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研究概况与学术影响
——为纪念音乐学系建系35周年而作

2021-05-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音乐学戏曲论文

许 璐

引 言

武汉音乐学院(简称“武音”)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专业历史悠久,上溯至1956 年6 月16 日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杨匡民先生主持建立的民族音乐研究室。①在时任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程云、副校长林路支持下,民族音乐研究室成立,杨匡民任主任,成员有方妙英、杜棣生、杨金岚、蒋桂英、张萍舟、周华林、刘正维,顾问吴南薰(参见孙晓辉:《杨匡民教授倾情讲述“武音”缘》,《黄钟》2013年第4期,第278—280页)。从学术渊源和人才梯队看,该研究室是1977年成立的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以及1986年成立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前身(参见刘正维:“序”,蔡际洲主编:《民族音乐学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回望65 年的历程,武音民族音乐学专业凝聚着老一辈音乐理论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武音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筑建了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地。目前,该专业的研究领域由中国传统音乐、世界音乐等研究方向构成。音乐学系民族音乐理论专业培养了大批各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始于1984 年;大学专科招生始于1986 年,1989 年改为本科,期间还招收了两届戏曲音乐专修班;2016年开始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艺术学理论民族音乐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新时期以来武汉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学术影响》《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研究生教学30 年》等三篇文章②蔡际洲:《新时期以来武汉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关于学科发展的回顾与研究特色的思考》,《黄钟》2008年第1期,第10—20、9页;蔡际洲、许璐:《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学术影响——为纪念建系30周年而作》,《黄钟》2016年第4期,第4—11页;袁利军:《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研究生教学30年——撰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0周年之际》,《黄钟》2016年第4期,第19—27页。对武音音乐学专业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也对武音民族音乐学研究状况有所涉及。值此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5 周年,笔者以上述文献为基,拟对六十余年来的成果进行整合和归纳,探讨武音民族音乐学专业学术影响力。

自1956 年以来,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专职教师23 人:杨匡民教授、刘正维教授已故;史新民教授已离休;杜金玉副教授已退休;还有调离的方妙英、姚艺君、刘红、赵翔、齐柏平5 位教师;目前,本教研室在职教师、返聘教师14 位。③这14位教师分别是蔡际洲、傅丽娜、周耘、孙凡、胡军、孟宪辉、徐烨、许璐、刘玮、曹瑜、周汨、向清全、张颖、史濮瑜。笔者以中南音专民族音乐研究室成立到武音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建立以来,长期担任教学工作的14 位教师公开发表的484 篇民族音乐学学术文论为研究对象。④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研究概况理应涵盖武音民族音乐学全部的研究成果,囿于文章的标题及内容重于对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梳理,笔者仅以本系14 位教师民族音乐学学术文论为统计对象。数据来源于《歌乐探析——杨匡民音乐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年出版)、《探赜索隐——史新民音乐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年出版)、《寻路——刘正维音乐文选》(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年出版)及音乐学系在职(含返聘)教师提供的个人业务档案(含论文、专著)。之所以未将该专业教师的专著纳入统计范围,综合考虑是因为相较于期刊,专著的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也相对滞后。

一、研究类别

按照研究问题与学科建设关系,研究类别分为“学科理论”和“一般理论”两类。⑤蔡际洲:《音乐论文的分类考察——音乐论文写作研究之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51—52页。笔者将“学科理论”按其研究对象分为音乐学学科理论、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民歌理论研究、戏曲音乐理论研究四类;“一般理论”按研究方向分为世界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据统计,武音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论文119篇,“一般理论”论文365篇,占比分别为25%和75%。

(一)学科理论

所谓“学科理论”,是指人们对音乐理论研究现象的再抽象,是说明、阐释和研究、探讨音乐理论研究的理论。⑥蔡际洲:《音乐论文的分类考察——音乐论文写作研究之二》,第51—52页。在119篇“学科理论”论文中,音乐学学科理论、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民歌理论研究、戏曲音乐理论研究,篇数分别是58、42、4、15,约占学科理论总论文量的49%、35%、3%和13%。

1.音乐学学科理论

所谓音乐学学科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进行音乐学研究的理论,比如音乐学的研究目的、对象、任务、方法;音乐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和学科的发展规律等均属于此。58 篇音乐学学科理论论文中,蔡际洲教授发表的此类文论约占该类别论文数的74%,如:《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音乐研究的角度》以及《音乐学学术规范论略》等有关音乐论文写作及其规范类的相关论文等。⑦蔡际洲:《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黄钟》1996 年第2 期,第11—15 页)、《音乐研究的角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 年第2 期,第34—39 页)、《音乐学学术规范论略》(《音乐研究》2004 年第2 期,第5—17 页)、《音乐论文的写作基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89—94页)等。

此外,还有刘正维《音乐理论的某些误导》《音乐理论的困惑》,⑧刘正维:《音乐理论的某些误导》(《南方文坛》1997 年第2期,第38—40 页)、《音乐理论的困惑》(《黄钟》1999 年第2期,第29—33页)。孙晓辉、周耘《谱写中日音乐交流的新篇章》⑨孙晓辉、周耘:《谱写中日音乐交流的新篇章——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黄钟》2008年第1期,第3—9、202页。,周耘、新堀欢乃《比较音乐学历史背景的中日学术交流》⑩周耘、[日]新堀欢乃:《比较音乐学历史背景的中日学术交流——以田边尚雄、王光祈等人的活动为线索》,《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80—85页。,孙凡《教育传承: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专业论文选题及相关问题思考》等。⑪孙凡:《教育传承: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黄钟》2007年第1期,第205—209页)、《专业论文选题及相关问题思考》(《黄钟》2015年第4期,第152—157页)。

2.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

所谓中国传统音乐学学科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如果说,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范畴中,中国传统音乐的一般理论研究具有操作层面的含义,而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的研究则具有阐释层面的含义。中国传统音乐学学科理论相关论文共42 篇,如:《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的定性分析》《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等。⑫如蔡际洲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第17—23页)、《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第6—18页)、《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音乐研究》2019年第2期,第93—103页)、孙凡的《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构想》(《黄钟》2014年第2期,第156-163页)等。

3.民歌理论研究

所谓民歌理论研究,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研究民歌的理论。在民歌研究的范畴中,武汉音乐学院民歌研究成果卓著,多集中于“一般理论”下的民歌研究,关于民歌研究现象的再抽象,说明阐释、研究探讨民歌研究的理论,即“民歌理论研究”有《论传统民间歌曲歌种的形成及分类》《民歌研究三题》等为数不多的论文。⑬杨匡民:《论传统民间歌曲歌种的形成及分类》,《黄钟》1988年第1期,第1—7页;蔡际洲:《民歌研究三题》,《黄钟》1994年第4期,第79—82页。

4.戏曲音乐理论研究

戏曲音乐理论研究旨在对戏曲音乐研究现象的再抽象,说明、阐释和研究、探讨戏曲音乐研究的理论。戏曲音乐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有刘正维《戏曲声腔分类新论》《戏曲音乐创作的三大发展阶段》,⑭刘正维:《戏曲声腔分类新论》(《黄钟》1988年第1期,第7—13页)、《戏曲音乐创作的三大发展阶段》(《戏曲艺术》2011年第4期,第6—17页)。蔡际洲《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当代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向》⑮蔡际洲:《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关于“程式化”与“非程式化”现象生成原因的探讨》(《音乐研究》1994年第2期,第57—63页)、《当代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向》(《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1期,第70—77页)。以及《中国音乐年鉴》中有关戏曲音乐研究综述内容等15 篇论文,依目前梳理的情况来看,武音的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以刘正维、蔡际洲两位教授的研究为主。

(二)一般理论

较“学科理论”而言,“一般理论”是指“人们在对音乐及其相关的诸种文化脉络的各种研究中所总结出的理论”,也就是“研究音乐怎么样的理论”。⑯蔡际洲:《音乐论文的分类考察——音乐论文写作研究之二》,第51—52页。这类论文,就是通常所说的各种具体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是音乐学科建设的基石。根据武音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教师发文的实际情况,笔者将一般学科理论分为“世界音乐”及“中国传统音乐”两个方向,分别为35篇和330篇,占比各为10%、90%。

1.世界音乐

杨匡民教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写过两篇与缅甸音乐相关的论文;⑰杨匡民:《缅甸歌乐舞戏及其风格(上)》(《黄钟》1996 年第2 期,第18—24 页)、《缅甸歌乐舞戏及其风格(下)》(《黄钟》1997年第3期,第13—17页)。自1996 年至今,周耘教授对“黄檗宗声明”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不仅是国内第一个涉足日本“黄檗宗声明”的学者,还被日本音乐学界认为是“黄檗宗声明研究的第一人”。代表论文有:《黄檗宗声明(梵呗)东传过程中的变容原因之文化阐释》《黄檗宗声明考》《黄檗宗声明之转调考略》等。⑱周耘:《黄檗宗声明(梵呗)东传过程中的变容原因之文化阐释》(《交响》2003 年第2 期,第5—12 页)、《黄檗宗声明考——佛乐东渐研究之二》(《中国音乐学》2003年版第1期,第68—79页)、《黄檗宗声明之转调考略》(《黄钟》2002年第3期,第61—67页)。

2.中国传统音乐

结合武音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适合的文本表述方式,笔者将此类330 篇论文分为七个选题,即综合研究、民歌研究、歌舞音乐研究、曲艺音乐研究、戏曲音乐研究、民族器乐研究和仪式音乐研究。

(1)综合研究

作为一种选题类型,“综合研究”的范畴涉及中国传统音乐整体,一般不涉及某具体的音乐体裁或音乐品种,共计43 篇。从篇名上看,大多有“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等字样,但文论的切入点有所不同。在“综合研究”论文中,刘正维教授此类文论占比约60%,尤其是他提出的汉族调式“平衡论”、民族音调“三色论”等,⑲刘正维:《论汉族调式的平衡原则》(《黄钟》1990年第4期,第1—8页)、《制约传统音乐风格的“三色论”——“四度三音列”续论》(《中国音乐》2014年第1期,第59—71页)。在学界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周耘教授的土家族音乐研究⑳周耘:《土家族的婚礼和婚礼歌》(《民族民间音乐研究》1990 年第2 期,第16—19 页)、《土家族民间乐舞中的楚音乐文化遗存》(《艺术与时代》1993 年第1 期,第28—31 页)。、蔡际洲教授的长江流域音乐研究㉑蔡际洲:《长江流域音乐文化巡礼(之一、二)》(《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13—19页)、《长江流域“巴蜀-荆楚”音乐文化区划问题——运用音乐数据库资料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尝试》(《中国音乐学》2017 年第1 期,第100—109页)等。均属于此类别。

(2)民歌研究

民歌研究文论共计44 篇。民歌研究始于杨匡民教授,自1956 年中南音专民族音乐研究室成立,杨老师多次组织“民研室”成员到天门、洪湖等地学习与采集民歌。1958 年12 月,全院师生组成了六个下乡工作大队分别到湖北省六个专区开展“六结合”活动,期间共收集民歌10375首。1960 年8月,在吕骥同志倡导下,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和人民音乐出版社共同发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编辑活动。1961 年4月湖北省正式接手编纂《湖北卷》的任务,5月初成立了以杨匡民领导的采风小组,深入72 个县地采集民歌。1979 年4 月,开启了文化遗产抢救工程。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音乐研究所承担了国家“七五”重大科研项目“民族音乐集成”工作,杨匡民教授担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编辑委员会主编。㉓《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1988年,作为全国第一部“民族音乐集成”的正式出版,不仅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而且还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好评。经梳理,杨匡民教授关于民歌的论文有:《湖北民歌穿歌子分析》《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等。㉔杨匡民:《湖北民歌穿歌子分析》(载于音乐论丛编辑部:《音乐论丛 第6 辑》,北京:音乐出版社1964 年版,第69—79页)、《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1期,第105—117、2页)、《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音乐研究》1999年第3期,第58—67页)等。周耘教授《彝族歌手白秀贞歌唱谈》《为真情而歌唱》等㉕周耘:《彝族歌手白秀贞歌唱谈》(《音乐探索》1990年第1期,第63—66页)、《为真情而歌唱——著名彝族歌手白秀珍歌唱艺术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3期,第77—82页)。则主要从民歌的表演形态角度予以研究。孟宪辉老师则就土家族汉语民歌音乐特色展开研究。㉖孟宪辉:《土家族汉语民歌音乐特色研究》,《黄钟》2008年第2期,第120—128页。其后还有蔡际洲教授关于【剪靛花】【孟姜女】的歌系研究以及鲁南五大调、田歌研究等。

(3)歌舞音乐研究

该研究文论11篇,我校在该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是周耘教授有关荆楚民俗音乐“跳丧”的相关文论,㉗周耘:《荆楚遗风——湖北跳丧初探》(《黄钟》1989年第1期,第71—76页)、《荆楚跳丧鼓研究》(载于田联韬主编:《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民族音乐论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3年版,第285—289页)、《鄂西南巴东野三关跳丧调查报告》(载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年鉴》编辑部编:《中国音乐年鉴1992》,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272页)等。这些系列研究“是第一次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从文化阐释的角度解读其意蕴、内涵成果;他提出跳丧是土汉音乐混合体,是巴楚文化结晶的新见解,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㉘蔡际洲:《新时期以来武汉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关于学科发展的回顾与研究特色的思考》,第14页。。

(4)曲艺音乐研究

曲艺音乐研究5 篇,最早的研究论文是刘正维教授的《论湖北小曲的腔与字》㉙刘正维:《论湖北小曲的腔与字》,《楚江曲坛》1983年第1期,第154—181页。。自1984 年5月武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第一次编辑会议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的编撰工作逐步全面铺开,当时,刘正维教授任《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编辑委员会编委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上)(下),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参与了这项历时五年多的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科研项目的工作,这为后来武音在曲艺音乐研究方面打下了基础。如刘正维教授在“集成”期间发表了《说唱音乐创编十法》㉛刘正维:《说唱音乐创编十法》,载于《曲艺音乐改革纵横谈》,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8—117页。。后续研究有《湖北大鼓名家付群刚〈三婿拜寿〉唱腔分析》《湖北大鼓〈诗仙搁笔〉音乐分析》。㉜许璐:《湖北大鼓名家付群刚〈三婿拜寿〉唱腔分析》(《黄钟》2019 年第4 期,第114—124 页);许璐、蔡际洲:《湖北大鼓〈诗仙搁笔〉音乐分析》(《中国音乐》2021年第1期,第77—84页)。

(5)戏曲音乐研究

戏曲音乐研究论文87篇,发文量在我校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位居第二。刘正维此方面成果颇丰,这得益于他早年戏曲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㉝1956 年,刘正维曾去潜江花鼓剧团学习。1958 年冬“开门办学”,全体师生深入湖北各地基层,组成三个剧改学习小组,分别到武汉市汉剧团、楚剧团及黄梅县采茶剧团与艺人结合,实行“五同”活动。期间,共搜集戏曲唱腔468 首,文武场曲目299首(以上资料根据《湖北艺术学院下乡工作总结(1958.12—1959.3)(初稿)》整理)。“文革”期间,刘正维曾在剧团从事音乐创作,并和创作组于“文革”后期共同完成了楚剧《追报表》的唱腔设计。1988年,刘正维、杨匡民两位教授作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的编辑委员会委员,历时七年,并于1995 年完成编撰工作。(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

刘正维于不同时期共发表有关戏曲音乐研究论文58 篇,约占该领域论文总数的67%。代表论文有:《楚剧的迓腔》《梁山调腔系论证》《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等。㉞刘正维:《楚剧的迓腔》(《音乐研究》1960年第1期,第94—100页)、《梁山调腔系论证》(《音乐研究》1983年第1期,第51—76页)、《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4期,第33—42页)。蔡际洲在戏曲音乐研究领域发表了21 篇论文,代表论文有:《从楚剧迓腔的演变看戏曲音乐风格的时代性》《“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等。㉟蔡际洲:《从楚剧迓腔的演变看戏曲音乐风格的时代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 年增刊,第19—21 页),《“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兼论“蕃曲”在戏曲声腔史中的地位》(《黄钟》1993年第1期,第172—178页)。

戏曲音乐研究领域代表论文还有孙凡《论京剧〈三堂会审〉的核心音调及整体结构》《李金钊汉剧音乐创作与研究的当代价值》,㊱徐烨《论梆子腔的划时代贡献》以及刘玮《吴梅〈南北词简谱〉对曲牌使用规则的拓展与补充》等。㊲

(6)民族器乐研究

1986年,史新民担任国家艺术学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主编时,带领编辑成员深入鄂西山地、荆山等地采录音响、收集资料,并于1992 年最终完成编撰工作,㊳该项集成也为武音民族器乐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民族器乐研究论文38 篇,史新民不同时期发表的论文有《兼容并蓄传统深厚》《“巫音”探源》《斤求两》等。㊴刘正维:《楚剧的迓腔》(《音乐研究》1960年第1期,第94—100页)、《梁山调腔系论证》(《音乐研究》1983年第1期,第51—76页)、《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4期,第33—42页)。此外,刘正维、蔡际洲、孙凡、胡军、傅(付)丽娜、许璐也在民族器乐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㊵

(7)仪式音乐研究

仪式音乐是指在特定典礼程序中运用的人声与器乐,如宗教仪式音乐(道教音乐、佛教音乐),民间仪式音乐(婚俗仪式音乐、丧葬仪式音乐)等。相较于为数不多发表的民间仪式音乐论文,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民族音乐学宗教仪式音乐研究成果颇丰,发表此类学术论文100篇。

1)道教音乐研究

“关于道教音乐,武汉音乐学院一直领导着调查研究,并在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2001年出版的《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中国”条目“现存的传统宗教音乐”一节中曾有这样的评价。㊷回望武音道教音乐研究,1956年,中南音专余尚清老师参加苏州道教音乐调查,其成果体现在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辑的《苏州道教艺术集》(油印本)中。1986 年6 月至1987 年3 月,史新民教授带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编辑部与我校道教音乐采录组四上武当山,对武当山道教音乐进行了全面翔实的采录和整理,获取了大量音、谱、图、文、像实体资料。㊸随着武当山道教音乐研究工作的深入,适时成立了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小组,1990年更名为“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室”,这也是全国最早的道教音乐研究机构之一。㊹胡军:《钧沉索隐寻道问乐——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的历史回顾》,《黄钟》2013年第4期,第147—163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史新民教授撰写了23 篇道教音乐研究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有《全真·应付·火居》《论武当道乐之特征》《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现状与展望》等。㊺史新民:《全真·应付·火居——武当道乐析略》(《黄钟》1990年第1期,第18—23页)、《论武当道乐之特征》(《黄钟》1991年第4期,第8—14页)、《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现状与展望》(与曹本冶合著,《音乐研究》1991年第4期,第65—68页)等。继史新民教授之后,孙凡、胡军、周耘三位教授也相继发表了有关道教音乐相关研究成果,如孙凡关于全真正韵系列及世俗音乐道教化等研究,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53 韵经词韵腔研究》(《黄钟》1995 年第4 期,第9—17 页)、《全真道与“全真正韵”的形成与传播》(《交响》1996年第2期,第17—19页)、《全真正韵闵谱53韵韵板研究》(《黄钟》1996年第2期,第30—34页)、《世俗音乐的道教化——关于全真道经韵音乐与世俗音乐关系的探讨》(《黄钟》2003年第2期,第30—35页)、《全真道仪式音乐的符号意义》(《黄钟》2005年第3期,第48—52、25页)等。胡军关于茅山道乐的系列研究,㊼胡军:《茅山道乐器乐曲牌调查报告》(《黄钟》1995年第4期,第41—46页)、《茅山道教“三茅表”醮仪音乐的程式法则》(《黄钟》1997年第4期,第66—70页)、《茅山道教“三茅忏”科仪音乐考察》(《黄钟》2000年第4期,第34—40页)等。周耘的《道乐渊源探析》㊽周耘:《道乐渊源探析》,《黄钟》2005年第4期,第84—91页。等。

2)佛教音乐研究

周耘教授作为武音较早从事佛教音乐研究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在学界影响颇大,他的《曼妙和谐》㊾周耘:《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和《天宁梵呗研究》㊿周耘:《天宁梵呗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分获“第七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和“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表了近20 篇佛教音乐相关研究论文,其代表有《五祖禅寺佛教音乐述略》《当代中国大陆佛教仪礼音乐的宗教性与世俗性交织现象探析》《天宁梵呗考论》等。周耘:《五祖禅寺佛教音乐述略》(《黄钟》1993年第4期,第39—48页)、《当代中国大陆佛教仪礼音乐的宗教性与世俗性交织现象探析——以天宁寺“水陆道场”仪礼音乐为例》(《中国音乐》2008 年第4 期,第64—71 页)、《天宁梵呗考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第3期,第51—55页)。

综上所述,学科理论发文数量明显少于一般理论发文数量。在学科理论各分支中,音乐学学科理论和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在一般理论两个研究方向中,以中国传统音乐方向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体裁研究中,仪式音乐研究和戏曲音乐研究是主要研究内容,论文篇数分别为102 篇和87 篇,歌舞音乐研究、曲艺音乐研究论文数量较少。诚然,数量多少并不能直接说明武音民族音乐学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武音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性。当然,武音民族音乐学研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总体来看,武音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占比25%)和“一般理论”(占比75%)研究关注度差距较大,对“学科理论”方面的关注度仍需加强;具体来看,“学科理论”中的民歌理论研究、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一般理论”中的曲艺音乐研究、歌舞音乐研究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一般理论”中的民歌和戏曲音乐研究成果丰硕且在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与之相对应“学科理论”中的民歌理论研究论文(4 篇)和戏曲音乐理论研究论文(15 篇),则关注度并不高。换句话说,武音的民歌和戏曲音乐研究,更偏向于“具体研究”,而对于“怎样研究民歌和戏曲音乐”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总结与归纳。

二、社会影响

第一部分是对武音民族音乐学研究概况的描述,“社会影响”则是从论文的最高被引频次和武音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学者在学界的声望论及武音民族音乐学的学术影响。

(一)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学者论文最高被引频次分别是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民歌研究和戏曲音乐研究。

表1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网址:https://www.cnki.net.中,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中最高被引频次为123 的论文系蔡际洲教授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民歌研究中最高被引频次为111 的论文系杨匡民教授的《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戏曲音乐研究中最高被引频次为58 的论文系刘正维教授的《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

表1 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一览表

(二)从知网学者库的统计数据来看,武音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学者跻身中国知网学者库前列。

在中国知网论文被引频次、H 指数H 指数由美国Jorg S.Hirsch 于2005 年提出,简单的说,H 指数是一个人发表的所有学术论文中有N 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那么,他的H指数就是N。与单纯的总影响引子和总被引次数相比,H指数兼顾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质量。、G 指数G 指数由比利时Leo Egghe 于2006 年提出,是H 指数的衍生指数,主要是弥补H 指数不能很好反应高被引论文的缺陷提出的,这是一种将论文按被引次数由高自低排序,将序号平方,被引次数按序号层层累加,当序号平方等于累次被引次数时,该序号则为G指数。如序号平方不是恰好等于而是小于对应的累计被引次数,则最接近累计被引次数的序号即为G指数。和H值一样,G值越大说明该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学术成就就越高。等数据排序之中,进入前100 名之列的武音学者有蔡际洲、刘正维、刘永平,其中,音乐学系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两位入榜。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大数据研究平台“学者库”,https://expert.cnki.net/Domain/Rank?dCode=F086&flag=3.在被引频次指标中,蔡际洲、刘正维分列第18 位和第30 位;H指数中,蔡际洲、刘正维分列学者库第11 位和第20位;G指数中,蔡际洲、刘正维教授分列学者库第20位和第25位。

(三)从全国音乐学界的学术声望看,武音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的三位教师,已进入“当代中国音乐学家”国家方阵。

自1987 年起,《中国音乐学》在每期封二、封三刊登全国音乐学界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作者的照片及文字介绍。1987—2008年,按刊发时间的先后,我校有杨匡民、马国华、孟文涛、童忠良、郑英烈、刘正维、郑荣达、王洪军、蔡际洲等9 人“入选”。其中,音乐学系5 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有3人(杨匡民、刘正维、蔡际洲)。详见《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1期、1992年第4期、2008年第4期,各期封二。

《音乐研究》自2005 年第3 期,开辟“中国当代音乐学家”专版,“陆续刊载为我国音乐学术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当代音乐学家的图片及简介文字”。详见《音乐研究》2005年第3期,第124页。武音“入围”的五人中,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的有杨匡民、刘正维、蔡际洲。“中国当代音乐学家”之杨匡民、刘正维详见《音乐研究》2008年第4期第128页;“中国当代音乐学家”之蔡际洲详见《音乐研究》2013年第3期第128页。

杨匡民、刘正维、蔡际洲三位教授之所以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取决于他们在全国音乐学界的学术声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杨匡民教授在全国民歌研究中首创“色彩区”理论,被音乐学界公认为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先声。刘正维教授提出戏曲腔式的“板块论”在音乐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文论《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可以说是汉族民歌色彩区研究“范式”在戏曲音乐领域的延伸与发展,也是戏曲音乐地理研究的先声,对于建构中国音乐地理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蔡际洲教授在音乐学学科理论方面,总结出“音乐学的研究角度”“音乐论文写作及其规范”引起了学界关注;在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方面,他提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等学术问题,对于构建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笔者以为基于深厚的学术传统、丰厚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影响使得本专业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这些都是和前辈学者们辛勤耕耘的精神与求真务实的态度分不开的。然而,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抑或是从社会影响方面考察,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学者仍是主要构成部分,当然,这也是学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客观事实。但另一方面也提示并敦促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要不断精进,以便有能力接过老一辈学者的接力棒,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携手将武音民族音乐学推向更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音乐学戏曲论文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音乐学人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