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眼科器械的效果研究
2021-05-08蒋丽萍李冬英高静芳
蒋丽萍,李冬英,高静芳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应室,江苏常熟 215500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眼科专业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临床上眼科医疗器械应用率也在不断升高[1-3]。 临床研究发现[4-5],眼科手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增加,这也增强了各大医院对于眼科器械术后处理的重视度。眼科器械在设计之初是为了适应各种眼科手术而创造的,所以大部分眼科器械不仅精密细小且价格较为昂贵,想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后清洗消毒处理,对于医院内部的消毒供应中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在接受眼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所导致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大约在20%左右,已经成为了影响眼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愈后恢复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 该次研究探究在进行消毒供应室器械护理管理时,应用集中处理分析对医院感染控制造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实验时段设置为2019 年10 月—2020 年3 月,随机调选出其中60 件消毒供应中心内眼科器械作为实验组,开展集中处理。 记录时间段2019 年4—9 月中的眼科器械60 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案进行管理。该次研究中所有手术器械均为该院中眼科手术完成后的治疗器械,各器械运行状况良好,未见故障或破损状况。
1.2 方法
实验组手术器械则采用眼科器械集中处理进行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在完成眼科手术后,器械进行保湿处理后,将器械放置于包装袋中进行密封处理、分类摆放,眼科器械在次日晨8:00 对器械进行全面清洗,清洗人员在开展清洗工作前需要接受针对性的培训,了解眼科器械的不同清洗需求以及清洗难点,所有清洗人员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开展器械清洗工作。在获取眼科器械后,污区人员需要首先对器械进行全面观察,特殊精密器械使用放大镜检查,了解器械结构及污渍状况,并在流水下对污渍进行冲洗,同时配合毛刷等专用工具对器械进行初步清洗,在完成冲洗以后,对器械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控制在30 min 左右,随后将所有器械摆入清洗消毒机清洗,清洗消毒完成后确认器械清洁无污渍后方可完成装袋、分类摆放等工作。
完成清洗包装前,均需要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对眼科器械进行10 倍光源放大的放大镜观察清洗效果确认,在放大镜显示下眼科手术器械外观清洁明亮,咬合齿部等缝隙处无任何污渍残留,无锈无垢,运行性能良好,反之则清洗质量不合格。 不合格器械需要返回污区重新处理,如果在清洗过程中出现故障,则应当更换或修复。
在进行集中清洗后,需要定期组织清洗工作人员进行器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要求工作人员在清洗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清洗,注重每一个细节和清洗步骤,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器械损坏。 医院内部需要定期开展质控会议,鼓励清洗质量良好且无错漏的工作人员分享工作心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其物质奖励,增强清洗团队的责任心,提高团队的总体业务水平。
进行器械的储存时,应当选择相应的器械保护套。保护套的选择需要根据器械的型号和长度加以确认,保证保护套与器械的尖锐部分相匹配,如果为光导纤维类的器械,则应当保证袋装盘绕的直径在10 cm 以上,避免对光导纤维造成弯折,并且在保存时不可出现锐角。而对于锋利的器械进行储存时,需要注意其清洁度和锈斑,采用带光源的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在摆放和使用时做到轻拿轻放,同时还需要在包装盒中增加一层吸水巾,对尖锐角进行覆盖,进一步提高器械的保护和固定效果,避免对医务人员造成损伤。
对照组眼科器械在完成应用后录入到消毒供应中心中, 有相关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常规分散式手工清洗,清洗流程为首先对器械进行流水下冲洗,同时应用手工清洗,注意清洗器械的细小缝隙处,其包装清洗和存储的方式同实验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感染率、医护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以及医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器械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材的各项指标对比[n(%)]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负责各科室内无菌物品的供应,其中包括诊疗器械以及手术用品等,在日常工作中同样需要对这类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包装等工作,如果不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则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感染情况[8]。 在开展医院的工作中,眼科手术器械主要包括显微器械等制作精密且脆弱的设备,这些设备在运送、使用、保存等各个环节中需要紧密连接,才能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使眼科手术能够顺利开展[9]。
就目前来说,在进行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管理时,主要选择分散式人工清洗的方式,消毒供应中心在获得眼科手术器械后对其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清洗消毒。但眼科器械在设计之初往往较为精密,且细小关节部以及咬合面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在应用和清洗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损伤的状况,再加上接收器械后中间环节较多,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器械的损耗,所以临床上需要加强眼科器械的集中处理力度,才能保证眼科器械顺利应用。
集中清洗相较于分散清洗,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某一时间段全面且细致地对眼科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和管理,但集中清洗对于清洗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故而在该次研究中,对所有进行集中清洗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岗前素质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开展消毒工作前了解眼科器械的特殊性和精密性,保证清洗过程中的各项设备和器材都能够合理应用。
该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为98.33%以及医护满意度为93.33%,相较于对照组器械的85.00%和71.67%来说明显更高;实验组器械的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8.33%。 而在许丽等人[10]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在进行全程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器械消毒合格率达到98.00%,由于未进行全程质控管理的对照组的84.00%。 其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眼科器械在应用完成后,进入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集中处理方式进行清洗,其清洗质量以及清洗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分散式清洗来说更具优势,能够有助于提高眼科器械的清洗质量,能够有效降低眼科患者的治疗感染事件发生率,具有高度的临床安全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