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浅探

2021-05-10彭娜

关键词: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彭娜

摘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课标要求在语文课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便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课外阅读;关注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41

我们在婴儿时期学习说话的阶段,其实就是在学习并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地积累语文知识,只是那时的我们并不自知。进入幼儿园,老师会引入生活中有趣的儿歌让我们形象的记住并区分左右手;进入小学,老师会引入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让我们明白课文所表达的道理;进入中学,老师会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激励我们前进。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以“读”作基石,为后面的“写”稳固根基。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便要将“读”与“写”两项工程进行一个巧妙的结合。

一、支持课外阅读,为实现读写结合铺路

其实我们都知道课外读物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上的一些不足,丰富学生语文的知识库,还可以让学生的内心得到一种慰藉。书读得多了,学生就掌握了不同的习作手法,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就被提高了。所以要想真正地做到读写结合,首先教师的观念就要改变。教师不仅仅要支持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读物,还要以身作则,教学之余多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多读各类课外书籍,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要摒弃传统的一支粉笔讲满堂的现象,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要将课堂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教师要做课堂的引导者。

在平时,教师要利用一切可用的机会来引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的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到主动阅读书籍。在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不能把阅读当作一种任务分发给学生,而是兴趣的培养,要让阅读成为一颗种子并小心浇灌,促使其发芽成长。

二、大量仿写,让读落笔成真

写作的最开始都是从仿写开始。如果说“读”是为了积累素材、拓宽视野,那仿写就是让这些成为可圈可点的真实。

仿写是从“貌合神离”到“形神兼备”的一个变化。通过仿写的过程中可以考查学生是否将阅读时的积累做到了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提出了对各学段习作的具体要求,低年级的就是从简单的仿写开始,中年级则是简单的书信,高年级则是对于所给的材料、要求进行习作。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每一篇,作者都有自己的表达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自己喜爱的表达方法。比如部编版教材上有一个单元都是重点以描写人物为主,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前自己要清晰地掌握每一课描写人物的方法,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重点向学生进行讲解。一个单元结束后再写一篇以描写人物为主的习作,会发现这时班级的学生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会运用到多种细节上的处理,但不是全篇都用,而是出现在相关的重点段落。这就是仿写最终要达到的一种效果。

三、关注生活,让读写紧密相连

正式進入学校学习语文的那一天开始,基本上我的每一任语文老师都会和我们说这样一句话: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就要爱生活,用心观察自己的生活。等到自己真正地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之后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生活和语文是无法分离的。

“读”,是为了拓宽视野;“写”,是为了落实读的效果;那么检验读写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有效的结合,试题的测试并非唯一的标准,还有一个很好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生活,因为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学生可以将自己通过读写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及帮助自己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面遇到的难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就是在更高层次的积累知识和习作素材,运用起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

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习作的内容偏离生活,甚至很多的内容都是学生编写而来,而且所编写的内容缺少生活的痕迹。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关注和观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深入生活。这时的他们不再是一名读者,而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具体情节由他决定。深入生活之后并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将阅读中习得的一些方法运用过来,去观察身边的事、人,以及四季的变化,从而积累各种不同种类的素材,真正将读写紧密相连。

静心思考过后,不难发现读写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面临时代的发展,读写结合不能仅仅成为一种口号,或是流于形式上的一种应付,而是要求我们要真正地去钻研,落到教学的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春军.注重阅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J].中小学教育,2018,2(304).

[2]杨孝武.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

(作者单位:徐州市睢宁县菁华学校,江苏 徐州221000)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