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发展回望
2021-05-10毛贞磊
毛贞磊
一、学科历史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上溯至20 世纪50 年代。1950 年5 月,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合并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重组后的学院共设声乐、弦乐、管乐、理论四组。为向中大学员传播解放区的音乐工作经验,讲授新音乐的基本认识,学院理论组开设了“新音乐运动”课程,由林路、张星原兼任教员。①《中大文艺学院1950年第一期教育计划》,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档案号:1-1950-XZ11-010-001。1953年,中南音专成立后,开始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业务共同课”②“业务共同课”初设“视唱”“练耳”“合唱”“讲座”“中国音乐简史”“苏联及西洋音乐简史”“指挥常识”“民间音乐”“作曲常识”等课程,后将“中国音乐简史”与“苏联及西洋音乐简史”合并为“音乐史”课。该课需修读一学年,其中,第一学期主要讲授西洋音乐史,第二学期前半为俄罗斯及苏联音乐史(皆由马卫之任授课教师),后半学期讲授中国音乐史,课程内容基于中大文艺学院时期的《新音乐运动》内容进行扩充,由林路任授课教师。为“业务共同课”教学之需,学校专门成立了“业务共同课”教研室,成员主要有林路、杨匡民、方耀梅等,并由孟文涛担任教研室主任。详见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档案号:1-1954-XZ11-141-001。,并于1954 年着手编写教学计划草案。其中“中国音乐简史”开设半学期,由林路兼任教员。“中国音乐史”课被正式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1957 年3 月,周畅先生从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近代音乐史后返校,开始从事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成为学校首位专职中国音乐史教师。
1958 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翌年,学院对各教研室进行了调整,将民族音乐课程归于作曲系,而音乐史论课程则归于马列主义教研室。1965 年,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学院提出学习音乐要“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服务”,并强调“积极学习革命的音乐史,立志做一个彻底革命的文艺战士”③湖北艺术学院编:《音乐史课程内容纲要》,1965年5月油印本,武汉音乐学院校史馆馆藏资料。。为此,学院重新组织编写了《音乐史课程内容纲要(草案)》,提出“以我为主,以当代为主,反对尊古崇洋”的教学指导思想。中国音乐史课程主要讲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音乐的历史经验、革命音乐运动的光荣传统,音乐家聂耳、冼星海,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战歌、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音乐史知识。
1979 年5 月,学院成立了音乐研究所,下设民族音乐研究室、音乐史论研究室、编钟及古乐器研究室。各研究室除承担着国家、湖北省及学院的重大研究课题,开展相关研究外,也承担了全院的音乐学理论课的教学。其中,音乐史论研究室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中国音乐史理论、音乐家及音乐作品等。编钟及古乐器研究室主要从事律学、乐学、编钟及其它出土古乐器的形制、乐律、乐曲编配及演奏方法,以及古乐器的复制、仿制等。两个研究室汇聚了周畅、童忠良、蒋朗蟾等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1980年,时任湖北艺术学院院长童忠良又将河南戏校工作的中南音专优秀校友郑荣达调回音乐研究所,专事于音乐声学的研究。至此,音乐研究所的音乐史论研究室及编钟及古乐器研究室已经初显出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教研室的雏形,且这一雏形一直延续至1986年音乐学系的成立。
1986 年,武汉音乐学院正式建立了音乐学系。同年,开始招收三年制的音乐学理论专科生,1989年招收四年制的音乐学理论专业及音乐考古学专业本科,1990 年又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期间,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与音乐考古教研室也先后成立。田可文、李幼平、臧艺兵④臧艺兵,于1991—2000年期间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谷杰、王洪军、孙晓辉等一批本院自行培养的中国音乐史专业的优秀人才先后留校任教,王秀明于1995年调入音乐学系,从事中国音乐史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2001年,学院根据重点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特邀著名琴家丁承运教授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进入新世纪,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理论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该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该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为此,中国音乐史教研室又先后补充了陈欣⑤陈欣,于2002—2006年期间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邵晓洁⑥邵晓洁,于2003—2005年期间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毛贞磊、潘斌、胡潇、李莉等一批年轻教师,极大地改善了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的师资问题。至此,中国音乐史教研室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稳定、教师知识结构多样化、专业特色鲜明、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团队。2008年,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课程被列入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19 年,中国音乐史教研室获“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荣誉称号。
二、教学现状
如前所述,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教学在建校初期主要以“业务共同课”的形式在全院各专业中进行通识性教育。伴随着学院音乐学学科的逐渐形成以及音乐学系的正式成立,中国音乐史专业的教学也逐渐转向音乐学理论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建系初期,已相继开设有“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乐学理论”“古代音乐文献选读”“律学”“音乐声学”“音乐考古概论”“楚音乐文化研究”等多门中国音乐史的相关课程。此外,音乐学系也常通过举办“中国音乐史论文习作宣讲会”⑦张翔:《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论文习作宣讲会论文评述》,《武汉音乐学院报》1988年3月21日,第3版。以及“音乐学沙龙”⑧余兰生:《1966—1976 关于如何看待十年“文革”音乐现象的对话》,《武汉音乐学院报》1989年4月10日,第3版。,营造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自由研讨的学术空间。
新世纪之初,学院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在办学理念做出了调整:“办大众化音乐艺术教育、保持精英教育功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形式与内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⑨杨锋:《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为实现武汉音乐学院“十一五”发展目标努力奋斗》,武汉音乐学院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2006年3月。并在2004 年全面编写、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此后,音乐学系又多次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2020年,音乐学系的音乐学理论专业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⑩目前,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理论专业正处于新老学制过渡阶段:2017、2018、2019级本科生施行五年制教育,2020、2021级本科生则施行四年制教育。学制的改变,也势必要求中国音乐史的课程设置进行较大调整(见表1)。
表1 现行音乐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国音乐史课程设置一览表(2020年修订版)⑪
现行的新版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相较于之前版本做了较大的课程调整:1.新增设了“文献阅读与写作指导(小组)”课。2.完善了“中国音乐通史”课程。除两学期“中国古代音乐史”必修课,以及一学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必修课外,也将“中国当代音乐史”课正式纳入到音乐学理论专业的限定选修课中。3.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由原来的两个学期,扩充为四个学期。该版人才培养方案现已施行一年半,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但就中国音乐史教学而言,也尚存些许不足。例如,音乐学理论专业新生由于对中国音乐史知识的掌握较少,研读“文献阅读与写作指导”课程的必读文献较为困难。此外,中国音乐史教学团队目前恰处新、老教师更替。由于各任课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授课侧重点略有不同,“文献阅读与写作指导”课程的必读文献的优化与修订,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史现行教学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武汉音乐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并于1979 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84年,音乐学系的前身音乐研究所招生的研究方向初设“音乐史学”和“音乐民族学”两个。后随着师资队伍的逐渐扩充,以及学院音乐理论研究方向的多元化发展,将“中国音乐史”逐渐细化为中国音乐史、乐律学理论、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以及琴学共五个研究方向。⑫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自2005年开始,将“音乐学”下设为9个研究方向,其中与中国音乐史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共有5 个。参见《武汉音乐学院2005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档案号:1-2005-JX13-026。2009 年,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又进行调整,不再细分研究方向,而是将上述五个研究方向合并为“音乐学理论(中国音乐史学)”。
自1985 年武汉音乐学院招收培养了首位中国音乐史方向硕士研究生田可文以来,已经陆续培养出103 位中国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生,⑬毕业生人数以研究生部提供的《历届毕业研究生名录》为据,包含中国音乐史、乐律学理论、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琴学等研究方向。目前尚有在读中国音乐史方向研究生38 人⑭2019级在读中国音乐史方向研究生共6人,2020级、2021级在读中国音乐史方向研究生各16人。。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以知识更新、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己任,不断开拓学术新领域和研究新途径,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从研究生论文选题上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多侧重于音乐考古以及湖北荆楚音乐的研究;在音乐文献学方向的研究又多关注到古代琴学文献以及民间唱本文学;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的研究则凸显武汉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以及市民音乐活动。在这些选题中,不乏一些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如《敦煌莫高窟第148窟乐舞壁画研究》(乔晴,2010年)、《明代琴谱谱系研究》(许萍,2011年)、《清代扬州学派实学传统下的音乐著述研究》(周汨,2013 年)、《陈钢“红色小提琴”作品研究》(张静,2014年)、《民国时期汉口歌舞团文化研究》(孙培培,2015 年)、《乾隆朝乐队编制:分割交融的满汉礼乐观》(张珂,2018年)等研究生论文均在“全国高校中国音乐史学论文(硕士组)”评选中获奖。
2019年,武汉音乐学院与武汉理工大联合培养的艺术学理论(音乐)博士研究生李莉以《清代湖北礼俗音乐文化研究》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李莉博士成为武汉音乐学院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艺术学理论(音乐)中国音乐史方向的首届博士毕业生。
三、科研成果与特色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即已初见端倪。这一时期,周畅、杨溉诚等前辈曾参与了1958 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和音乐研究所组织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史稿写作和史料编辑工作,⑮孙幼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编写组回顾》,《中国音乐学》2012年第4期,第62页。撰写了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的理论文章。虽然,受当时国内时代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些论文内容多涉及近代音乐家之评述,⑯相关论文主要有周畅:《纪念王光祈先生》,《人民音乐》1957年第1期,第22页;林路:《忆家伦》,《人民音乐》1957年第7期,第38页;杨溉诚:《论黄自的美学思想》,《音乐研究》1958年第12期,第33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新创作品之研究,⑰相关论文主要有周畅:《小提琴曲“红河山歌”》,《人民音乐》1957 年第5 期,第31 页;杨溉诚:《交响乐“世界的风向”听后》,《湖北艺术学院院报》1959 年10 月1 日,第6 版;周畅:《谈谈“长江抒情诗”》,《湖北艺术学院院报》1959 年10 月1日,第7版;周畅:《几首讽刺歌曲读后感》,《人民音乐》1958年第8期,第3页。但无疑这批理论成果对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之科研具有奠基性的意义。“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研究方向先后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音乐史学界较为知名的老、中、青专家,并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其基本特点是立足楚音乐文化,以古代楚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学术视野立足于中国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并辐射全国范围的研究格局。……多年来的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如楚音乐史研究、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乐器研究、乐律学研究、古代音乐社会形态研究、湖北当代音乐史研究等。”⑱田可文:《中国音乐史学文集》后记,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392页。
20世纪90年代,基于多年来在编钟古乐器研究、宗教音乐研究等特色研究成果,学院提出了“群体、特色、优势、效益”的科研工作基本方针,“真正突出‘群体’和‘科研’的特点,充分发挥我省、我院既有教学、科研特色和群体协作、共同攻关的传统优势,以科研任务为中心、以群体性公关项目为重点,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使科研领域成为突出本院办学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⑲《音乐研究所1990至1992年科研工作规划》,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档案号:1-1990-KY11-003-001。。经历几代学人的探赜索隐,逐渐形成了将中国音乐史研究与音乐考古学、乐律学、琴学、音乐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对音乐史料做全方位、立体性综合研究的鲜明特色。童忠良、郑荣达、丁承运、田可文、李幼平、谷杰、王洪军、孙晓辉等优秀的专家学者及丰厚的学术成果,使得武汉音乐学院成为当代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重镇之一。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专业的发展,发端于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乐器的出土。初期,学院成立编钟及古乐器研究室,承担了对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以及琴、瑟等古乐器的仿、复制,并对我国古代律制的形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1986年,武汉音乐学院“七五”学科规划明确提出“传统与现代结合,艺术与科技联姻”的学术特色,并强调“巩固新系科;加强和增设新专业;组织重点项目的实施,包括编钟的全面研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抢救、挖掘和整理,以理论优势带动创作”⑳1988年,时任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在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讲话《深化改革为实现学院规划而努力》。。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学院在全国院校中率先开设了音乐考古专业,设置“音乐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举办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具有特色的系统性研究,并产生了《曾侯乙编钟的三度音系》(童忠良)、《试探先秦双音编钟的设计构想》(郑荣达)等一批有创建性的学术成果,成功研制了“楚曾百钟”。近些年,李幼平教授承担了《长江流域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湖北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宋代大晟钟的声学研究及其乐律学分析》《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发现与研究数据库》等省部级课题,㉑汪申申、孙晓辉:《回顾与思考——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立20周年作》,收录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编:《音乐学文集(1986-2006)》,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出版了《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荆楚歌乐舞》(合著)、《钟鸣寰宇》(主编)、《寰宇鸣钟》等学术论著,㉒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2021年修订版;杨匡民、李幼平:《荆楚歌乐舞》,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018年再版;李幼平主编:《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李幼平主编:《寰宇鸣钟——“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纪念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8年版。成功研制了使用在中国、美国当代舞台的“大晟新钟”,正式创建并注册成立了包括“编钟馆”等常设陈列馆在内的湖北音乐博物馆。编钟研究已成为武汉音乐学院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艺术实践的探索方向。武汉音乐学院还尝试将古代音乐遗产应用于现代音乐之中,以李幼平教授为负责人的武音怀古音乐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林萃青教授(Joseph S.C.Lam)展开合作,开展宋代怀古音乐(Music of Reminiscence)理论研究与创作及表演实践,尝试探索中国古代音乐音响的重构。2017年以“怀古宋乐:宋代音乐的21 世纪音乐阐释”为主题的学术专场音乐会分别在中国武汉和美国密歇根举行,并于2021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黄汛舫教授创作的怀古音乐作品《钟磬礼乐——编钟与交响乐新作品音乐会》(CD)。㉓彭志敏:《探索中国古代音乐音响重构的一种尝试——黄汛舫“怀古音乐”创作初识》,《黄钟》2021 年第3 期,第38—45页;李幼平:《怀古音乐:历史的真实音乐的善美》,《黄钟》2021年第3期,第50—55页。
曾侯乙墓乐器的出土在带动我院音乐考古学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院的乐律学专业的形成与发展。童忠良、郑荣达二位先生是武汉音乐学院乐律学研究方向的践行者,其所发表的《曾侯乙编钟的三度音系》(童忠良)、《荆州民歌的三度重叠与纯律因素——兼论湖北民间音乐与曾侯乙编钟乐律的比较》(童忠良、郑荣达)和《曾侯乙编钟复制的音律定位研究》(郑荣达)等文章均为基于曾侯乙编钟研究的早期乐律学成果。㉔童忠良:《曾侯乙编钟的三度音系》,《人民音乐》1984年第6期,第38—40页;童忠良、郑荣达:《荆州民歌的三度重叠与纯律因素——兼论湖北民间音乐与曾侯乙编钟乐律的比较》,《黄钟》1988年第4期,第57—65页;郑荣达:《曾侯乙“编钟复制”的音律定位研究》,《黄钟》1998年第3期,第30—34页。此后,武汉音乐学院多次举办乐律学会议;招收乐律学专业研究生;在全国音乐院校中首开“律学”和“音乐声学”等课程,提升了武汉音乐学院在乐律学界的影响力,产生了《和声的声学基础》(郑荣达)、《20 世纪末叶中国律学理论研究》《〈乐学新说〉考释》(王洪军)、《编钟声学测量实用技术研究》《先秦至两汉十二律阴阳说研究》(谷杰)等省部级课题,㉕1988年,时任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在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讲话《深化改革为实现学院规划而努力》。这些成果厚积薄发,逐渐汇集为《对称乐学论集》(童忠良)、《声律乐调别论》(郑荣达)、《钟律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探究》(王洪军)、《乐律钩沉》(谷杰)等乐律学著作、文集。㉖童忠良:《对称乐学论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郑荣达:《声律乐调别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 年版;王洪军:《钟律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年版;谷杰:《乐律钩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年版;王洪军:《中国古代音乐史探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年版。此外,丁承运教授的《清商三调研究》曾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童忠良、谷杰、周耘、孙晓辉合著的《中国传统乐学》获教育部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谷杰教授主持的《宋代乐律学与礼学关系研究》获批立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古琴音乐的研究一直是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武汉音乐学院地处“知音文化”之城,对古琴的教学与研究尤为重视。早在1992年,武汉音乐学院就已将古琴艺术列入到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范畴。2001年,丁承运教授受邀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对琴学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性作用。丁承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担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乐律学及琴、瑟、筝乐器的研制与研究,发掘并打谱琴曲《神人畅》《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卿云歌》《流觞》《南风畅》等,并发表论文《吟猱论》《琴调溯源》《论五音调》《朱载堉琴律研究》《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汉代琴制革故鼎新考》等数十篇,出版《琴上月令——琴、诗、书、画诠释的琴曲十二月》、《古瑟艺术论》(与付丽娜合著)等著作。㉗丁承运:《琴上月令——琴、诗、书、画诠释的琴曲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版;付丽娜、丁承运:《古瑟艺术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年版。2003年,武汉音乐学院以弘扬中国古琴文化为宗旨,创立了“伯牙琴会”,以抢救、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古琴音乐艺术为己任,培养了多名琴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全面开展对古琴音乐,尤其是对楚文化区的古琴音乐的研究。丁承运教授积极推动古琴音乐的传播,也使我院成为泛川派古琴传承的重要琴学基地。鉴于此,他荣获由光明日报社、光明网联合组织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武音琴学的发展还重视对古代琴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近些年,孙晓辉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有计划地对古代琴学文献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产生《〈天闻阁琴谱〉中张孔山传谱研究》(邱子浩2020 年硕士毕业论文)、《南宋徐理〈琴统〉研究》(谢武颖2021年硕士毕业论文)、《清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研究》(李佳婷2021 年硕士毕业论文)等一批颇具学术分量的古代琴学文献研究成果。孙晓辉亦致力于唐宋音乐文献学的研究,主持《隋唐五代礼乐制度研究》《唐宋词调研究》《中国古代音乐书写的谱系》等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出版《两唐书乐志研究》《中国历代乐论·隋唐五代乐论》(合编)等著作。㉘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年版;孙晓辉、王皓编:《中国历代乐论·隋唐五代乐论》,上海:漓江出版社2019年版。
武汉自近代开埠以来,渐次由内陆型的封闭性城市向开放性的国际性城市迈进。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环境以及近代殖民文化的渗入,使得武汉的近代音乐颇具特色。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音乐家集结江城,使得武汉成为中国抗战救亡歌咏运动的主要阵地。武汉音乐学院近代音乐史研究也多围绕武汉城市开埠、西乐东渐,以及抗战歌咏运动等课题展开。早在1959 年,学院即已通过纪念座谈会、发表纪念文章等形式,探讨与武汉关联之近代革命音乐家的音乐贡献。㉙参见《星海的道路就是我们的道路——音乐系理论教研组举行纪念星海同志逝世十四周年座谈会》,《湖北艺术学院院报》1959 年11 月8 日,第3 版;林路:《向革命的音乐战士学习——纪念张曙同志遇难21 周年》,《湖北艺术学院院报》1959年12月25日,第2版。1984年,学院前辈龙发济㉚龙发济(1920—1990),早年就读于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重庆国立音乐院。抗战时期曾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后任教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中南文艺学院、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湖北艺术学院(均为武汉音乐学院前身),并曾担任湖北艺术学院附中校长。先生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并结合其亲身经历撰写出湖北首部区域音乐史著作《武汉音乐史》㉛该著作全文共12万字,于1985年撰写完成。未刊印,其中抗战音乐部分收录于湖北省志《文艺志》编辑室编写的《文艺志资料选辑(六)》。。90 年代以后,以田可文教授为首的学术研究团队,通过深入细致地挖掘武汉近代音乐史料,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辛亥革命后武汉音乐生活的变化》(田可文、李俊)、《1938:音乐家在武汉的分歧与对峙——兼及刘雪庵的活动》(李莉、田可文),㉜田可文、李俊:《辛亥革命后武汉音乐生活的变化》,《黄钟》2011年第4期,第34—40页;李莉、田可文:《1938:音乐家在武汉的分歧与对峙——兼及刘雪庵的活动》,《黄钟》2012年第3期,第32—35、42页。以及系列硕士毕业论文《“三厅”与武汉抗战音乐》(李莉,2004 年)、《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李俊,2006 年)、《20 世纪30—40 年代:历史转型期的武汉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孙赛赛,2013年)、《民国时期汉口歌舞团文化研究》(孙培培,2015 年)、《大公报(汉口版)对武汉抗战音乐文化的表达与构建》(夏炼,2016年)等。田可文教授即将出版的专著《湖北音乐文化史》(即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和《近现代武汉的音乐生活》(即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更是湖北地区近现代音乐史和武汉城市音乐的阶段性成果之集中体现。
20 世纪50 年代初,随着湖南音专、广西艺专、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等院校在江城汇聚,武汉已经成为我国中南地区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中心。由于历史原因,湖北地区一些重要音乐史料,尤其是音乐家的音乐活动史料及手稿资料留存较少,开展研究壁垒重重。对于近现代华中南地区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相关研究,我院龙发济、汪绍裘、汪义晓等前辈曾多次以学院的历史为线索进行过梳理,并取得过阶段性的成果。2013 年,基于学院建校60 周年之际,以孙晓辉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首次大规模地清理了历史档案及文献,录制口述史,初建武汉音乐学院校史馆。这些湖北近现代音乐新史料的整理与挖掘,丰富了学术界对湖北乃至华中、华南地区近现代音乐史的认知。近年来,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教研室又与校史馆合作,毛贞磊老师等负责收集、整理音乐家作品手稿、文献,挖掘新史料,并策划《再舞貔貅——王义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明月风华——张少甫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自古民歌留青山——杨匡民先生诞辰100周年云上纪念展》等近现代音乐家专题纪念展。这些成果不仅对湖北近代音乐的历史叙事以及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探索出了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在近现代音乐领域的新的研究视角。
历史,是先辈们的光辉岁月。回望历史,武汉音乐学院的中国音乐史专业在老一辈音乐学的辛苦耕耘中,丰收硕果。先辈们钩深致远的学术精神令人赞仰。今天的我们,在历史的回望中反思。我们相信,在先辈的学术精神引领下,通过今人的不懈努力,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专业的发展必将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