释研究

2021-05-11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俗学秧歌风俗

耿 静

一、研究背景

中国民俗学被普遍认为始于1918年北大歌谣征集活动,现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民俗学探讨在自然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信仰形式、日常话语和日常琐事等民俗事项,以此来发现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1]。民俗文化可以深入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其外宣翻译对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非凡意义。

民俗事项内容丰富,民俗学家多尔森将民俗事项归纳为口头民俗学、物质民俗学、民间社会风俗和民间表演艺术[2]。学术界现在普遍将民俗事项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口头民俗学、风俗民俗学和物质民俗学。风俗民俗学是民俗学的重要部分,在民俗文化的保持和传递过程中占重要地位。风俗民俗学是以风俗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民俗事项,主要包括民间节日、民间仪式、民间舞蹈和民间戏剧等。山西省风俗民俗文化由来已久,例如,山西人过大年风俗、寒食节禁火风俗、河曲河灯会风俗、绛州鼓乐、太原锣鼓、山西民间秧歌等都属于民俗文化事项。

二、外宣翻译与跨文化阐释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需要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这就产生了外宣翻译[3]。张健概括了外宣翻译的目的、载体、渠道及对象,他认为外宣翻译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4]。目前,中国软实力逐步增强,更加重视建立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因此,中国的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应以文化交流为目的,以源语为依归,进行平等外宣。

翻译外宣本身也是一种跨文化的阐释。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文化的阐释,特别是在文化与文学翻译中[5]。早在1954年,卡萨格兰德就提出了“翻译不是翻译语言,而是翻译文化”的观点。到了19世纪的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洪堡特等人就要求译者尊重原文的“异质”,即域外的文化[6]。20世纪90年代,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使翻译学科关注的领域有所拓展,并开始关注翻译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作用。在此之后,翻译学界出现了“文化学派”,其提出了文化作为翻译单位的主张。这一学派的代表理论为“解构主义”,其重要概念是“延异”和“播撒”,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并解构传统翻译理论的重要概念“对等”[7]。对于“翻译学派”来说,翻译的重点不在于语言的传递,而在于文化,在于其意义是否传递给目标语读者[8]。

三、山西风俗民俗文化的跨文化阐释

(一)“译+释”的跨文化阐释

山西风俗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对其翻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特色词语的翻译和特色文化的介绍。在《中国日报》(ChinaDaily)对山西民俗的报道中,对特色文化的翻译大多采用音译加直译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保留中国特色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以社火、秧歌、寒食节等特色文化词的翻译为例(见表1),ChinaDaily对其处理简单明了,对特色词语采用了直译加音译的翻译策略。

表1 特色文化词的翻译

特色文化词首次出现,应对其进行意义阐释,使得特色文化词语达到中英文意义上的沟通。例如,在介绍秧歌时,英文为“The Yangko dance, also called ‘twisting Yangko dance’, is a unique collective singing and dancing art”,这便介绍了秧歌是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歌舞艺术。再加以更多的细节,如“Yangko dancers' dresses, most of which are drama dresses, are rich and flamboyant in color”,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服装特色,介绍了秧歌服饰大多数为戏服,颜色丰富且艳丽;以及“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roles, they are accompanied by handkerchiefs, umbrellas, sticks, drums, money whips and other props,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gongs, drums, suonas and so on”描述了秧歌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千姿百态。其英文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异质”,同时使其意义在目标语国家得到有效传递,突出了文化阐述以传递文化为首要任务。又如,在介绍河曲河灯节时,仅翻译出Hequ River Lantern Festival是不够的,其意义无法传递给英语读者,需加入解释性语言“365 lanterns were set down at the ferry, signaling peace and happiness all year round”,简单介绍了河曲河灯节365盏灯喻意一年365天,天天顺利,年年如意,使得其意义得到真正的跨文化传递。因此,对山西风俗民俗文化采用“译+释”是行之有效的外宣翻译策略,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特色文化,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跨文化阐释。

(二)重写的跨文化阐释

当山西民俗风俗文化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词语,其意义也很难阐释时,则采用另一种跨文化阐释方式——重写。原语信息无法用“译+释”的策略传递时,强行原封不动保留会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因此,需对其文化进行“解构”,打破原有形式并重写。重写经常出现在文化翻译中,当一些文化事象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时,这时应重写,使其不拘泥于原文语言与形式。例如,山西风俗民俗蒲剧,中文介绍蒲剧时称其剧目丰富,唱词较多,并有大段唱腔,文词通俗上口,表演粗犷火爆,重唱功、做功和特技的运用,角色包括须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脚色行当,绝活包括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纸幡和彩功等特技表演。武场乐器有鼓板(小心板)、枣梆、马锣、铙钹、小锣;文场乐器原有小壳板胡、笛子、二胡、大三弦等,后来加进了小、中、大提琴等西乐器。在英文介绍中,如果向目标语读者输入上述大量的中国特色文化,会给目标语读者带来阅读压力,反而不利于山西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英文介绍为“Puju opera is featured by its high, simple and bold singing. It is not only good at performing impassioned and tragic heroic epics drama, but also skilled in portraying the personalities and emotions of characters in lyric drama. Puju opera is also featured by acrobatic skills.”。其英文介绍保留了部分重点特色文化,并打破原有内容形式重写,主要介绍了蒲剧的高音、质朴及粗犷的唱法,擅长表现悲壮历史题材,刻画人物性格,以特技表演为特点的特征。重写是在保留原文逻辑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重构”阐释,其保留了重点的特色文化,能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接受源语文化。

四、结语

山西省风俗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对外宣传需依靠跨文化阐释以达到真正的交流。本文认为,“译+释”和“重写”的翻译策略是跨文化阐释行之有效的策略。当特色文化首次出现时,应尽量采用直译,并加以解释;当特色文化在英文中无对应词语或很难解释时,应保留重要文化,打破原有的形式并重写,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两者跨文化阐释策略侧重不同:前者完全保留原文文化,带给译者对原文文化的丰富体验;后者打破原有形式,对其进行重构阐释,减轻目标语读者阅读压力,并激发其对原文文化的兴趣。

猜你喜欢

民俗学秧歌风俗
太平风俗美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昌黎地秧歌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富平村里唱秧歌
《红楼风俗谭》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