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2021-05-09吴定勇
吴定勇
(上饶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江西 上饶3340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类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传统临床常采用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视网膜激光光凝进行治疗,虽然可取得较稳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最佳临床疗效需求[2-3]。基于此,本研究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与视网膜激光光凝进行治疗,旨在为制定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男6例,女4例;年龄45~72岁,平均(56.38±7.52)岁;术前眼压35~58 mmHg,平均(41.65±3.57)mmHg。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44~70岁,平均(56.28±7.26)岁;术前眼压35~56 mmHg,平均(41.58±3.63)mmHg。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在采用多种青光眼治疗药物后,眼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持续>35 mmHg;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先天性眼疾者;眼部急慢性感染者;眼部手术史者;玻璃体腔大量积血者;视网膜脱离者;前房明显积血者;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无法耐受手术者。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与视网膜激光光凝进行治疗。①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采用复方托吡卡胺(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360)充分散瞳后,应用盐酸奥布卡因(沈阳绿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023201)进行表面麻醉,放置开睑器,于鼻上方与角膜缘相距约4.0 mm处垂直进针至玻璃体内,注射0.05 mL的雷珠单抗(瑞士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册证号:S20170003)。②Ex-press引流钉植入:采用牵引线将眼球妥善固定,在结膜下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660)进行局麻,分别以穹隆、角膜缘为基底做结膜瓣、巩膜瓣(1/2巩膜厚度),放置0.5 g/L丝裂霉素医用棉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54)约3 min后,使用大量0.9%氯化钠溶液(陕西省康乐制药厂,国药准字H20123029)反复冲洗,使用25G针头将Ex-press引流钉植入前房,固定并注入平衡液后缝合,涂敷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96)后包扎。③视网膜激光光凝:分为术前1周、术后1周和2周3次完成。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①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观察组用药方法一致。②小梁切除术:于角膜缘后5 mm处,做一宽6 mm的巩膜瓣,于瓣下建立1个新的房水通道,通过改善房水的流通改变眼内压。③视网膜激光光凝:与观察组治疗方法一致。两组均随访观察6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眼压、第2次和第3次光凝新生血管消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眼压水平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眼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两组眼压水平比较(±s,mmHg)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
2.2 两组新生血管消退率比较两组患者第2、第3次光凝后新生血管消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血管消退率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困难,常规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均难以控制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致盲率,给社会和家庭均造成沉重负担[4-5]。近年来,随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技术的应用,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创造了条件,配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临床疗效[6-8]。但传统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效果并不理想,还会导致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浅前房、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进一步改良临床治疗方案[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或者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具有稳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与视网膜激光光凝的治疗,首先通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消退新生血管,继而应用Ex-press引流钉手术稳定控制眼压,再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将无灌注区封闭,从治疗顺序、治疗措施上实现良好的眼压控制效果[10-11]。且Ex-press引流钉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更稳定[12],可替代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第2次、第3次光凝后的新生血管消退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或小梁切除术对新生新生血管消退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并发症的程度相对较轻,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后,均可有效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取得较好的中远期眼压控制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