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学科“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05-10杨秀华

关键词:时空观念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杨秀华

摘要:初中历史中考逐渐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但学生对“时空观念”这一历史核心素养缺乏很好的认识。本文借助历史地图、历史纪年等方面,浅谈初中历史学科“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15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史料佐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和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中较为缺乏的一种素养。因此,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一、借助历史地图,准确定位,培养初中学生的时空观念

借助历史地图教学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认识历史地图,二是可以让学生学会制作简易历史地图和关联地图相关信息。

1.让学生学会认识历史地图。

近年来初中历史中考试经常考查历史课本上的地图,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识图方法。第一,看图名,有图名的把图名做标注;第二,关注图例和图中的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等),注意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状况(地域、顺序路线等);第三,在历史课本地图上重要地点、线路等做好标注笔记;第四,挖掘图中隐藏信息,如在识读图中重要地点时,要注意对比古今地名对照。例如苏州2020年中考第15题,“学完《探寻新航路》一课后,几位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其中正确的是:A.达·伽马的探索为迪亚士到达印度准备了条件;B.欧洲航海家先后到达了好望角、美洲、印度;C.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D.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航海活动都是向东方航行”。这道题考查学生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时空观念,错误率非常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授课时注重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认识历史地图方法。指导学生第一步先看图名,划出图名“新航路开辟”。第二步关注图例“四位航海家的路线”:注意四位航海家的历史时序的先后变迁,顺序是①迪亚士——②1492年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注意四位航海家路线颜色的不同,出发的方向与到达的地点。第三步在图中对应路线上标注四位航海家出发顺序、人名、到达地点。第四步,挖掘图中隐藏信息,哥伦布与麦哲伦出发方向是向西的,其余两位是向东航行,麦哲伦成为第一个横跨太平洋的欧洲人。

2.让学生学会制作简易历史地图和关联地图。

制作简易的历史地图是学生在掌握识图方法的基础上,加之自己的理解和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一种再输出的呈现方式。第一,要注意地理方位,画历史地图时先画地理方位,在画的空白四个边中间标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二,要注意画地图的大致轮廓和重要辨别点,在画的地图下方写上要画的历史地图名称;第三,要注意画历史地图线路,标出历史地图上重要的地点、时间、人物等。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地图的记忆。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古代秦朝、西汉、元朝、清朝简易历史地图时,指导学生第一步先画东南西北地理方位。第二步要注意画四个朝代版图的大致轮廓图。第三步在各朝代轮廓图上标出重要辨别点,如都城和地方行政制度,秦朝郡县制和元朝行省制,以及比上个朝代新增的版图,西汉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四幅反映不同朝代的古代疆域图进行关联,对比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而归纳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进一步理解各朝代地方行政制度共同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二、构建时空坐标,把握整体,培养初中学生的时空观念

构建历史时空坐标按照授课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构建历史新授课时空坐标,另外一种是构建历史复习课时空坐标。

1.构建历史新授课时空坐标。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新课时存在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事件过程中的历史时序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学时可以构建新授课时空坐标。构建新授课时空坐标步骤:第一,可以通过画历史横线时间轴或曲线时间轴构建;第二,在时间轴上标注重要时间节点,写上相对应时间的发生重大历史过程;第三,充分利用时间轴上方和下方,可以对应不同的主题事件。通过构建新授课时空坐标,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新学的整个历史事件的时空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时序,增强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中历史时序的认知。

例如学习初三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授课时,革命过程时间漫长而又复杂曲折,学生对掌握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有一定困难,可以画曲线时间轴构建历史时空坐标。先画一条曲线事间轴,曲线有3段,先往上再往下最后再朝上,曲线向上代表民主,向下代表专制。在曲线轴上标注重要时间节点,写上对应时间的重大过程。如曲线开始节点1640查理一世召开议会、曲线顶点1649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曲线下方1653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和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曲线上方1688结束标志光荣革命和1689《权利法案》。

2.构建历史复习课时空坐标。

很多同学对于学习历史新授课中单个历史事件是清晰的,但是复习时对于多个历史事件的时序和因果逻辑关系易混淆,因此可以构建历史复习课时空坐标,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构建历史复习课时空坐标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古代历史复习可以按照朝代来构建,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梳理;第二,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可以按照时间年份来构建,分为不同的时期分开或合在一起梳理;第三,时空坐标上不同的历史事件可以用箭头标注因果联系。

例如复习1840至1900年中国和世界近代史时,可以构建同一张时空坐标。在时间坐标上标注重要时间节点并梳理對应历史事件,上方是世界史,下方是中国史。如1840年时空坐标上方世界史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下方中国史鸦片战争开始等。

参考文献:

[1]谢树平,翟佩龙.初中生历史时空概念的培养浅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3(17).

[2]檀新林,孙建,沈淑雅,等.历史“时空观念”学科内涵与教学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2018(01).

(作者单位:太仓市浮桥镇金浪中学,江苏 太仓215400)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