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5-08周隆槐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

周隆槐

摘 要:个性化阅读强调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学生的个性开展教学,其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了解学生的个性,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个性为主线引导其进行阅读。但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升,从而促使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77

小學是学生性格、爱好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小学语文课程来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阅读个性化行为,重视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而不是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概述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关注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态度,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材料中,通过独立思考和研究,以讨论的方式实现思想碰撞与交流。为达到该目标,教师应在统一的规范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个性和实际需求进行阅读,并持续关注学生个性和批判思维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与以往规范化阅读相比,个性化阅读教学以规范化阅读为前提,将学生个性化阅读放在显著位置,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者不是矛盾冲突的关系,而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二、制定个性化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更需要兴趣的激发。个性化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以学生阅读兴趣为支撑,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策划教学方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打开学生个性兴趣的大门。

1.采取分角色扮演阅读方式

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类故事性课文时,可以采取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一位同学扮演小女孩,另一位扮演老奶奶,再选一位同学阅读旁白,让学生在角色中尽情发挥。这样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阅读中表现自我、展现个性。

2.采取小组分读或齐读方式

在教授《春晓》《咏鹅》等节奏感较强的古诗类课文时,让学生熟读诗文,然后分小组朗读,先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再通过全班齐读的方式加深诗文在脑中的印象。充分激发阅读兴趣,展现阅读个性。

三、发挥“阅读期待”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提问

所谓阅读期待,就是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自己所预想的情景,进而形成的一种阅读要求,可以说阅读期待间接反映了读者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以及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基础知识、文化背景、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或阅读需求,而阅读需求的不同又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文本产生了阅读兴趣,是否能够进行深入的阅读。比如,当一本新书或一篇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阅读期待指向是不同的,有的也许是被课文中那“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岸柳飞絮的江南风情”所打动;有的也许是被课文中“英雄人物顶天立地、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所感染;有的也许是被课文中“诗词歌赋、寓言神话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所吸引……开展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在课文呈现的画面或者背景中“游历”一番,之后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主动阅读的动力源于学生的期待和需求,而学生的阅读期待源于他们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最想要学习什么、想要知道那些知识。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整理、归类,使这些问题更系统、更规范,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方向,并产生阅读动力,体现出他们具有个性特点的阅读需求,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发挥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指导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思想和内涵,同时可以起到传递阅读理解方法的目的。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引导和鼓励学生,营造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教学环境,通过设疑、提问和释疑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通过问题深入研究阅读材料,并在小组讨论和回答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此外,为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约束小组讨论的话题和范围,减少小组讨论中的无效对话,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融入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

五、完善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准确而客观的评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悟和体验阅读材料所传递的思想。但是,教师的评价不应当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评价,而是以多元化、客观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学生阅读理解的标准化,不注重阅读的过程,限制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针对该问题,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多元化,针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学生能够合理解释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过早地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终结性评价,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教师要认真对待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以新理念的教学思维来指导小学生的阅读。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感受阅读、快乐阅读,进而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7).

[3]王光芸.电子书包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7).

(重庆市綦江区新场小学  重庆  400803)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