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胃癌患者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

2021-05-09黄冬香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胃镜分化检出率

黄冬香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343000)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该病多发于≥50岁的男性群体,且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胃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1]。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可伴有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疾病混淆,进而增加了诊断难度,致使其早期诊断误诊、漏诊情况较多,对患者后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造成严重的影响[2]。因此,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后续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意义。胃镜检查可直接探查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且可获取胃部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因而常被用于上消化道早期检查,然而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易受医师操作经验的干扰,加之临床上关于其对不同的胃癌类型、分化程度诊断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早期胃癌患者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4.58±4.63)岁;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9例,上消化道出血13例,上腹痛25例,上腹部腹胀13例;肿瘤部位:胃底2例,贲门小弯侧者27例,胃体19例,胃角8例,胃窦4例。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凝血功能正常者;精神、认知功能正常者;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合并消化道急性炎症者;休克、消化道穿孔等危重患者;脑卒中者;存在明显胸腹主动脉瘤者。

1.3 方法

1.3.1 胃镜下活检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下活检,内窥镜经导管缓慢置入患者的胃部、肠道等位置,仔细探查胃黏膜、胃壁等是否存在体积增大、黏膜皱襞消失、溃疡、肿块等病理变化,对肉眼无法判断的病变组织部位进行取材,应用钳夹进行病灶切除,并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

1.3.2 术后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在胃镜下活检后进行手术治疗,术中观察患者胃部病变部位、大小、浸润情况等,对直径<1 cm的病灶进行全部取材,对直径≥1 cm病灶部位取典型部位,并在术后获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应用4%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制片后,应用奥林巴斯型号为BX53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灶组织的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1.4 观察指标比较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对胃癌的检出效果;比较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检出率;比较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胃癌检出率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疑似胃癌、排除胃癌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诊断确诊胃癌占比为96.67%,高于胃镜下活检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胃癌检出率比较[n(%)]

2.2 两种诊断方式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检出率比较胃镜下活检管状腺癌的检出率为48.33%,高于术后病理诊断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检粘液腺癌的检出率为1.67%,低于术后病理诊断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检乳头状腺癌的检出率为3.33%,低于术后病理诊断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检印戒细胞癌的检出率为46.67%,高于术后病理诊断的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检出率比较[n(%)]

2.3 两种诊断方式胃癌分化程度检出效果比较胃镜下活检中分化胃癌检出率低于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和低分化胃癌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诊断方式胃癌分化程度检出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临床认为胃癌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等因素相关,该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病症的上消化道症状,因而常被患者忽略。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如上腹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难度较大,致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就诊时,胃癌病情程度多已发展至进展期;而该时期的患者即使采取手术治疗,其5年存活率依然低于50%,且患者预后较差[3-4]。因此,如何尽早的诊断该病,并给予有效治疗,对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为病理诊断,可有效鉴别疾病的良恶性病变,明确胃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转移等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病理诊断过程较长,不适用于患者术前病症评估,因而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胃镜下活检也逐渐应用至早期胃癌的诊断过程,且相比病理诊断具有安全、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同时,该种诊断方式可直接探查患者胃黏膜病变的部位、范围,并可直接获取可疑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效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应用带有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进行诊断,可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有助于临床医疗人员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情况[6]。胃镜下活检虽能鉴别良恶性病变,但该种方式取材存在一定局限性,致使活检取材的病灶组织较小,且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如医生操作技术、炎症反应等因素,最终降低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增加临床误诊、漏诊的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诊断方式疑似胃癌、排除胃癌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诊断的确诊胃癌占比高于胃镜下活检;胃镜下活检对管状腺癌的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诊断;胃镜下活检对粘液腺癌的检出率低于术后病理;胃镜下活检对乳头状腺癌的检出率低于术后病理诊断;胃镜下活检对印戒细胞癌的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诊断;胃镜下活检对中分化胃癌的检出率低于术后病理诊断,对高分化胃癌、低分化胃癌的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诊断。分析原因为:相较术后病理诊断,胃镜下活检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致使临床误诊、漏诊率增加。②相较术后病理诊断,胃镜下活检取材具有局限性,其不能准确囊括所有的病变组织,进而降低其对胃癌的病理类型诊断准确率。③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在进行胃镜下活检取材时的难易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如管状腺癌起源于胃黏膜内,胃镜下活检取材容易,因而诊断的准确率也相对较高,而印戒细胞癌,肿瘤细胞生长迅猛,且恶性程度也相对较高,其病变中央易发生出血坏死情况,进而增加了胃镜下活检取材的难度[7]。④早期胃癌患者病变程度处于早期阶段,病理组织的病变程度相对较低,往往不具备典型临床表现,临床医疗人员若存在检查不细致情况,易发生误诊、漏诊情况,可造成胃镜下活检诊断的准确率降低[8-9]。

为提高胃镜下活检对早期胃癌的检出效果,针对上述几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在进行胃镜下活检取材时,应进行多点取材,每个病灶组织取材约在6片左右,对于部分弥漫性病变患者,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取材数量,当病灶组织中出现≥1片的癌组织时,应高度怀疑其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②胃镜下活检过程中,应对病灶组织进行细胞学刷片检查,以降低临床误诊、漏诊情况。③在进行胃镜下活检取材时,应采取溃疡隆起病灶组织的边缘内侧,对高度疑似胃癌的患者,应至少取材2~3块标本进行活检,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④加强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在进行胃镜下活检时,应充分仔细的探查病灶组织的病变情况,降低因探查不细致、不充分造成的人为误诊、漏诊情况。

综上所述,胃镜下活检对早期胃癌的检出与术后病理诊断存在一定差异,但术前应用胃镜下活检,有助于临床医疗人员诊断病症、制定手术方案,为临床预防及胃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客观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胃镜分化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