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2021-05-11王效霞
王效霞
山东省胸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山东济南 250013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配置各科室静脉药物,由护理人员进行配药,接收已排好待配药物,在核对准确无误以后,加药操作[1]。静脉注射作为临床常用给药途径,见效快,且疗效好,然而配置静脉药物工作复杂,且具有较强专业性,极易受到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与干扰,发生职业暴露。因此,应当重视静脉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2]。本研究以80 名护理人员为对象,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9 年4 月 至2020 年4 月 山 东 省 胸科医院80 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2 ~44 岁,平均(32.39±4.51)岁;学历:大专以下、大专及以 上 分 别 为32 例、48 例;工 龄4 ~20 年,平 均(8.96±3.23)年。纳入标准:临床工作时间1 年以上;在职注册;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意识障碍,精神疾病;行政管理人员,进修护士,转轮护士。
1.2 方法
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一般资料、工作情况评估、管理效果评估,信效度Cronbach's α 为0.982。①一般资料:制作调查问卷,详细统计所有护士的一般资料,该量表的内容有年龄、性别、学历等,向护理人员发放,由护理人员认真填写。②工作情况评估:制作工作评估表,详细统计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针对防护器材、操作情况等进行调查,包括防护器完备情况、物理因素、使用防护器、防御得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等。③管理效果:详细统计所有护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具体发生情况,比较管理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减少情况。
1.3 观察指标
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资料与工作情况,了解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不同工龄、学历等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
80 名护理人员中,职业暴露发生20 例,占比25.00%,未发生60 例,占比75.00%。
2.2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工龄、学历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防御过当不同,职业暴露发生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分析[n(%)]
2.3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中对护理人员产生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工龄、学历、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工龄、学历、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见表2 ~3。
表2 变量赋值表
表3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职业暴露表示医护人员在诊疗与护理工作中,皮肤黏膜被携带感染性病原体患者的体液、血液、放射性物质所污染,或者污染针头等利器伤害,感染风险增加的情况。静脉配置中心是集中专业人员到封闭环境、洁净操作台,将配置工作完成,可有效避免在开放区配药时损伤医护人员与患者,促使用药处方合格校对加强,确保用药安全[3]。在静脉配置中心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复杂,护理人员在配药过程中很可能会被打开的药液或者安瓿玻璃碎屑溅到皮肤上甚至眼睛里,若护理人员未掌握职业危害有关知识,工作疏于防范,且不重视手部卫生,极易引起感染,对护理人员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健康与生命[4-5]。
3.1 一般资料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年限、学历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不同(P<0.05)。提示职业暴露与护士工龄、学历存在相关性,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护士的工龄越长、学历越高,职业暴露发生概率越低。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护士的工龄长表示临床工作时间长,与患者接触机会多,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防护与避免措施。若护士的工龄短、学历低,不具有很强的防护意识,且不了解职业暴露严重性,临床防护经验缺乏,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出现惊慌失措现象,无法及时实施有效措施[6-7]。
3.2 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防御过当不同,职业暴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等。提示静脉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包括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等。①防御过当。护理人员不了解消毒知识,也不重视更新知识,极易发生防御过当现象。如护理人员往往会以为消毒剂使用越多,消毒效果则越好,因此,在静脉配置中心工作过程中,消毒剂使用浓度增加;在卫生部有关规定中规定,双消毒取消,部分护理人员仍采用双消毒,这就使得大量消毒剂被浪费,释放大量毒气,损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8-9];②使用化学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常用于浸泡消毒物品,擦拭消毒物体地面、表面,若长期接触,极易出现记忆力降低、眼部烧灼感、皮肤过敏、头痛等症状[10];③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含锐器伤、环氧乙烷。护理人员在静脉配置中心工作过程中,往往会接触换药用具,需要使用镊子、包布、换药碗等,均需采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具有很强的穿透性,物品损伤很小,且灭菌效果良好。然而在气体状态下,环氧乙烷具有毒性,若护理人员与其长期接触,极易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与衰弱。除此之外,环氧乙烷具慢性毒性作用,静脉配置中心护理人员每天需对一次性换药用具质量问题进行检查,与残留环氧乙烷长期接触,可能会引起眼睛不适、发力、头痛、恶心等症状[11-12]。
3.3 危险因素的防御措施
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加强职业暴露意识,实现职业安全常态化管理。对于资历较浅的新护理人员应加强培训,将静脉配置中心的各个环节作重点培训,并将引发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环节与高危因素等数据定期公布,使护理人员自觉执行操作规范,减少受伤。②制订安全防护措施。按照国家卫生局等部门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医院情况与医疗废物,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其中包括污染品清理、实验室消毒、紧急措施的培训等。建立健全医院职业暴露有关制度,并进行严格管理,监督制度落实情况[13]。③做好药物管理。分区集中存放抗肿瘤药物、化学消毒剂,室内应当保持空气流通。若药物存在细胞毒性,应当实施规范处理、隔离处理,集中转到负压环境中进行配置,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于医护人员的危害。在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过程中,应当先洗手,帽子、防护镜、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应当严格佩戴,促使皮肤的裸露程度减少,防护装置在佩戴准确无误以后,进入配置区域,使用酒精(75.00% 浓度)消毒操作台,降低操作台玻璃窗,直到距台面18 cm[14]。结合配置药物的使用剂量,合理选择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需妥善固定,避免药液溢出,在药物溢出时,剂量需低于总注射器的75%。此外,为了有效避免细胞毒性在周围环境中溢出,出入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在生物安全柜中集中操作,确保空气良好。④规范操作。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护理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医疗器械均应当正确使用,不良配置习惯及时纠正,确保规范配置,在配置过程中,需分开辅助区、洁净区、控制区、办公区。针管等废物应当做好防护工作,可避免出现感染、划伤等现象[15]。⑤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因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使得医护人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且面对着很多外界压力。管理者应当与静脉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积极沟通,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与想法,听取个人意见,实施有效措施,给予护理人员心理疏导,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营造愉悦、轻松的工作环境。另外,培养护理人员的乐观精神,不断提高心理素养,在各种压力中正确、积极面对[16]。
综上所述,静脉药物配置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包括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等,需加强学习,促使自我防护意识不断提高,医院需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有关防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