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行为的优化刍论
2021-05-10沈静微
沈静微
摘 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站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对教学行为进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落实音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建立个性成长档案;注重实践应用,增强学生音乐体验;倡导交流融合,引导学生进入鉴赏艺术格局。
关键词: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行为;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76-02
新课改倡导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作为重点,积极形成全新的学科教学格局,以适应学生关键能力培养需求。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以进入音乐教学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应站在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角度,对音乐教学行为进行优化。
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
每个学生的音乐体验不同,对音乐感悟和理解能力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处于不同的音乐学习阶段,学生需要的音乐指导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行为优化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以确保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为此,教师要在遵循音乐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制订阶段性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计划,并对学生音乐学习进行记录。这样的教学格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能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使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以教学《少先队植树造林歌》为例,依照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为:体会连音线的作用,理解音乐主题,体验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环保价值观。在课堂伊始,教师要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导学案设置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针对音乐主题理解方面的,有针音乐作品感受方面的,能引导学生进入到良好的预习状态中。在检查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初学状态进行记录。比如,某学生在对音乐作品聆听的过程中,认为音乐作品描述的是乡村的优美风景,很明显其在音乐主题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为此,教师可在该学生音乐学习的主题理解上进行备注,以便在教学中予以重点关注。这个学生在体会音乐节奏感时,认为节奏比较明快,给人以喜悦,这是其音乐感知能力的表现,可在成长档案上记录其音乐感知能力比较强。在对该学生的学情基本掌握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其聆听音乐作品,并尝试从音乐题目的角度引导其分析音乐主题。教师可做这样的引导:歌中写的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原本没有正确理解音乐主题的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纠正。教师在意识到原本不理解音乐主题的学生有了正确的认知后,可以将这样的情况反馈在其成长档案中,以提高音乐教学的针对性。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生成长档案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将其渗透到每一节音乐课中。因此,教师要具备课堂设计能力、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辨识能力、长期坚持的耐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轨迹进行全面记录,从而构建更加理想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格局。此外,在音乐期末测评中,教师需要将这样的成长档案作为重要的参考,以引导音乐评价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注重实践应用,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会以各种主客观因素为理由,不进行音乐实践性活动,这会导致学生的音乐体验比较少,与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为改变这种教学局面,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进行音乐实践性活动,为学生提供音乐表达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进入到更加真实的音乐体验情境中,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花木兰》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关于花木兰的动漫视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自主选择对应的片段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播放花木兰音乐作品,确保动作、语言与音乐作品充分融合。在一段时间的自我训练后,教师可专门设定一节音乐实践课,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在音乐实践课上,学生的表演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音乐理解能力、音乐体验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小组表演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对表演的小组进行评价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小组的最终成绩。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各小组成员都能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表演活动中。为提高学生表演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教师还要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探讨。比如,如何做好音乐剧的表演,如何实现音乐与剧情之间的关联,如何更好地呈现花木兰的形象等。在对问题的探讨和交流中,学生对音乐作品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音乐素养会得到有效提升。选择优胜小组后,教师可引导各小组对优胜小组的表现进行分析,思考自己小组在哪些环节存在问题,从而进行强化训练。对于优胜小组,教师可鼓励其自主创新和探索,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这对学生音乐创编能力培养,音乐实践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价值。
音乐实践活动设计需要将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其中,构建理想的音乐实践探索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音乐知识掌握得会更加扎实,音乐技能学习会更加深入,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会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倡导交流融合,引导学生进入鉴赏艺术格局
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项孤立性工程,需要具备融合意识,确保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以营造更加理想的音乐艺术鉴赏格局。也就是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音乐背景知识、音乐创作故事、音乐科学等相关知识渗透其中,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确保学生综合素质锻炼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
例如,在教学《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讲述聂耳的故事,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思想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进行适当拓展,鼓励学生收集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故事或音乐素材,并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或音乐作品,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进行概述,对音乐作品进行演绎。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可鼓励学生讲述一个故事或演绎一首音乐作品。在互动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讲述的内容或音乐作品进行提问,以增强课堂互动频率。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对音乐进行鉴赏,可对音乐主题进行探讨,可对音乐节奏进行体会,可对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将音乐教学引向深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不同音乐故事和音乐作品的情感差异、节奏差异。这样的比较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鉴赏音乐之美,了解不同学科知识与音乐学科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音乐作品鉴赏格局和环境,使音乐教学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多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积极倡导交流融合,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艺术鉴赏格局和环境。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站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對教学行为进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落实音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在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改革的心态面对教学行为的优化,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音乐教育格局,促进音乐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翼.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2019(02).
[2]李琳.小学音乐常态课堂培养音乐核心素养思考[J].北方音乐,2019(03).
[3]张萍.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创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21).
[4]魏燕.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