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转型研究
2021-05-11方松林曹盼宫
方松林 曹盼宫
一、马场生态农业社区布局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太安镇位于宜君县西南部,东与哭泉乡相连,西南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接壤,距县城约为25千米,距市区33千米。马场生态农业社区位于太安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5.5千米,南接焦寨村。该社区原址位于柴家沟煤矿富集区,近年来区域地下煤炭资源不断被开采,极大地破坏了原社区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同时在原社区范围内形成了若干个煤炭开采塌陷区,社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因此,在2014年年底,该社区整体搬迁至由列桥公路与G342(原S305线)、G65包茂高速公路相连接的主要通道区域,交通条件十分便利[1]。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是居民较为聚集的居住点,规划社区位于列桥公路两侧,为山地区域,区域地貌以山、川、梁、沟、峁等多种类型并存,最高处为1154米,最低处为1144米,西南高,东北低,社区的整体地势相对平坦。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质量,社区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了较好的渗透与融合关系,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带状布局的社区规划。该社区总规划用地为4.20公顷,其中北片区为0.91公顷,南片区为3.29公顷。根据社会现代化生态农业社区的功能要求,充分考虑区域社区营建条件,最终将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规划为农业住宅区、商住区、产业园区、行政管理区和公共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力求将土地的使用功能进行有效分离,通过省道305线及马场川河来划分行政管理区、公共服务区、产业园区和生活区;通过干路和支路来划分农业住宅区和商住区;商住区结合店铺和门面,集中沿规划的道路布局;建设用地西北侧则相对安静,主要安排行政区和幼儿园。
产业园区主要布置果库、水果加工厂、牲畜养殖场、木炭加工厂等具有生态农业特色的加工厂,考虑将农业产业链条进行有效延伸,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还需要考虑社区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农机维修站等设施。
生活区主要划分为农业住宅区、商住区、行政管理区和公共服务区。在生活区内应当重点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置,以完善社区的基本功能,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的需求。行政管理区应当统筹社区的组织与管理,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的现代文明程度。住宅区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生态农业住宅区,主要集中于建设规划用地的西北部、马场川河的南岸,在这里主要布置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区居民的居住建筑,居住建筑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当地地理环境,营建整体统一、层次明晰、绿色宜居的生态农业社区居住空间,主要为四开间的单层联排标准化窑洞建筑;二是三开间的两层商住区,即底层为农副产品售卖、餐饮、农业文化展示的商业店铺,楼上为住宅,该区域地处建设规划用地的东南部,交通比较方便,景观视线良好。
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对社区的管理、自治和正常运行影响深远,也是营建生态农业社区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它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具有服务性和公共性的场所与设备。不同区域的社区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应当根据当地社区发展的实际水平来制定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同时还应当看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将近期和远期配置目标结合,逐步使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根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可操作性和选取数据的可行性,本文结合马场生态农业社区的实际情况,有效配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由于0~2岁的幼儿主要由社区监护人照料,本文将马场生态农业社区居民按照3~5岁、6~12岁、13~15岁、16~25岁、26~59岁和60岁以上六个年龄阶段来划分,根据社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需求,为马场生态农业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化配置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存在差异:3~5岁年龄段的儿童主要需要提供幼儿园及相关配套设施;6~12岁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提供小学及相关配套设施;13~15岁年龄段的少年需要提供初中及相关配套设施;16~25岁年龄段的青年除了提供必要的教育设施以外,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职业培训机会、文化娱乐设施及运动健身设施等;26~59岁年龄段的社区居民以提供生产服务性的公共设施为主;6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则主要需要养老服务的公共设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该社区不同年龄阶段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要需求类型是不一样的,事实上社区居民的需求是多样的,只是不同年龄阶段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求的侧重点不一样。
现有社区建设用地有限,社区健身活动场地可以考虑与中小学校的操场统一规划设置,并且最大限度地向社区居民开放,在用地规划时,尽可能避免居民生活区与学校环境的相互影响;社区文化广场通常布置于社区的公共开放空间中,成为社区居民聚会、聊天、休闲的场所;社区目前存在部分鳏寡老人,因此社区养老中心适宜布置于相对安静的区域,尽量确保交通条件便利和公共设施相对齐全;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与农业技术推广站应当有机结合,尽量靠近社区主干道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在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着力提高社区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
三、基础设施配置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现有一个水源点,位于村委会南侧1千米处,水源为山泉水,水量基本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社区营建中,需要进一步考虑社区居民的饮水安全。输水管网布置可以沿社区主次道路进行,采用环枝状布局形式,以利于提高社区供水的安全性。社区排水主要包括社区雨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和冲厕水排放。雨水通过社区建筑屋面径流和住户庭院径流汇入住户院落蓄水池,雨水可以用于浇灌庭院菜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同时也可以作为消防用水。剩余雨水通过路面径流排放至田间蓄水池,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社区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点进行集中处理,配备独立隐藏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将社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起来并通过过滤净化处理,最终达标后排入河道。社区居民的冲厕水则直接汇入沼气池,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供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照明和烧饭做菜,沼液和沼渣可以定期取出,作为蔬菜、庄稼或者果树的有机、绿色肥料,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长,有效地保护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2]。
社区道路系统设计与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出行规律、经济状况等息息相关。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来看,生态农业社区道路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社区外部交通和社区内部交通两方面,在生态农业社区道路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道路分级。生态农业社区道路除了需要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交通需求以外,还需要有效地实现城镇道路向社区道路的转换。当前,比较适宜连接生态农业社区的交通线路为城乡公交线路,公交线路出城后,可以直接转换为乡村公交线路。城镇公交线路连接着社区与社区之间的道路,社区与社区之间应当有效设置公交站点,同时社区之间以生产性主干道相联系,可以优化生态农业社区空间结构。生态农业社区内部交通分为社区生产性道路、社区生活性道路和社区停车场。社区生产性道路是联系生态农业社区与田间耕地以及耕地与社区对外交通路线的重要道路,它的建设对社区农业生产效率和社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在道路交通规划中进行了系统的考虑。在社区外部交通上,对烈店路进行了整体修建,栽植了行道树,摆放了景观花钵,修建了完整、通畅的排水渠,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较好地实现了马场生态农业社区与省道305线、G65包茂高速公路的对接。在社区内部交通上,按照统一规划要求,结合马场生态农业社区发展现状和规模,将社区内部交通划分为三级:一是社区内部主要道路,主要体现社区道路的通达性和较高的运行效率,道路宽度为5米;二是社区内部次要道路,主要表现在社区道路的连通性上,道路宽度为4米;三是社区内部支路,主要连接社区巷道,道路宽度为3米。社区停车场主要分布在两处,分别位于马场生态农业社区北片区景观广场的北侧和南片区的社区活动广场的东北部,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居民未来购买私家汽车和农用车的停放问题。
四、产业园区规划
生态农业社区产业园区规模确定既要考虑作物生长的类型,还要考虑作物的后期销售和使用模式,以此来建立生态农业社区的农副产品加工线[4]。马场生态农业社区总面积42 087.70平方米,社区居住建筑面积12 634.04平方米,公共场所面积5442平方米,耕地面积4208.77平方米,林地面积8417.55平方米,园地面积6313.17平方米,草地及其他面积为5072.17平方米。
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不同阶段,所受到的影响环境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影响环境在不同的空间也不相同。影响环境、不同空间相互交织,呈现出错综复杂且又有一定运作机理的内在关联。
影响生态农业社区农业空间的环境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所形成的不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场所,生态农业社区居民等行为主体活动的频率不同,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农业生产作业空间是以生态农业社区土地作为载体而展开的活动场所,分布范围基本上是以社区面积为界,多种农作物在社区土地上的区位集合构成了生态农业社区农业生产的空间形态。农业生产性服务性活动空间分布于村级、乡镇级、县级、省级及其他空间活动场所;农产品销售空间是以生态农业社区居民行为主体所选择的农产品交易点作为中心,依据交易空间的重要程度来进行合理布局。影响生态农业社区农业空间分布的环境都相互关联在一起,就以农产品市场需求来说:一是市场需求量通过影响生态农业社区农产品生产规模,进而影响农产品的生产空间分布;二是市场需求区域差异改变农产品销售空间[5]。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的养殖场选址应尽量远离社区,避免对社区的整体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养殖场南北长40米,东西宽70米,总占地面积为2800平方米。养殖场周边绿化丰富,降噪效果良好,距离学校和居住社区较远,易于形成较为私密的理想养殖场所。在场地的西南部布置有生态园区办公室、锅炉房、车库、化验室、监控室、会议室、生产养殖技术培训室、公共厕所等,东北部是饲料加工仓库、沼气池、牛舍、猪舍和羊舍等。生产区和管理区之间通过绿化进行分隔,形成了功能区的有效分离,同时也绿化了场地环境,形成了绿荫环绕的养殖场整体环境。
五、社区住宅与院落规划
社区住宅和院落规划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区住宅和院落的合理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而且可以有效引导社区居民发展新的生活方式[6]。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社区住宅与院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社区住宅和院落分布过于分散,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这样的社区分布方式既不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利于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最终导致社区整体环境质量不高,难以实现绿色宜居的社区品质;二是社区住宅与院落功能设计混乱,缺乏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社区住宅功能空间设计缺乏深入推敲,院落附属空间的整体规划缺乏标准,导致原本有限的社区住宅院落通常被用来饲养牲畜和停放农用机车,人居环境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因此,在该地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过程中,社区住宅与院落的规划尤其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社区住宅与院落的选址应当符合建设要求,禁止占用农田等保护性用地,应适当控制社区居民人均用地指标和建筑面积指标。应当充分结合社区所处环境的自然地形地貌条件,深入研究布局紧凑、符合场地条件且层次丰富的窑居建筑空间形态,既要一定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的交往需求,也要能够保证窑居社区居民居住环境的私密性和宜居性。第二,社区住宅要充分尊重当地特色。在住宅建筑形式上、建筑细部处理上及建筑室内外装饰上都应当吸收当地建筑的传统风格和优良基因,充分采用地域化建筑材料,形成地域风格鲜明的社区形象。在社区住宅的技术层面上,还应考虑采用节约资源的绿色技术手段,如节能灶、中水回收利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节水洁具、采暖房、太阳能热水器等,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打造绿色宜居的社区环境。第三,社区院落规划布局既要使生活便利,又要有助于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7]。建议将辅助空间和厕所单独设置于院落空间中,既方便农机具和日常材料用品的储藏,也能有效实行功能分区。庭院中的大块空地建议发展绿色庭院经济,既能使社区居民自给自足,也能绿化社区院落,形成绿色宜人的社区景观环境。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根据社区居民对用地大小和功能的实际需求,针对生态农业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特征,形成了较为适宜的社区住宅和院落的规划模式。该社区的单户住宅和院落规划内容包括:一个标准四开间的一层窑居建筑、室外厕所、农具储藏间、一个绿色庭院空间。宅基地面积为192.72平方米,其中单户社区院落总占地92.4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100.32平方米(不包括室外厕所和农具储藏间的面积),住宅标准开间为3.3米,进深为7.6米(见图1)。住宅建筑结构形式为统一的单层砖砌体拱形结构,屋顶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图1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窑居院落平面布置图
图2是结合马场生态农业社区场地条件,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形成的布局紧凑、符合场地空间形态的、绿色宜居的社区布局。社区住宅及院落的紧凑布局,既有效地节省了土地资源,又促进了社区居民的交往与沟通,使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图2 马场生态农业社区窑居连体效果图
六、结语
通过对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转型研究,从生态农业社区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础设施配置、产业园区规划和社区住宅与院落规划等五个方面全方位构建生态农业社区,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生态农业社区环境布局是其转型的基础动力,应当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将社区的生态环境、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做到科学规划和有序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二,设施配置是支撑动力。一方面,应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扩大公共服务设施对社区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应加强基础设施配置,结合社区一、三产业融合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乡村配套基础设施。
第三,产业园区规划是主推动力。挖掘生态农业社区特色文化,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强调产业纵向和横向的延伸融合,弱化产业界线,优化特色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从而推动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社区住宅与院落规划是内生动力。社区住宅和院落规划与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关系密切,通过集约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功能的有序规划、适宜民居的空间设计,能够给予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以上四大动力机制的引导,有利于当地生态农业社区更好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