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摭探
2021-05-10童春燕
童春燕
摘 要:智慧课堂、网路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渐频繁,网络环境下如何对课堂教学实行教学过程评价已成为高校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文章针对高校现行教学督导运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督导评价系统、操作方式、反馈系统等方面,对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06-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育管理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相关文件精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各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教学信息化管理成为高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管理者发现计算机在信息收集、反馈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人事系统、教务系统、学生系统、财务系统等各类信息平台在高校应用广泛。教学活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程序化、网络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教学督导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其工作十分复杂和繁重。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督导日常教学质量监管工作中,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现行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督导工作模式“单一”
教学督导的目的在于发现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督导队伍,以兼职督导为主,专职督导较少,即使有,专职督导的数量也就一两个。由于兼职督导本身是高校教育教学骨干,承担的课程较多,其用于督导的时间相对较少。督导的主要方式集中在进入课堂进行短暂的听课,听课之后就离开教室,将结果记录在督导本上,没有与被督导教师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对被督导教师的了解比较片面,人为因素比较多,容易造成“误导”。
2.督导学科专业覆盖率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督导分为校、院两级督导,校级一般归口在教务处,院级则分属于各院系。虽然一开始均进行了工作安排,但是不管是校级还是院级督导,基本构成都是兼职督导,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再加上督导人员少、学科结构不合理,使得督导学科专业覆盖率低,无法覆盖学校所有的学科。
3.督导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困难
大多数高校的校级督导或专职督导是由退休教授担任,学校或教务处为其配备一位行政人员,完成督导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如行政人员只是将督导本的信息通过表格录入电脑,并未建立专门的督导资料库,大部分原始资料仍然以纸质的形式进行存储。这种方式首先需要花费行政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其次纸质资料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存放。在查阅时,就需要翻阅纸质资料,或者查阅行政人员电脑端录入的纸质资料。但行政人员录入的信息相对简单,不能完全反映督导的原始情况,并且无法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使得信息的使用率大打折扣。
4.督导收集意见不能真实反映教师教学情况
高校教学督导进入课堂听课,一般会对学生进行一两个问题的提问,或者对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此来了解教师日常的教学情况。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进入课堂,在被督导教师的面前进行。这就使得督导很难收集或了解到学生对教师的真实意见。即使有的督导选择在课间进行,但由于时间太短,学生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对督导提出的问题或发放的问卷认真完成的较少。这样,就给后期行政工作人员的数据统计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不仅要记录学生的意见,还要对学生回答的可信度进行甄别。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构建
1.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督导评价系统中,督导可通过网络平台查看教师上课出勤率、回答学生问题次数、对学生作业批改的次数等基本情况,再有选择地对该教师进行10分钟~20分钟的听课。这样,既避免了督导因一次听课不能全面了解教师的片面性,又节约了督导听课的时间。一名督导在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听取两三位教师的课,这大大提高了督导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而且被督导教师还可通过网络系统,对督导给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回应,与督导进行沟通交流。
2.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督导操作方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督导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学院、教师与督导间的摩擦。信息的对等传递避免了现实交流中的情感化与身份化,被督课教师与教学督导始终拥有对等的话语权,这种平等主体间的交流更容易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对形成和谐民主的监督环境、建立协助共赢的合作机制具有推动作用。高校还可以和其他院校建立校际合作的督导方式,通过远程操作进行跨校交叉督导,定期邀请兄弟院校的教学督导来本校进行交流,这样既能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又能有效解决兼职督导与教学单位沟通过程中的“身份尴尬”。
3.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督导监控体系
高校教学活动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采用传统的方式难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整个教学活动,逐步扩大督导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面,建构“政、管、教、学”多元化的教学督导模式,进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加强教学督导制度化建设,使教学督导工作的运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督导员本身的督导水平和能力,在坚持督教、督学主导地位的同时,加大督政、督管的力度。高校还要逐步完善教学督导监控体系,凸显教学督导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教学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反馈并落实督查信息的工作实效。
4.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督导反馈系统
高校教学督导运行一般由校、院两级督导构成,在督导过程中还要与教务处、院、系、部等管理部门进行联动,形成不同层面的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而协调整各教学管理部门是一项十分耗费人力和时间的过程,可能會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督导反馈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信息反馈过程中的延时问题。如建立督导对新进青年教师的帮扶机制,将督课工作贯穿于帮扶工作的始终,形成督导、评价、帮改、反馈的闭环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发现认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本人的意愿,进一步提出建议,进而引导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合理把控,修改不正确的教学内容,调整不合理的教学方法,胜任日常教学工作,保障教学质量。
5.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督导管理系统
高校要建立一个以网络为技术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将网络反馈和质量监控有机结合,把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口号变成一种现实。而且网络平台还可以将教学过程的状态信息,真实、全面、快速地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的决策者和教学实施的参与者,为高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高校领导则可以通过督导与教师的双边互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教育引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邸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6(01).
[2]周元琴.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3(07).
[3]段升娟.基于可视化信息技术平台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15).
[4]徐青青,谢鸿全,马惠超.国内高校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