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021-05-08蓝东华

天津教育·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蓝东华

【摘  要】体育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至关重要。意志品质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小学作为学生初次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后期更好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体育教学作为德智体美劳中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传授体育基础技能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意志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8-0014-03

【Abstract】The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ll quality. As the first stage of systematic learning, the cultivation of volitional quality in primary school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in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As a part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rt and lab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rocess in training students to become all-round development talent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ill quality and constantly cultivate students' will quality while imparting the basic skills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will; Training strategy

新课程标准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中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志力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果断力、坚韧毅力以及自我控制力等为目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需要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教学计划,在保证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达到意志力培养的目的。本文详谈培养学生意志力的过程,希望为更多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培养意志品质的前提

小学是人生的起点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意志力就是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最好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心态,从而达到提升意志品质的目的。

(一)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意志力表现涵盖很多方面,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班级里的一分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第一步。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例如,开展集体的体育活动等,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小学生从一次次主动参与中领略集体荣誉感,培养意志力。

如,长跑比赛,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四个小组,每一队人员都以平时成绩进行公平分配。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都发挥最大的实力进行跑步。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例如每一次以最大实力坚持跑完比赛,这就是意志力的体现。重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让学生在这种思想下暗示自己坚持下去,为集体争荣誉。

(二)激发学生祖国荣誉感

一个人的意志对其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基础阶段,对于一名小学教师来说,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灵魂”,全面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教师要引导学生心系國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祖国荣誉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充分理解体育精神。

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比较著名的体育运动员,他们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是如何为国家争光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国家的体育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是最真实的国力标志,体育是一种精神,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勇气和毅力。”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祖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以及视频,视频中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运动员在领奖台上领奖时,无论是台上的运动员,还是台下以及银幕外的中国人,都表现出无比激动的心情和饱含泪水的喜悦与激动。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家可曾知道,每一名体育运动员获奖的背后,都凝聚了他们的汗水与泪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相信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自豪,这是我们祖国的光荣!”教师要鼓励学生向体育健儿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为国争光的愿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祖国荣誉感。

(三)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意志力是学生的基础能力,是保证未来能够更好生活的生存能力。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意志力,首先应保证学生具有自我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才能保证学生的“意志力”用对地方。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体育教师的口头传授,例如远离水边、不能在河里游泳等;二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演习训练。以第二种为例,如过十字路口,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路人与交通指挥官的角色,然后现场演习在十字路口会出现的情况。这样的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演习训练中,从而学会该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体育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但是运动对于人体本身而言是有极限的。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也能够了解运动极限是什么,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地选择坚持下去。

如跑步,很多学生会因为错误的动作或者姿势在运动中受伤,但是因为安全意识不高,而在盲目的坚持下,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规避这种安全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坚持是有效的,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后期更好地形成意志品质。

二、教师的思想素质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基础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时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小学生正是处于“盲目学习”阶段,此时教师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体育教师,也是“行为规范、思想准则”。教师在学生眼中,一举一动都被当作“学习的范本”。所以,教师应端正自身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要将勤奋、努力、坚持等一系列与提升意志力有关的行为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提升意志力的目的。例如,坚持在室外锻炼,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一直保持在室外进行身体锻炼。而教师表现出来的这种身体力行很容易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意志力。在一堂体育课中,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一场篮球比赛,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有一位学生在传递篮球的过程中,不小心将篮球砸到了我的鼻子上,导致我的鼻子出现了轻微出血。学生都非常紧张,马上停止了比赛,纷纷来关心我的情况,当时我的鼻子被篮球砸中后有一种灼热的感觉,鼻子出血还吓坏了很多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在学生面前喊疼,而是对学生说:“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是很正常的现象,受伤也是无法避免的,大家不要大惊小怪,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处理好就可以了,遇事要冷静,要坚强!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像老师一样!”学生看到我的举动后都深受感动,清楚地明白了意志力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做学生的榜样,激励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不畏惧,不向疼痛低头,敢于面对挑战,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自身坚强的意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每一名教师都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无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平时生活中,在体育课程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克服各种问题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三、重体育教学策略,是培养意志品质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最终的主角是“小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而意志力的培养对推动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具有很大的帮扶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仅依靠外界作用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坚持、努力的信念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学生各自的特征,建立正确的意志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今后在意志力的支撑下走得更远。而建立意志力的关键在于教学策略以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独立的个体,因家庭等各方面不同,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的解决方式也不同。意志力的建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想,找到不断前进的动力,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一)激励法

树立自信心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动力。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自信而产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将理想变成现实,由此可见自信心的重要性。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体育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保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前进的姿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

如何激励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然后给出具体的激励方案。例如,在面对内向的学生,当他们面对困难难以坚持下去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一个微笑,说一句“加油,老师看好你,相信自己是可以的”,便可以瞬间激励学生,使其增加信心,提升动力,克服困难。例如,面对外向的学生,当他们面对困难难以坚持下去的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现实中的案例给他们信心。通过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消除消极心理,从而建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思想,进而提升自己的意志力。这就是激励法,通过激励学生建立自信心,进而培养意志力。但有效的激励法一定是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制订合理的计划。

(二)情绪法

情绪对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因其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不同性质的情绪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好情绪会帮助学生更好发展,坏情绪会影响学生。因此,控制好学生的情绪,能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动力,从而坚持自己的目标。但是如何帮助学生保持好情绪呢?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情绪特点。帮助学生保持好情绪,一要了解学生的情绪,观察学生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保持好情绪,重拾快乐和信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小学生都是脆弱的个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是直观的,所有情绪全部表现在自己的脸上。教师在面对这种事情时,应及时给予学生关心与交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班主任以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二是用合理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培养好情绪。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是他們会对挫折或者困难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选择后退。此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制定应对策略。例如,利用体育活动,帮助学生送走坏情绪,锻炼学生果断、机智以及勇敢。如当学生总是害怕出现很难做出决定这类事情时,经常采取的教学手段是“带领学生玩羽毛球、足球、篮球”等游戏,以此培养学生的果断能力。

注重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法的最终服务者是学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意志品质,提升意志力。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围绕学生的表现特征进行相关策略的设计。

总而言之,意志力的培养非一日可成。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需要体育教师更好地利用体育课堂,鼓励学生产生学习志气,激励学生产生学习信心,从而再通过体育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帮助学生培养意志品质,提高意志力,为未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其富.小学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J].新教育,2020(07).

[2]陶晓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04).

[3]何茵.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20(01).

[4]陆敬华.浅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9).

[5]卢忠诚.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J].小学生(中旬刊),2019(09).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