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坡自行车棚结构设计分析
2021-05-11周小歆
周小歆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250010)
在工业建筑中,自行车棚作为公共建筑物设计时一般选用标准图集做法;当厂区的设计条件不能直接选用图集做法时,应当单独做结构设计。因自行车棚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结构,没有特定的计算分析软件,也没有明确的规范条文,导致设计人员无从下手,设计效率很低。本文针对这类结构设计时所需的简化计算模型、施加的荷载和约束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1 自行车棚结构设计的规定
工业建筑中的自行车棚结构设计应遵循简洁、轻巧、美观原则,一般以轻钢结构为主,中小型自行车棚主要构件一般选用圆钢管或方钢管,车棚顶面采用压型钢板轻型面板。自行车棚主要受力为恒载、活载(顶棚竖向活载、风荷载、北方地区有雪荷载),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一般可不考虑地震作用,其中对结构承载力影响最大的为风荷载。
1.1 刚架主体结构
恒载按照构件材料自重计算。顶棚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的竖向活载标准值取0.5 kN/m2。
垂直于构件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式中:ωk为风荷载标准值;μz为高度变化系数,按照车棚高度和地面粗糙度取值[1];μs为体型系数;ω0为基本风压,采用50 a重现期的风压;β为风振系数,主要构件取1.1。
如果项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还需考虑雪荷载,雪荷载的标准值
式中:SK为雪荷载标准值;μr为积雪分布系数;S0为基本雪压,按100 a重现期的数值采用。
刚架主体结构的计算模型可参考门式刚架结构,简化为平面内的刚架进行受力分析。
1.2 附属结构
自行车棚属于轻钢结构,其围护结构一般为轻钢屋面檩条,檩条的风荷载计算采用式(1),只是系数取值不同,计算檩条时β取1.5。
因自行车棚主体刚架纵向间距一般在3~5 m,可设计成单跨或连续檩条,因连续檩条的搭接节点做法较复杂且搭接处有空隙,结合不紧密,工程中很少采用,设计中一般以单跨檩条进行计算。屋面板可阻止檩条侧向移动和扭转变形,可仅计算檩条的强度[2]。
式中:Mx’为平面内弯矩设计值;Wenx’为净截面模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或净截面模量(对热轧型钢);f为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
2 工程实例
某石化厂区内自行车棚,刚架纵向距离4 m。当地基本风压ω0=0.75 kN/m2,地面粗糙度A类。因图集12J003《室外工程》只能适用于ω0≤0.45 kN/m2的地区;图集11ZJ901《室外装修及配件》所有构件只是示意,均需要结构专业复核,因此本工程需单独做结构分析设计。
2.1 结构形式选择
参考图集12J003和11ZJ901,确定了两种形式。见图1。
图1 自行车棚形式
2.2 计算分析
2.2.1 主体结构
1)模型简化。因车棚属于构筑物,没有专属的设计软件,现利用PK二维计算程序进行简化计算。见图2。
图2 简化模型
2)施加荷载。竖杆1-1、2-1外无围护构件,体型系数μs=0;杆件2-2、2-3外无围护构件,体型系数μs=0。杆件1-3、2-4有外围护构件,需考虑风压力和风吸力作用,右风时风吸力取-1.3、左风时风压力取0.5。
3)计算结果。形式1的杆件1-1、1-2、1-3选取Q235圆钢管φ114 mm×6 mm,计算分析结果见图3。
图3 形式1钢结构应力比
由图3可以看出,结构应力比为0.82,已接近极限。
形式2的杆件2-2、2-3、2-4选取Q235圆钢管φ114 mm×6 mm,杆件2-1选取Q235圆钢管φ140 mm×8 mm。简化模型计算分析结果数据差别不大,可根据柱脚节点做法选择柱底铰接或刚接。见图4。
图4 形式2钢结构应力比
形式1和形式2的竖杆尺寸有较大差距,形式2的杆件2-1在柱脚与杆件2-2共同作用,形成三角稳固节点,刚度较大,杆件2-1在柱顶与杆件2-3同理形成刚度较大节点域,从而杆件2-1的应力由中间部分控制,实际结构中,中间部分由2根圆钢管对焊,见图5。
图5 杆件2-1剖面
根据面积相等原则,每根钢管面积为模型中计算面积的一半,即A1=2A2。根据式(4),等惯性矩换算可确定每根钢管惯性矩[3],最后根据钢管面积和惯性矩选择相应钢管型号。计算所需钢管φ140 mm×8 mm的A1=33.18 cm2,I1=725.21cm4,各型号钢管的面积和惯性矩见表1。
式中:D1为模型计算的钢管直径;D2为设计采用的钢管直径;A1为模型中单根钢管截面积;A2为设计所需单根钢管截面积;I1为模型计算的惯性矩;I2为惯性矩设计值。
表1 各型号钢管的面积和惯性矩
从经济性角度出发,最后确定设计采用钢管φ95 mm×6 mm。
2.2.2 附属结构
由于车棚造型美观、节点构造简单的原则,附属的屋面檩条一般选用与主刚架同类型的材料[4]。鉴于本工程主刚架选用的是圆钢管,屋面檩条依旧按照圆钢管设计。
因目前软件的工具箱中,圆钢管不在可选取的钢材库里,参考主刚架的计算原理,选取薄壁矩形钢管的计算结果作为参考,按照等面积等截面模量的原则进行换算,从而间接算复核要求的圆钢管型号。见图6。
图6 简支檩条计算参数
计算结果:薄壁矩形钢管90 mm×40 mm×2.5 m,截面积A为6.1 cm2,截面模量Wx1为13.5 cm3,Wy1为8.5 cm3。根据截面积和等截面模量,查无缝钢管规格表,对应钢管规格为φ70 mm×5 mm。
2.3 结果
因两种轻钢的自行车棚形式受风压影响较大,为方便后续工程设计中直接选取,就不同风压下的两种自行车棚进行计算并列出设计选用构件,作为标准图集的补充。见表2。
表2 自行车棚在不同风压下的构件列
3 结论
1)两种形式的自行车棚简化模型中,柱底约束方式对应力计算结构影响不大,可根据具体节点做法选择柱底刚接或铰接。
2)自行车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要按照荷载规范取值,需考虑风压力和风吸力两种作用。
3)形式2的自行车棚需通过计算模型和等面积、等惯性矩确定主体构件型号。
4)形式2自行车棚主体构件强度由面积控制,惯性矩远大于计算值,根据面积相等原则选取钢管后,可不再验算惯性矩。
5)附属构件屋面一般选用简支檩条,檩条的材料类型一般同主体刚架结构。
6)此次设计是针对不能选取标准图时的补充计算,可作为相似工程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