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前实施超声检查对病变情况进行诊断的效果
2021-05-10纪俊
纪俊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47;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6-0242-02
近年来,肝胆外科中收治的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疾病类型包括胆息肉、胆囊炎、胆结石等,导致胆组织功能遭受到严重的损伤,在发病后若不能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会延长患者病情,导致消化系统遭受到严重的损伤,营养补充缺失现象明显,免疫系统功能出现异常情况,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的产生[1]。现阶段,胆囊结石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该种手术本身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及术后恢復效果好等优势,符合现阶段医疗发展要求及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需求。但是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在疾病治疗中,极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而影响手术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为了确保手术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对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检查。现阶段,超声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诊断中,能够直观了解到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使治疗工作更具针对性,手术风险大大降低[3]。本文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超声检查用于行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的患者诊断中所展现出来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男33例、女37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6.3±2.6)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6±1.5)年。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右上腹出现疼痛感,消化系统出现不适感;年龄18~80岁;病程1~65个月;排除标准:严重脏器缺损;精神疾病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前1个月内急性发作者;上腹部手术者;萎缩性胆囊炎疾病者;胆管结石者。
1.2方法 给予所有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前,需禁食8h,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连续性常规扫描胆囊区,共扫描3个切面,包括横、纵和斜切面。使用超声对胆囊形态、大小、异常回声数目、位置、胆汁充盈状况、囊内病变情况、胆囊壁厚度进行检查。另外,还需对患者有无合并结石、区域解剖结构是否异常、三管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对各项扫描参数做好记录工作,并与结石大小、数量、急性病变、位置、壁厚度等相结合,对疾病进行诊断分型。
2结果
2.1超声检查结果 70例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术前,行超声检查后,21例单纯胆囊结石,1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3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详见表1。
2.2超声诊断符合率 在1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疾病中,出现胆囊周围粘连现象的患者有2例,胆囊三角、胆囊底与周围组织无空隙,经手术证实,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不符有2例,其他病理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构相一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14%(68/70)。
2.3超声表现特征 在7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胆囊大小:胆囊正常大小55例、胆囊萎缩3例、胆囊肿大12例。胆囊位置:胆囊位置正常67例、位置左旋1例、位置右旋2例。胆囊结石:结石最小为0.2cm×0.3cm、结石最大为3.0cm×4.0cm。多发结石28例、单发结石23例、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12例、充填型结石7例。胆囊壁厚度:厚度0.2~1.0cm。
3讨论
胆囊结石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升,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外科疾病,结石的发病位置为胆总管、胆囊及肝脏部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胆绞痛等,并且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黄疸等。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4]。为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病情,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胆石病合并症较多,在发病后会伴有胆管狭窄及胆管变异情况,在疾病治疗中主要是采用非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5]。现阶段,在胆囊结石疾病治疗中,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胆囊治疗法,通过腹腔镜、开腹等多种途径来完成手术治疗,其中,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种手术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创伤小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高度认可[6]。但是有一些胆囊结石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极易出现胆囊粘连情况,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难以对患者存在的该种情况进行操作,并且术野较差,不得已需要进行中转开腹治疗。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行腹腔镜手术前做好疾病诊断工作尤为重要。现阶段,在行腹腔镜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前倡导使用超声检查方法,该种诊断方法本身属于一种无创检测技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人体对超声波的不同折射情况,图像化处理折射参数,最终将人体健康程度及组织解剖结构展现出来[7]。在腹腔镜术前使用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使患者胆囊的形态、大小、位置、囊内病变情况及异常回声数目直观的展示出来,可有效判断患者胆囊颈有无结石嵌顿、胆囊是否出现粘连,以超声影像为依据,预测手术的难易程度[8]。对于一些胆囊粘连严重患者,可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避免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出现中转开腹情况,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可将以上数据作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疾病发展程度、体征和局部解剖结构为依据,预估手术难度,进而设计出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开腹率,提升手术治疗效果[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70例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术前,行超声检查后,21例单纯胆囊结石、1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3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在1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疾病中,出现胆囊周围粘连现象的患者有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14%(68/70)。胆囊正常大小55例、胆囊萎缩3例,胆囊肿大12例。胆囊位置正常67例、位置左旋1例、位置右旋2例。结石最小为0.2cm×0.3cm、结石最大为3.0cm×4.0cm。多发结石28例、单发结石23例、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12例、充填型结石7例。胆囊壁厚度为0.2~1.0cm。说明将超声诊断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具有可行性,在手术之前对胆囊周围是否出现粘连进行预测尤为重要,有助于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胆囊及其腔内存在的异常回声情况,另外还可对肝内外胆管的回声或梗阻情况进行检查。超声检查的判断依据为胆囊壁是否光滑、胆囊周边组织及三角区界面是否清晰为依据,确保医生和患者能够直观了解到自己的病情,以便能够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工作,确保患者术后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将超声诊断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疾病诊断准确率高,为疾病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降低了手术风险,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