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课型混搭,切实转变教与学方式
——行远小学“智课堂”探索例谈

2021-05-08邹贤莲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线助教课型

邹贤莲/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校长

甯桂彬/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教师发展部副主任

张道敏/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教研组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把课堂由线下整体升维转向线上,打破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提出基于突破时空的行远“智课堂”建设。在技术赋能和形势倒逼下,行远“智课堂”线上教学的模式、流程等茁壮生长。线下复学后,学校提出“云端+实体”共建、“线上+线下”共融的智慧教育之路,纵深探寻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融通的行远“智课堂”建设。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循,通过“大单元整合”重组学习内容、“多课型混搭”重塑课堂组织方式、“项目式学习”重设学习方式、“数字化转型”重构综合评价,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在“多课型混搭”探索中,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课型:双线双师融合课、开合班组课、室外体验课、单班辅导课等,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实现灵活多维的对话交互,真正走出“讲就是教、听就是学、考试就是评价”的误区,努力营建“智从生活来,慧到生活去”的新样态。

邹贤莲校长与学生

“智课堂”的场景呈现

片段一:《做高飞的雁》(校本主题融合课)课例片断

在以“5G技术下的学校教育生态”为主题的2020中小学智慧教育研讨会现场,行远小学进行了课例展示。这是一堂以年级为单位的双线双师融合课,现场有一个班级、教学区和五个班级同时展示。这场六个班的年级课例展示,共有“1+6”名教师执教,即一名线上导师加上六个班级的六名助教。

各班教室屏幕和现场大屏上,呈现出线上导师和各班级教室画面。

线上导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读得可认真可好了,老师们也想来读一读,下面请线下助教按班级顺序来读一读吧!”

线下助教1:“春去,归乡;雁启,成行……”

线下助教2:“蓝天,翱翔;雁行,远方……”

线下助教3:“芦苇,轻摇;雁憩,嬉戏……”

……

全年级六个班三百余名师生沉浸聆听,朗诵结束,掌声响起。

线上导师:“我提议,我们年级来一个配乐诗朗诵,为咱们的行远日献礼吧!先分工……再分角色试演……”

三百余名师生再一次投入集体创作:各自练习-分班排练-年级展示。结束后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片段二:《9的乘法口诀》(二年级数学)课例片断

线上导师正在教学九九乘法口诀表:“下面我们来进行六个班的PK,看哪个班的孩子关于9的乘法口诀表背得最熟。我们从一班到六班依次进行……刚才的背诵PK中,所有班级都很棒,每个班级发一个奖杯。五班的孩子最棒,再发一个,也给五班的助教老师送一个奖杯”。

以上两个片段是行远小学正在探索的双线双师融合课课堂场景。双线是指“OMO”,即“Online”线上教学和“Offline”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双师是指“1+N”,即一名集体线上导师和各班N名线下助教的无缝配合。教学时聚焦一个主题进行“块状”设计,通过一个或几个活动,线上导师精讲精导,各班线下助教辅助和组织教学。

片段三:《雾》(二年级语文)课例片断

课前将相邻两个班级中间的隔墙打开,进行开合班组的课例探索,两名老师分别以“主教”“助教”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主教老师以任务趋动,组织学习。助教老师协助孩子学习,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

主教老师:“假如你就是雾孩子,你们怎么读好雾孩子说的话呢?请1班登高组的先来(登高组读)……有请2班望远组(望远组读)……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请小组讨论完成,表现优秀的小组还可以当小老师哟……雾把自己都藏起来了,他到底藏到哪儿去了呢?请小老师组织大家利用平板查阅资料……”

助教老师巡视指导,一起参与任务完成。

片段四:《秋天》(三年级语文)课例片断

老师:“孩子们,秋天来了!秋天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走出教室,去找找吧!”

……

老师:“秋天来了,大自然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孩子们分组观察并做好记录。”于是,校园花坛边、长廊花架下、水缸旁,孩子们吱吱喳喳,观察、讨论和记录着自己的发现。

学生:“老师,我发现秋天的树叶变黄了;老师,我发现草也变黄了;我还发现天空中的大雁往南飞了……”

片段五:学校课堂样态

操场上,一群孩子围着跑道走圈,用脚步测量长度。

室外小剧场里,六个班的孩子坐在一起,在进行群文阅读比赛……

以上片段四和片段五,是行远小学室外探究课场景:一位老师讲解和指导,另一位或多位助教带领孩子分组完成探究任务,通过观察、实践、讨论、记录,最后得出结论,让学习更生动有趣,让知识更加生活化。

行远“智课堂”除了以上呈现的双线双师融合课、开合班组课、室外探究课外,正在探索的还有单班辅导课和分层辅导课等。单班辅导课沿袭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由年级学科组统一任务,分班进行教学或辅导;分层辅导课是将一个年级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分成几个班,给出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分层次辅导和学习。

这样的多课型混搭,主要依循国家课程标准,根据课程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学习基础等,在大班额基础上尽可能实施定制化的教学方案,通过重组内容、重构评价、重设学习方式等,创造性地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智课堂”的探索缘由

(一)疫情倒逼下智慧的生长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于2018年9月建校;学校老师平均年龄只有28岁,是一支充满活力、创意,信息技术素养整体较高的团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行远小学快速响应、主动担当,1月26日(正月初三)成立行远“智课堂”项目组,1月28日行远“智课堂”第一期正式上线,特殊时期生长起来的特殊课程,得到了众多关注和点赞,以及家长的肯定。

在第一阶段“智课堂”中,我们针对时局形势研发了“智斗大魔王”“比起病毒,谣言更可怕”等13节人生大课,提出“1+N+1”的活动组织模式,即“听听老师讲”(老师线上讲1个小知识)、“自己动手做”(学生线下完成N项小任务)、“爸妈一起来”(亲子拓展1项活动)三阶多维的任务驱动式学习。

之后继续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启第二、第三阶段的“智课堂”研讨,课程内容由学科综合性学习到按照国家课程的学科学习,逐步调整优化,“智课堂”的线上教学越来越规范、科学有实效,云端教学督评也随之逐步完善。线上教学、云端学校不受时空限制,真正解放了师生,带来了新突破和新成长,助推师生的思维迭代升级,也为开学复课后的智慧学校建设打下了坚实根基。

复学之后,如何把疫情期间积累的线上教学经验运用到线下,实现两者融合?学校提出“云端+实体”共建、“线上+线下”共融的“智课堂”建设路径,建设多空间融合的智慧学校。于是,一场突破线上线下时空边界、课内课外内容边界、校内校外围墙边界的“智慧”混搭的课程探索全面展开。

(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呼唤

回望已推行了20年的课改,尽管成效明显,但课堂教学改革却差强人意。诚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康宁在《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文中所言:“迄今的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来看,基本上一直在‘浅水区’蹒跚而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课程改革要切实取得成效,迈向课堂改革这一深水区,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迫在眉睫。

学校教育变革的本质是触及内核的结构性变革,是把传统已经固化了的东西拆分、重组和更新,让其中的每个元素在一定范围内灵动自适应,让每个个体都发挥价值,产生功效。

“智课堂”的探索之路

(一)雏形:双线双师融合课的转变之路

复学后,我们打破原有线下单班教学的固定方式,在原有“智课堂”基础上,首先进行双线双师融合课课型尝试。初期的探索中,主教老师讲解不精准,指令不明确;助教老师包办代替,随时打断课堂,越俎代庖;多数学生游离于课堂,无所适从。

面对困境,作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的校长全天扎进课堂,组织组长和骨干教师共同研讨、静心复盘思考,在不断改进和实践中,总结出双线双师融合课应该遵循的“五原则、五个度”(见图1)。

图1:双线双师融合课的“五原则、五个度”

图2 :行远小学单元目标和内容整合的案例导图

正是有了这样的原则和度,课堂样态开始转变,定位逐步清晰。

(二)塑型:多课型的生长之路

双线双师融合课的尝试与研究,让课堂样态有了突破,教学开始变得规范有效。但大家越探索越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或内容都适合双线双师融合课。因此,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质、学科特点而确立不同课型的探索之路开始了。

1. 厘清目标和重组内容

厘清目标。依循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校情进行细化和明确——先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目标,然后分解到年段、学年、学期、单元……小目标在大目标的统领下确立。

重组内容。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可以对某学科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也可以对各学科间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学校探索实施了单元整合和主题融合两种方式。

单元整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见图2)。

主题融合,校本课程的活动化实施。结合学校文化,综合考虑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纪念日,将德育、安全、环保、宪法、心理健康、垃圾分类等课程与生活融合,每个月设置不同的主题(见表1)。

表1:行远小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主题活动

2.探索多样课型

重整后的目标和重组后的教学内容,为课型选择提供了依据。各学科组在前期探索基础上,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尝试研发了单班辅导课、开合班组课、双线双师课、室外探究课等不同课型,如语文教研组,进行了课型划分(见图3)。

图3:行远小学多课型混搭二年级语文课课型划分

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课型。教师不断在“术业有专攻”的领域里深耕,主动构建生态化的教学环境,更快更好地达成目标。

(三)定形:多课型的有效落地

多课型的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如何落实?我们以学科组为单位,通过“智慧众筹”,采取“周总课表”的方式有效落地。

总课表每周一张,意味着每周课型不同。每周,各学科负责人都会召集老师们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从主题、内容、目标、课型、负责人几方面落地,最后汇总成全校周总课表(见表2)。

多课型混搭,催生更精密的协作研讨,更专业的智慧分工,更高效的动态调整。这是语文学科组制作的分工图,每堂课都是一人牵头、智慧众筹、分工明确、优势互补。(见图4)

(四)变式:多课型的延展推进

多样课型的探索,从课堂出发,但不止于课堂。我们建构了行远智课堂的顶层设计与系统架构,涵盖“3456”行动蓝图:3课程3空间,协同共进;4融合4混搭,智慧延展;5部门5智慧,深度融合;6赋能6延展,有效落地。(见图5)

我们也正在探索以多样课型的混搭链接学校课程设计、资源建设、教育管理,融通学生智学、教师智研、家长智陪、学校智理、全域智评,推动学校教育形态的真正变革。

“智课堂”的探索成效

(一)教师智教智研

每种课型的确立,每一堂课的研磨,都有老师们观念逐步转变、思维不断进阶、学科专业知识不断丰盈的印迹。多课型混搭,倒逼着老师们持续研发、不断突破。导师、助教、设计顾问等多角色融合,激励着老师们走出自我舒适圈,从研究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信息素养等方面不断延展,在擅长领域深耕,找寻属于自己的专业高度。

图5:行远“智课堂”的顶层设计与系统架构

一年来,所有教师参与了多课型研发,所有教师都能实现自主直播授课,形成课例500余节,建立了多种课型的教学清单、研讨公约、资源库。撰写论文、案例和教学故事40余篇,在各种交流平台进行了50余次的分享论坛。微课制作、课程开发、教学技能竞赛,70多人次获奖或获得荣誉称号。正是基于多课型混搭下的智教智研,老师们智慧生长。

(二)学生智学智玩

1.学习方式多样化

孩子们的学习不再是只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封闭学习,而是将学习延伸到书外的各种媒介。比如,利用平板查阅、同伴小组合作、非正式学习区学习、家长辅导学习、思维导图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悄无声息地助力孩子的思维成长。

2.学习自主性增强

无论哪种类型的课堂,老师们都会利用各种小技能、小妙招培养孩子倾听力、专注力,研发、优化课程设计,培养孩子自主探索能力,提供平台和机会帮助孩子了解更宽广的世界。这样的学习方式带给他们的是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自主探索创新的最好契机。

(三)家长智陪共进

“停课不停学”期间,云班会、亲子共读、云上美食节等,让家长们更深地体会到,自律、分担、感恩、坚韧、合作等情感态度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真正的教育来自于影响,来自于生活。复学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课型,孩子们学得有趣,学得有法,思维提升,能力提高。每天晚上7:00-7:30的亲子陪伴,家校一起交流互动,亲子关系不断升级,家校联系更加紧密。不仅如此,家长还同学校共商“智学”公约20余条,共同参与活动10余次。

行远“智课堂”,多课型混搭、多学科融合、多跨界延展,老师们正走在高效发展、团队进步的路上;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知识、长见识。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了,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走上快车道。

猜你喜欢

双线助教课型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双线并行,交相辉映——2021年遵义市中考作文《灯火背后》升格举隅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论“双线竹鼓壶”的花器工艺和文化蕴含
一种双线半自动闭塞信号过渡设计的研究
小学英语读写课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