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讨

2021-05-10司正权

关键词:创新思维立德树人有效教学

司正权

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贯穿思想道德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化学知识的增长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也是起着有益作用的,懂得学习化学会更懂得环境生态的保护。化学知识的学习,还能够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关键词:立德树人;有效教学;环境生态;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73

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向导展开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教师需要结合这个基本出发点,合理的选择教学实施方案。课堂上应当多设计各类学生参与的学习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点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向学生进行正面价值的传递。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还要重视实验教学,并且在各类实验活动的展开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想。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给学生打造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能够不仅吸收掌握知识原理,也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和认知标准。这是化学课需要达到的深层次目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会让学生获得更多成長与收获。

一、丰富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展开理论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地给学生做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些知识内容时,可能会有一定的理解障碍,对于相应的化学原理也不太容易掌握。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教学延伸,补充一些和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这既能够让原有的课堂得到丰富,也可以给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供参照。尤其是讲到的背景知识具备一定的正面色彩时,这会带给学生很大的激励,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投入,注意力更集中。伴随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原有的认知障碍会逐渐消除,课程学习的效率更高,学生也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吸收掌握知识原理。

比如在教学《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这部分内容时,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课程导入,并向学生讲述我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化学领域做出了哪些伟大贡献。如:在商周时期发现了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冶铁炼钢的技术,西汉时期出现了湿法冶金的技术等。通过介绍中国历史中出现过的这些化学技术,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勇敢、敢于创新的民族。不仅如此,这些背景资料的介绍也会让学生感受到,原来金属冶炼古已有之,在几千年前我国祖先就已经具备了从金属中炼铁的能力。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良好铺垫,并且将德育融入知识教学中。

二、结合知识点展开生态教育

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包含很多和生态环境相关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定知识的讲解,有意识的给学生展开生态教育。这是建立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观念的有效训练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这也会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印象,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融合方式。教师在给学生分析一些特定物质的化学性质时要做多样化的解读。既要让学生看到物质的化学性质,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些特定化学物质如果不经处理就进入自然环境,可能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学生要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才是课程教学要实现的综合训练目标。

比如在讲到《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时,在氯水与水反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渗透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教育。海洋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储存了丰富的资源,但由于近年来重工业的发展,海洋污染日趋严重,一些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污染物是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石油产品、重金属、酸碱等物质的排放,也加重了海洋污染。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水体污染可能存在的严重后果,并且以此为参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也是推动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石。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各种创新意识。这样的训练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更牢固的理解掌握,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学习发现。无论是对于知识点做不同视角的解读,还是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想到一些新的方法和路径等,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让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提供辅助,也会推动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能够让学生今后为科技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比如在讲到《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展开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实验教学时,需要学生完成2NO(无色)+O22NO2的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得出最终方案,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这个实验有几个难点,一方面在于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且两个反应物都是无色气体,不容易观察捕捉实验的实际情况,因此,实验在操作和推进上需要做合理的设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维的开放与创新,可以引导大家从实验器材、实验条件乃至实验产物搜集方式等几个层面做优化革新,找到合适的实验方案。这种讨论过程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色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大家不断有新的想法产生。这种学习过程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效,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锻炼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盐城市时杨中学,江苏 盐城22400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立德树人有效教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