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高校环保教育的策略思考
2021-05-08宋阳
宋阳
摘 要:高校作为进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对高级社会人才全面培养的任务,包括知识、道德、思想、体育等各方面的内容。随着全球环境恶化,环境保护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增进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我国将环保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环保教育尚在发展阶段,仍然存在需要学习和改善的地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环保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培养具备环保意识的高级社会人才。
关键词:高校;环保教育;策略
分类号:X92
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却与日俱增,要求社会培养普遍的环保意识。国家已将环保教育普及到各个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鼓励各种环保发明创造,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高校学生作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才,能够将环保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更好的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然而高校环保教育水平良莠不齐,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将结合我国各教育阶段环保教育的特点,分析高校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
一、我国高校环保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環保教育流于表面,缺乏产出
全球化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环境保护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各国将环境保护落实在教育、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环境保护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共识,我国推动环保教育发展成果显著,环保教育内容贯彻在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我国的初等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环保理念,基本人人都知道“不要随手乱扔垃圾”、“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环保小知识;中等教育教授学生更深层次的环保理念,通过地理、政治、生物、化学等科目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生态危机,知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如何应对环境污染的大致方向;高等教育阶段则仅仅重复先前已有的知识,在学生已经有实践能力的时候,反而放弃了将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计划。从成果角度来讲,初等教育时期,为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校和家长都会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奇思妙想,帮助和支持他们进行发明创造,因此经常可见有用的小发明、小窍门;中等教育时期,学生们初步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因为兴趣爱好和升学的需要,也会出现许多发明和专利;只有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忙于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为进入社会做准备,除了与环保专业相关的学生因为毕业设计、期末成绩等会进行发明创造,其余少见产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本应成为环保事业的新动力,然而高校却没有引导人才与环保事业的对接。高校环保教育的流于表面,导致大量人才能力的浪费。
2.高校环保教育培养方案单一,缺少有效的教材
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比较严格的管理方式,学生的行动和学习方式都有很大限制。在大学阶段,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习惯学校统一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需要高校发挥合理有效的引领作用。而高校环保教育的失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环保教育培养形式单一。目前高校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举办讲座、开设小范围的环保比赛等,甚少有高校直接将环境保护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二是,缺乏有效的教材。初等和中等教育教材比较统一,注重环保知识与学科知识的结合,但对于中学生的基本环保知识的构架十分有利。大学教材的优点在于灵活,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但是,目前缺乏能将不同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环保知识相结合的教材,这无疑体现了高校环保教育的缺失。
3.高校环保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轨,实施效果不明显
尽管高校经常会举办环保主题相关的活动,但是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一,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多为环保知识讲座、环保知识问答竞赛,难以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其二,内容设置不合理。活动准备的环保知识要么过于简单,人尽皆知;要么过于专业,学生听完一知半解。其三,活动的范围较小。单纯为了举办活动而举办,许多真正想了解环保知识的人却没有机会参加。其四,理论与实践脱轨。高校环保教育仅涉及理论知识层面,忽视了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与环保相关的实际成果。
二、我国高校环保教育发展策略
1.将高校环保教育纳入大学整体知识体系建构
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职业人才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方案的专业化程度高、并且十分灵活,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但是,环保教育目前并未纳入各高校的学科体系,仅作为一种科普式教育存在,使其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提高环保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主要是将环保教育与自然科学体系融合,环保与生态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等密切相关。增加环保教育与自然科学的关联度,才能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推动环保教育的发展。
2.将环保教育与其他高校专业课程内容结合
环保教育的内容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与人文科学也息息相关关。将环保教育融入整体的学习体系中,潜移默化的向学生灌输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鼓励老师在课程设计、课程实践、期末考核中融合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比如,在文学课课堂上,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中曾写道,“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告诉人们不可滥伐森林,按照时节适量伐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古人用经验总结出来的道理,许多至今仍然适用,环保教育亦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法学生的课堂上,学习《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时,必须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才能理解《环境保护法》背后法条的原理,处罚的标准等问题。环境保护不止需要理科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也需要文科生在立法、文化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齐头并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因此,需要将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与其他高校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环保知识学习自身专业的内容。
3.推动环保人才就业,保护环保科学成果
环境保护从宏观的角度,可以涉及许多学科,任何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从微观的角度,高校有许多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专业,比如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等。细致的专业划分原本是为了培养具有更加精细的专业技能的人才,但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些划分过于精细的专业导致学生就业更加困难。甚至有的专业由于过于冷门,后继无人。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现状。一是,政府出台政策,扶持环保事业的发展,帮助专业人才就业。二是,高校与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三是,鼓励环保专业科研事业发展,设置环保成果专门奖励,保护环保发明创造和专利。
4.将高校环保教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高校环保教育,不应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层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环境保护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的能力,将环保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传授书本上的环保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实践课程。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国家和政府层面,国家和政府可对高校环保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引导高校环保社会实践。使高校环境保护教育获得政策上的支持,敦促高校将环保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实践教学中。社会层面,各种环保组织可以开放实习招募,吸引更多学生亲身经历、了解当前环境恶化的现状,也为环保事业的开展贡献一份力量。企业可以与高校积极对接,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为更多的环保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高校层面,高校可以将环保社会实践课程纳入社会实践学分体系,安排老师带队进行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还可以鼓励大学生成立公益环保组织,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公益宣传。从学生的层面,学生开展环保活动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建立环保网站,宣传环保知识;制作环境变化视频,记录奇特的环境现象;开展小组活动,积极发明创造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发挥环保教育的作用。
5.将高校环保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学校的文化、精神内涵对于學校的影响十分深远,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的文化影响学校的整体氛围。在学风严谨的学校,人人竞相学习;在科研氛围浓厚的学校,教师、学生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在人文气息浓郁的学校,人人都是翩翩君子。因此,高校的文化建设,影响学校能否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将环保教育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润物细无声的将环保观念刻入每位学子的价值观念里。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穿插、融合环保理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思想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于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将环保行为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注意环保实践的范围和深度,不仅要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实践活动,还要由浅入深将更加深层次的环保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小结
环境保护工作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群体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改变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高校环保教育作为输出环境保护工作人才的重要环节,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加有效地向社会推送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舒展.浅谈关于加强我国高校环保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9(16):208.
[2]王永.高校生态环保意识教育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3):89-90.
[3]刘丽果.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环保教育的思考[J].轻工科技,2012,28(11):155-156.
[4]余艳波.高校环保教育理念与实践[J].环境教育,2018(05):54-55.
吉林大学环境保护工作办公室 吉林长春 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