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1-05-08尹红庆孙文华
尹红庆 孙文华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高中地理新课标修订后,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读图能力是关键。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读图能力 培养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了有关核心素养的议案,随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相继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并逐渐将其用于教育领域。2014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把核心素養和学业质量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强调必须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201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韦志榕教授提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钟启泉认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主要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等六个方面。汤国荣先生结合前两者的见解,将其分为地图技能、空间视角以及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综合以上学者和教授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地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观、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能够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与联系,演变过程以及发展趋势;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地理事物,要知道这些事物是如何分布的,在空间和时间上有着怎样的联系,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地图,通过读图分析得出规律和原理。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开辟了我国图文并茂叙事传统的先河,高中地理教学无图不题,教材内容以大量的图表信息呈现,高考题目往往结合区域图、景观图、剖面图、示意图等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与原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即学生的核心素养。
读图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重要体现。王树声认为:“地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包括多种基础能力,如注意、观察、记忆、形象等,也包含分析、判断、计算、绘制等一系列技能。”通过识图、读图、用图,综合运用思维活动并在生活中广泛引用地图,可以发挥地图在旅游、交通、军事、建设等多方面的功能。
三、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读图兴趣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重视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对地理图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典型图表进行展示,进而引导学生对其探究。如在学习山岳地貌和河流地貌时,展示华山、泰山等山地景观和长江三峡、长江三角洲等河流地貌景观,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土壤分布图、交通线路图等,使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形成直观的感知,进而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做出合理布局。课堂上引导学生读图、用图,加深对图示的记忆。其次,可结合多媒体动画、视频、微课等形式,让学生对图示进行判读,如动画演示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锋面系统的形成等。
(二)夯实基础,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
学生应首先了解地图三要素,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其次掌握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点,如必修一中的五大规律、必修二中的四大区位理论、必修三中对区域地理环境和特征的分析模式,全球海陆分布、各大洲的轮廓特征、一些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世界重要海峡等。第三要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主要分为读标题、读图例和注记、图文结合、对比分析四部分。①读图名。图名是地图内容的最简洁的概括,展示了地图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②读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是表示地图所示事物为何物的重要工具,学生在读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中各种符号、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这是正确读图的前提。③读方向。方向是判读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和联系的基础。④读图示所表达的信息以及地理事物间的联系。只有将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事物间的联系判读出来,才能全面准确地读图。
(三)析图绘图,提升读图应用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读图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高迁移应用能力。首先析图。①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图示信息。②注意问题设置的宽度和深度,使问题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逻辑关系和因果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通过巧设情境,层层深入,思路不断拓宽,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建构知识体系。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但又存在特殊性。如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按一般规律其位于赤道附近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和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强烈冲突,此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非地带性因素地形对其产生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思维。
其次,绘图。绘图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绘图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区域认知。如绘制中国轮廓图、长江黄河轮廓图时,学生首先要去对图示进行仔细观察,进而进行绘制。通过绘制,学生不仅识记其轮廓形态,加深对周围相关地理事物的了解,而且培养了空间思维能力。通过绘制三圈环流分布模式图、全球气候分布模式图、全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等,并将其进行比较,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要强化练习。对于各类图表我们要分门别类,强化练习,在读图时做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如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我们不仅要读出其分布位置,还要读出其运输线路,途径的海域和重要海峡,以及运输过程中哪条线路较近,什么季节运输更节能省时,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等。同时可通过各种变式图来提高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俯视图,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图,以等高线为基础判读等温线、等压线等。这样通过对图示的深层探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能激发学生读图兴趣,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总之,读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并注重知识的积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需要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使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参考文献:
[1]吴洪秀,黄秋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图像判读能力培养[J].教师,2018,(22):2122.
[2]王树声.教海求索五十年——我的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3]汤秀妍.学生地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2016,(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